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低增長下金融創新可提速中國經濟2%

今年二季度7.6%的GDP增速,令我國經濟增速最近三年來首度“破八”。而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8月份主要經濟數據顯示,工業(ye) 增速繼續放緩,出口形勢依然嚴(yan) 峻。

當前國內(nei) 經濟會(hui) 在U形反轉之下迅速觸底反彈,[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還是將進一步“築底”?在天津舉(ju) 辦的21TIME達沃斯全球成長企業(ye) 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天則經濟研究所榮譽理事長茅於(yu) 軾(微博) 發表了題為(wei) 《低增長下的金融創新》的演講,為(wei) 提高中國GDP增速送來一劑良藥。

“在我來看,經濟增長率還得往下走。”一開場,茅於(yu) 軾就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從(cong) 2007年的14.2%到2012年的7.6%,5年之間中國的GDP增速幾乎被腰斬。除了經濟學家的悲觀預期,世界各大投行也都在唱衰中國。

上周五,瑞銀(UBS)將今年中國GDP增長率預測從(cong) 8%下調至7.5%,下調幅度高於(yu) 其他投行。對於(yu) 明年中國經濟增速,瑞銀將8.3%的預期下調至7.8%。而高盛最近也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從(cong) 7.9%下調至7.6%,將2013年預期從(cong) 8.5%下調至8%。

茅於(yu) 軾認為(wei) ,解救中國經濟的唯一途徑就是創新,隻有通過金融行業(ye) 的創新,才能讓中國的市場經濟重新煥發活力。茅於(yu) 軾細致地剖析了中國經濟下滑原因,他認為(wei) ,是GDP收入分配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中國如今困境。

47萬(wan) 億(yi) GDP流水賬

2011年,中國的GDP總額超過47萬(wan) 億(yi) ,這筆巨額財富如何分配?從(cong) 構成來看,在這47萬(wan) 億(yi) 中,投資比例高達49%,接近總額的一半。然後居民消費占了35%,僅(jin) 占總額三分之一強,13%是政府消費。

茅於(yu) 軾指出,與(yu) 全世界的GDP構成比例對照,中國的消費結構非常不合理。中國的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相加比例也才占48%,比投資還少1%。而全世界的政府消費加上居民消費一般是70%,美國更是高達85%。以投資拉動增長,而居民口袋中卻沒有那麽(me) 多錢進行消費,因此,才會(hui) 出現各大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的現象。[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

我們(men) 的消費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弱,這筆巨大的財富流入了誰的錢袋?茅於(yu) 軾在會(hui) 上算了這麽(me) 一筆賬:從(cong) 1996年到2008年前後相隔12年,1996年分配給居民的GDP是69%,而2008年隻剩下57%了。

“12年降了12個(ge) 百分點,一年降了一個(ge) 百分點,也就是說我們(men) 生產(chan) 的財富,居民拿到手的從(cong) 比例上不斷在降低,所以居民才沒有能力消費,你坐不起高鐵。相反的,這個(ge) 14%是(原先)企業(ye) 拿的,現在企業(ye) 拿多少?22%。生產(chan) 的財富給了企業(ye) ,企業(ye) 留下來的利潤增加了8個(ge) 百分點。還有一部分就是給政府的稅收還有各種收費。原來是17%,現在變成21%,增加了4個(ge) 百分點。”茅於(yu) 軾表示,正是政府和企業(ye) 的收入擠占了居民收入的增長空間,而居民收入的減少,必將打破經濟發展的平衡,而如今,這個(ge) 危機已然被踢爆。表征就是市場需求疲軟,各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

從(cong) 全球來看,2012年乃至未來幾年,國際經濟可能都處於(yu) 增長乏力階段,國際貿易將持續萎縮。而貿易壁壘、需求銳減、人民幣匯率升值,也將進一步蠶食中小企業(ye) 原本微薄的利潤空間。而在國內(nei) ,各種在快速增長中被掩蓋的矛盾將不斷凸顯,擺在中小企業(ye) 老板們(men) 麵前的依然是一個(ge) 個(ge) 難以跨越的坎。茅於(yu) 軾認為(wei) ,提振國內(nei) 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才是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的關(guan) 鍵。

目前,政府最核心的對策就是增加投入,促進產(chan) 出,然後提高GDP。但是,在茅於(yu) 軾看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他說:“正確的對策應該是提高效率,而不是增加投入,因為(wei) 投入是有成本的。如果投入大於(yu) 產(chan) 出,就得不償(chang) 失,造成金融係統負債(zhai) 。”

要提高經濟效益,在茅於(yu) 軾看來就是“讓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同時,他也呼籲要取消壟斷行業(ye) 、允許土地自由買(mai) 賣、改善政府對企業(ye) 的服務。

做好金融業(ye) 經濟多增長2%

在所有的行業(ye) 的改革中,茅於(yu) 軾特別突出了對金融業(ye) 的改革,“其實所有的財富創造通通都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不是勞動。因此,我們(men) 要肯定金融業(ye) 是創造財富的。”

茅於(yu) 軾表示,“最大的潛力存在於(yu) 金融業(ye) ,金融業(ye) 潛力非常大,我估計裏麵有兩(liang) 個(ge) 百分點,我們(men) 現在7%,把金融業(ye) 做好了,9%是不成問題的。我們(men) 金融業(ye) 效率非常低,表現為(wei) 利息率高低懸殊,證明資金有很大潛力。就是我們(men) 借錢的利息率有的30%左右,有的3%左右,這麽(me) 大利息差,說明資金配置缺乏效率,必須利率市場化才能改善資金分配。”

中小企業(ye) 是市場中最活躍的參與(yu) 者,然而,在當前的背景下,中小企業(ye) 大多麵臨(lin) 著融資難的處境。除了積極為(wei) 中小企業(ye) 鬆綁,給他們(men) 提供資金,政府也應該鼓勵民間借貸,讓資金充分合理地在市場中流通。[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在茅於(yu) 軾看來,一對一的民間借貸沒有社會(hui) 風險,風險是個(ge) 人承擔。而銀行有社會(hui) 風險,銀行倒閉了,所有人都會(hui) 受到波及。但在鼓勵民間借貸的同時,要注意集資詐騙等問題。“利率市場化是資金的最優(you) 配置,能夠產(chan) 生巨大財富,我剛才講了,提高GDP兩(liang) 個(ge) 百分點是沒有問題的。因此,我們(men) 建議取消國家對金融業(ye) 壟斷,開放金融業(ye) ,GDP很快就能上去。”

茅於(yu) 軾表示,當下中國的金融是典型的壓抑型金融,存在很多的問題,但也有很多潛力可挖,土地潛力、壟斷潛力、金融潛力。“現在GDP下來了,不用犯愁,就看你有沒有膽子,你有膽子,這些問題很快可以解決(jue) 。”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