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wei) 9月3日國內(nei) 主要財經媒體(ti) 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券報】
兩(liang) 日轉融資66.2億(yi) ,證金公司即將增資[BVI公司注冊(ce) 說明書(shu) ]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顯示,8月31日,即轉融資交易啟動後的第二個(ge) 交易日,11家券商繼續向證金公司提交轉融資申報,合計申報13筆,經證金公司撮合,全部成交金額11.2億(yi) 元,至此全市場轉融資餘(yu) 額66.2億(yi) 元。
此外,證金公司增資擴股在即,45億(yi) 元預計9月中旬到位,可全部用於(yu) 轉融資業(ye) 務。
分級基金向下折算並不可怕
銀華鑫利淨值8月30日收於(yu) 0.25元,恰好觸發不定期折算閥值,銀華中證等權90分級基金成為(wei) 國內(nei) 首隻觸發向下折算機製的分級基金。此次下拆可能造就銀華金利套利機會(hui) 與(yu) 銀華鑫利潛在風險,引起市場高度關(guan) 注。
城市雨洪防治管理政策近期有望出台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針對近期各地因暴雨而浮現的城市規劃問題,有關(guan) 部門正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特別是進一步加強城市給水排水建設。有關(guan) 部門目前已開始牽頭起草針對城市雨洪管理防治專(zhuan) 門文件,將在防治目標、製度設計、資金來源等方麵對城市雨洪管理作出具體(ti) 規定,文件最快9月出台。
【上海證券報】
不宜用“政策救市”看待證監會(hui) 出台的係列政策[BVI公司特點及優(you) 勢]
證監會(hui) 投保局日前通過媒體(ti) 回應了投資者提出的新股發行改革後續措施、退市過程中投資者權益保護、當前市況是否還應堅持價(jia) 值投資等熱點問題。
回應還提醒,證監會(hui) 出台的一係列政策措施都是著眼於(yu) 市場長期發展的基礎性製度建設,而非調節股指短期漲跌,投資者不宜用“政策救市”的眼光看待這些製度建設。
8月PMI跌破50%榮枯線,經濟仍在築底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8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wei) 49.2%。這是PMI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50%,創9個(ge) 月新低。這一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不過,從(cong) 各分項指標來看,未來製造業(ye) 總體(ti) 生產(chan) 水平將平穩恢複,經濟增速回調態勢有望結束。
【證券時報】
證監會(hui) :嚴(yan) 查業(ye) 績變臉違法違規行為(wei)
證監會(hui) 投資者保護局昨日在回答投資者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時表示,證監會(hui) 非常關(guan) 注上市公司“業(ye) 績變臉”及中介機構不盡責履職的問題。
對公司上市後“業(ye) 績變臉”背後涉及的財務造假、利潤操縱、虛假披露及保薦機構“薦而不保”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一經發現,證監會(hui) 必將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guan) 追究其刑事責任。
證金公司構建常態化資金供給渠道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方案已經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通過,新增股本45億(yi) 元預計9月中旬到位,可全部用於(yu) 轉融資業(ye) 務,屆時其注冊(ce) 資本將增至120億(yi) 元。
同時,證金公司正在積極構建常態化、製度化的資本市場資金供給渠道。公司將擇機啟動借入200億(yi) 元次級債(zhai) 務,目前正與(yu) 潛在投資者商談;並穩步開展發行證券公司債(zhai) 券、發行短期融資券和進入銀行間同業(ye) 拆借市場準備工作。
食品價(jia) 格顯著回升,8月CPI或至2%以上[BVI離岸公司的簡介]
7月份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剛剛回到“1時代”,但由於(yu) 國內(nei) 外極端天氣頻現,國際糧價(jia) 和國內(nei) 蔬菜價(jia) 格在8月份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使得國內(nei) 物價(jia) 總水平重新回到加速上漲階段。多家機構預測,8月份CPI同比增速有望回到2%之上。
【證券日報】
基金管理費16%用於(yu) 渠道維護
上半年基金共賺取管理費139.01億(yi) 元。基金付給銷售機構的尾隨傭(yong) 金(即客戶維護費)達22.60億(yi) 元,占管理費的16.26%。可比的67家基金公司每隻基金平均客戶維護費為(wei) 197萬(wan) ,平均管理費則有1216萬(wan) 元。
一分析員表示,麵對高昂的渠道費用,規模越小的基金壓力越大
PE到底該由誰監管
證券基金法草案目前正在第二輪審議中。不過由於(yu) 第一次審議的草案中未明確將PE(私募股權)納入監管範圍,因此,業(ye) 內(nei) 對於(yu) PE是否納入基金法的爭(zheng) 議仍然存在。無論是監管層麵,還是PE業(ye) 內(nei) ,對於(yu) 監管都有各自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