對於(yu)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我國社保費率問題,人社部20日回應表示,目前我國整體(ti) 費率位居世界第13位。5項社會(hui) 保險中,由於(yu) 製度設計和曆史原因,主要是養(yang) 老保險費率較高。
我國社保費率世界13[香港公司注冊(ce) ]
人社部介紹,我國城鎮職工法定社會(hui) 保險為(wei) 5項,即職工養(yang) 老保險、職工醫保、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和生育保險。其中,前3項由企業(ye) 和職工共同繳費,後兩(liang) 項隻由企業(ye) 繳費。
總計下來,目前我國單位和個(ge) 人繳納5項社保的費率為(wei) 40%左右。通過對世界上173個(ge) 國家社保費率統計,我國目前的社保費率在這些國家中居第13位。
我國5項社會(hui) 保險費率中,主要是養(yang) 老保險費率偏高。而其他4項社會(hui) 保險費率之和在12%左右,在所知各國中居第34位,[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處於(yu) 中等偏上水平。
人社部指出,各國國情差別很大,社會(hui) 保險的籌資規模受人口結構、製度模式、覆蓋範圍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僅(jin) 僅(jin) 簡單地對比社會(hui) 保險費率,很難反映各國社會(hui) 保險籌資規模的全麵情況。
比如,許多發展中國家社會(hui) 保障項目很少、覆蓋率很低,所以費率也低。有的國家盡管社保繳費比例不太高,但通過一般稅收或征收社會(hui) 保障稅,籌資支付某些社會(hui) 保障待遇,這沒有計算在社會(hui) 保險費率標準之內(nei) 。
養(yang) 老險單位費率已統一
人社部介紹,目前我國養(yang) 老保險基本建立了省級統籌製度,部分地區原來高達30%以上的單位費率得到下降,目前已統一降到20%的全國水平。
人社部介紹,從(cong) 2013年起,全國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決(jue) 算將報送全國人大。人社部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社保基金公開內(nei) 容,完善公開機製,暢通公開渠道,積極接受社會(hui) 監督。
鏈接
三原因致養(yang) 老險費率高
人社部表示,養(yang) 老保險費率偏高主要有三因素:
一是製度模式。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確保當期支付的基礎上,再為(wei) 未來積累一部分資金。據此確定的費率比隻保證當期發放要高一些。
二是轉軌成本。上世紀70年代之前,我國實行單位保障的養(yang) 老製度。改革以後,已退休的“老人”和“中人”沒有積累或積累較少。其“視同繳費”期間的待遇,需要通過現在的單位和在職職工繳費來彌補,[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這必然推高現行的養(yang) 老保險費率。
三是人口結構。隨著老齡化加速,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贍養(yang) 比已高達3:1,即3個(ge) 在職職工養(yang) 1個(ge) 退休人員。未來幾十年這一比例還將提高。為(wei) 了應對老齡化高峰,持續確保基本養(yang) 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也需要維持一定的養(yang) 老保險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