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400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投向7大醫療體(ti) 係,[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年均投資規模達500億(yi) 元,為(wei) 2008年投資規模的10倍
醫療企業(ye) 爭(zheng) 搶4000億(yi) 元投資蛋糕
剛剛過去的一周,醫療器械板塊在股票市場上表現搶眼,理邦儀(yi) 器、和佳股份、陽普醫療等醫療器械股平均漲幅超過5%。
這跟衛生部近日發布的一項報告不無關(guan) 係。8月17日,衛生部發布《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指出,未來8年將推出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yi) 元的7大醫療體(ti) 係重大專(zhuan) 項。
“對我們(men) 醫療器械廠商當然是利好消息。”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畢飛飛注意到,在衛生部4000億(yi) 元的投資計劃中,有1090億(yi) 元將用於(yu) 縣醫院建設,“而和佳股份目前則正在加大力度開拓縣級醫院的醫療設備市場。”受此利好消息,和佳股份的股價(jia) 在8月17日後最高漲幅超過10%,一度逼近漲停。
在安邦谘詢醫藥行業(ye) 研究員夏慶看來,從(cong) 4000億(yi) 元的投向看,此次加強扶持的領域是新醫改的延續和深化。
投資主要針對醫療行業(ye)
《中國企業(ye) 報》記者了解到,衛生部此次報告耗時3年完成,由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韓啟德副委員長、桑國衛副委員長等領銜,總字數8萬(wan) 多字,全書(shu) 共5個(ge) 章節。
據悉,此次投資主要針對醫療體(ti) 係,投資資金將主要流向醫療行業(ye) 。在各大投資項目中,縣醫院建設行動計劃(1090億(yi) 元)、護士培養(yang) 工程(1050億(yi) 元)和特聘全科醫師計劃(1000億(yi) 元左右)是投資規模最大的3個(ge) 項目,合計占總投資規模的75%以上。
在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醫療分析師董世高看來,衛生部如此大規模的醫療投資計劃,尚屬首次。
“然而,此次的4000億(yi) 元投資顯然更加勢大力沉。”董世高對《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表示,雖說此次投資規劃期較長,至今仍有8年,但是年均投資規模達500億(yi) 元,是2008年投資規模的10倍。
此外,記者注意到,對於(yu) 自主研發藥品、醫用耗材、醫療器械和大型醫用設備等,衛生部專(zhuan) 門推出100億(yi) 元的民族健康產(chan) 業(ye) 重大專(zhuan) 項。其中,衛生部計劃設立210個(ge) 項目基金,其中100個(ge) 項目將資助醫用耗材研發,每個(ge) 項目2000萬(wan) 元,100個(ge) 項目資助醫療器械研發,每個(ge) 項目5000萬(wan) 元,另外10個(ge) 項目用於(yu) 資助大型醫用設備研製,[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每個(ge) 項目3億(yi) 元左右。
“縣級醫院設備裝備有望成為(wei) 下一塊醫療基礎設施市場的主要增長點。”董世高表示,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的角度看,高新醫療器械/設備研發廠商、醫療信息化的相關(guan) 企業(ye) (如醫療電子信息采集設備製造商)、醫院基礎建設承包單位以及醫療護理行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將直接受益。
專(zhuan) 項資金投入
將起到杠杆作用
“在國家對藥品價(jia) 格加強監控的背景下,醫院為(wei) 了平衡利益鏈,診斷時會(hui) 加強醫療器械的作用,對醫療設備的采購力度會(hui) 越來越大。”畢飛飛也告訴《中國企業(ye) 報》記者,相對藥品而言,由於(yu) 起步較晚,在投資的拉動下,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成長性將更為(wei) 突出。
有數據顯示,醫療器械設備的市場規模在2011年已達到1200多億(yi) 元,2000—2010年的複合增長率約21.3%,未來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5年預計將超過3000多億(yi) 元。
夏慶更為(wei) 看好此次400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所帶來的拉動與(yu) 刺激作用。“通常專(zhuan) 項資金的投入會(hui) 帶來相關(guan) 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最終起到杠杆作用,將翹動更多資金投入到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中。”夏慶對《中國企業(ye) 報》記者如是表示。
麵對前所未有的巨大專(zhuan) 項投資,企業(ye) 關(guan) 注的是這些資金將投給誰。“在扶持領域中的企業(ye) ,隻要其產(chan) 品或服務物美價(jia) 廉、品牌知名度高、營銷網絡廣泛、或具有進口產(chan) 品替代優(you) 勢、或產(chan) 品為(wei) 創新藥等,這些企業(ye) 受資金支持的概率就非常大。”夏慶認為(wei) ,對於(yu) 那些能夠準確把握政策動向,並及時提供下遊所需的產(chan) 品和服務的企業(ye) 來說,分享4000億(yi) 元資金支持這個(ge) 大蛋糕的機遇更高些。
但畢飛飛也坦言,4000億(yi) 元的資金規模雖然足夠大,但相對於(yu) 數量眾(zhong) 多的醫療企業(ye) 來說,能夠獲得資金專(zhuan) 項支持的企業(ye) 畢竟是少數。
監管問題成關(guan) 注焦點
正是由於(yu) 企業(ye) 數量多,且關(guan) 係到國計民生的醫療服務專(zhuan) 業(ye) 性較強,使得醫療資金的監管工作變得很複雜,需要很強的技術性以及技巧性。“因此在監管這項巨大工程資金時,需要在整個(ge) 流程中加以審核,並對有效性、公平性、管理便捷性等進行科學的評估和判斷。”夏慶表示。
董世高也指出,國家、地方政府、甚至到各縣級醫院,都應該圍繞該次投資製定出更加完善的投資規劃,從(cong) 使用目的上保證資金用到正確的地方,“要建立起多角度、全方位的監管體(ti) 製。”
用好4000億(yi) 元醫療體(ti) 係建設投資,[香港公司年審]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十分關(guan) 鍵。“投資立項必須堅持可行性、可控性原則,注重項目科學規劃。”董世高建議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投資責任製、投資審核製與(yu) 監督製。
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保持公開、透明的原則。董世高建議各相關(guan) 部門,以季度或者年度為(wei) 單位,向社會(hui) 公開經費的使用情況、審計報告,借助社會(hui) 各界的力量,確保該次投資產(chan) 生積極的效果。
夏慶則認為(wei) ,當前新醫改已經實施了3年,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其中專(zhuan) 項資金的監管工作值得借鑒到此次4000億(yi) 元的投入、分配、管理和監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