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行業盈利或惜別高增長時代

   截至8月30日,已有14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12年半年報,14家銀行共實現淨利潤3910.03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23%。分析人士認為(wei) ,銀行業(ye) 盈利將告別高增長時代,未來不排除部分銀行因不良貸款“雙升”問題而導致盈利負增長。專(zhuan) 家建議,銀行業(ye) 應加快業(ye) 務結構轉型、信貸結構調整的步伐,提高信貸資產(chan) 質量,警惕潛在的係統性風險。[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

  利差收窄 淨利增速大幅回落

  數據顯示,14家上市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40%的有三家,分別是平安銀行42.88%、華夏銀行42.37%、光大銀行40.28%。而在2011年,14家上市銀行中有半數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40%。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連平聽眾(zhong) :747798人
+收聽已收聽最新消息 2012年8月29日 14:18食品價(jia) 格上漲致CPI同比反彈----2012年8月份CPI預測:https://url.cn/5NLNkw 更多稱,銀行業(ye) 盈利水平已經不可能繼續維持超過40%的高增速,且不排除某些銀行出現盈利負增長。根據交行研究團隊測算,如果下半年再次降息以及今明兩(liang) 年不良貸款率增長0.2%以上的情況同時出現,那麽(me) 銀行業(ye) 2013年淨利潤負增長的可能性較大,增速或降至10%左右。[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連平表示:“今年中報業(ye) 績16家銀行或許仍可以保持20%左右的業(ye) 績增速,但是下半年估計就不太可能了。明年的銀行業(ye) 績可能更差,銀行業(ye) 的盈利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兩(liang) 位數的增速不一定能維持得住。”

  他認為(wei) ,中報業(ye) 績增速放緩,一是由於(yu) 上半年銀行的中間業(ye) 務收入增速回落;二是銀行貸款利率上浮水平已在去年四季度和一季度達到頂點。未來必然是逐步下降的態勢,所以銀行利差會(hui) 有所收窄。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預計,明年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或降至同比增速10%-15%左右。雖然盈利增速放緩已是趨勢,但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麵,雖然今年經濟增速放緩,但銀行信貸投放速度仍正常,投放量也比較大;另一方麵,銀行業(ye) 不良資產(chan) 問題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非常小。

  資產(chan) 存憂 信貸風險逐漸顯現

  分析人士指出,銀行的信貸風險正在逐漸顯露出來,且在經濟下行周期,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資產(chan) 質量隱憂大於(yu) 大型國有商業(ye) 銀行。2012年中報數據顯示,大部分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不良貸款餘(yu) 額和不良貸款率均在快速上升。

  部分股份製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與(yu) 不良貸款率“雙升”。平安銀行中報顯示,該行二季度末不良貸款餘(yu) 額49.7億(yi) 元,環比增5.2億(yi) 元,較年初增加16.76億(yi) 元,不良貸款增加幅度為(wei) 50.89%;不良貸款比率0.73%,環比增加5個(ge) 基點,同比上升29個(ge) 基點。浦發銀行中報顯示,該行不良貸款餘(yu) 額76.88億(yi) 元,較期初增加18.61億(yi) 元,不良貸款增加幅度為(wei) 31.94%。與(yu) 一季度末的情況相比,浦發銀行二季度不良貸款餘(yu) 額增加了將近10億(yi) 元,總額至76.88億(yi) 元。

  [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中報數據顯示,長三角、珠三角等東(dong) 部地區的企業(ye) 經營困難給上市銀行的資產(chan) 質量造成較大壓力,浦發銀行由於(yu) 業(ye) 務集中於(yu) 東(dong) 部地區,受影響尤為(wei) 明顯。除華夏銀行外,浦發、興(xing) 業(ye) 、平安銀行的逾期貸款均顯著高於(yu) 不良貸款增幅。招行在長三角地區的不良貸款增加了7.75億(yi) 元,珠三角地區增加2.43億(yi) 元;光大銀行長三角地區的不良貸款增加4.32億(yi) 元;平安銀行上半年的新增不良貸款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地區,尤其以溫州分行為(wei) 主,其期末不良貸款餘(yu) 額占全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的27.61%。

  另外,今年上半年各上市銀行在中西部地區的貸款投放力度也有所加大。盡管從(cong) 數據上暫時還看不出中西部地區貸款質量有下降的情況,但業(ye) 內(nei) 人士仍提醒稱,隨著企業(ye) 經營不景氣從(cong) 東(dong) 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擴散,商業(ye) 銀行也需要特別關(guan) 注中西部地區的貸款質量。

  大型國有商業(ye) 銀行的資產(chan) 質量仍相對穩健,建行、農(nong) 行的不良貸款餘(yu) 額、不良貸款率實現“雙降”。建行中報顯示,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704.17億(yi) 元,較上年末減少4.98億(yi) 元。不良貸款率1.00%,較上年末略微下降0.09個(ge) 百分點。農(nong) 行中報顯示,不良貸款餘(yu) 額845億(yi) 元,較年初減少29億(yi) 元,不良貸款率1.39%,較年初下降0.16個(ge) 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 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微博)指出,未來商業(ye) 銀行的不良資產(chan) 提升將會(hui) 是長期趨勢,跨度或將持續十年。而中報透露出的不良資產(chan) 問題,也從(cong) 東(dong) 部地區逐漸擴散。就貸款分布行業(ye) 來看,鋼鐵、水泥、光伏、煤化工等行業(ye) 仍將是銀行不良資產(chan) “重災區”。就貸款分布區域來看,東(dong) 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貸款不良問題也相對嚴(yan) 重。他認為(wei) ,就中報數據來看,部分股份製銀行盈利高增長,也是以較大的不良資產(chan) 風險作為(wei) 代價(jia) 。

  中信證券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朱琰指出,在財務數據披露層麵,商業(ye) 銀行主動控製了不良資產(chan) 暴露的節奏,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維持不良貸款餘(yu) 額溫和增長、不良貸款率穩中略升的格局。而這雖然反映了資產(chan) 質量惡化的趨勢,但並未充分反映資產(chan) 質量惡化的程度,因此市場對銀行股估值和業(ye) 績繼續呈現了冰火兩(liang) 重天的局麵。

  調整結構 嚴(yan) 格控製總量投向

  在各上市銀行發布的中報中,信貸結構的轉型和調整仍舊是“一言難盡”。

  就貸款分布行業(ye) 來看,目前製造業(ye) 的不良貸款餘(yu) 額、不良貸款率幾乎都在各家上市銀行亮起“紅燈”。浦發、招行、興(xing) 業(ye) 等行的製造業(ye) 不良貸款都增加了數億(yi) 元。分析人士建議,上市銀行需加快信貸結構調整,並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和產(chan) 業(ye) 政策導向,並加大對民生領域、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文化產(chan) 業(ye) 、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以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同時,多位上市銀行高管也在公開場合表態,將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產(chan) 開發貸款等管理,嚴(yan) 格控製總量和投向。

  銀行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近期經濟穩增長的一大舉(ju) 措即為(wei) 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投資。在當前的宏觀經濟背景下,上市銀行的信貸結構調整和轉型也麵臨(lin) 新的問題。

  連平認為(wei) ,貸款需求結構的相對單一性對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未來貸款需求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仍是投資拉動的結果,來自製造業(ye) 企業(ye) 的有效需求增長的情況還有待觀察。不排除下半年貸款增長集中於(yu) “鐵公機”和房地產(chan) 投資領域,重現2008年-2009年信貸增長結構的可能性,商業(ye) 銀行將麵臨(lin) 短期增長與(yu) 長期風險如何平衡的戰略選擇問題。在這種形勢下合理確定貸款的行業(ye) 投向,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項目進行投入,以降低未來的潛在信貸風險,仍將是商業(ye) 銀行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

  尹中立表示,長期而言,銀行業(ye) 必須摒棄過去規模化擴張的經營思路;短期來看,應積極關(guan) 注隱憂、應對各行業(ye) 近期出現的風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