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我國服裝出口難有起色,庫存也較往年有所增加,相應的也導致上遊產(chan) 業(ye) 出現回款難的問題。[注冊(ce) 法國公司]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65家紡織服裝業(ye) 上市公司披露2012年中報的應收賬款數額合計為(wei) 142.69億(yi) 元,比2011年中期的應收賬款107.85億(yi) 元增加了34.84億(yi) 元,同比增長32.3%。
有財務公司會(hui) 計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如果過多的話,有可能會(hui) 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特別是回款不及時的話,還會(hui) 影響到公司的現金流。
應收賬款同比增33%
有公開資料顯示,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ye) 研究所撰寫(xie) 的“要高度警惕當前新的企業(ye) ‘三角債(zhai) ’問題”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3月,全國工業(ye) 企業(ye) 應收賬款為(wei) 7.12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74%,是自2009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而據上述統計數據可見,紡織服裝業(ye) 的應收賬款增速已經達到32.3%,遠遠高於(yu) 全國工業(ye) 企業(ye) 應收賬款的增速。
有數據顯示,在這65家紡織服裝業(ye) 上市公司中,有38家公司的應收賬款過億(yi) 元。其中,際華集團、奧康國際和黑牡丹的應收賬款位居前三名,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wei) 14.72億(yi) 元、10.62億(yi) 元和10.33億(yi) 元。其中,際華集團和奧康國際的應收賬款皆比上年同期增長逾一倍。
此外,記者在查閱統計數據時發現,如果按應收賬款的賬齡來計算,以1年內(nei) 的應收賬款數額最大,同時,[注冊(ce) 意大利公司]提取的壞賬準備也是最多的。據統計,有63家上市公司1年以內(nei) 的應收賬款合計122.95億(yi) 元,提取的壞賬準備合計5億(yi) 元。
此外,在賬齡達1-2年、2-3年和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合計數額則在1-3億(yi) 元之間,其中,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提取的壞賬準備最高,幾乎近9成的應收賬款被計提壞賬。
統計數據顯示,有57家上市公司1-2年的應收賬款合計數額為(wei) 2.96億(yi) 元,提取的壞賬準備為(wei) 4609.85萬(wan) 元;有54家上市公司2-3年的應收賬款合計1.22億(yi) 元,提取的壞賬準備為(wei) 3261.20萬(wan) 元;有44家上市公司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合計2.99億(yi) 元,提取額的壞賬準備為(wei) 2.63億(yi) 元。
黑牡丹應收賬款存疑
“應收賬款的激增難免會(hui) 影響到公司的現金回流。如果周轉不開,將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有會(hui) 計師如此說道。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有19家紡織服裝業(ye) 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wei) 負值。其中,黑牡丹的經營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wei) -3.5億(yi) 元,位居現金流排行榜最末尾。
由此可見,黑牡丹的資金有些緊張。2012年中報顯示,黑牡丹貨幣資金為(wei) 26.74億(yi) 元,短期借款為(wei) 23.53億(yi) 元,一年內(nei) 到期的非流動負債(zhai) 為(wei) 4.46億(yi) 元,則短期存在著1.25億(yi) 元的資金缺口。同時,黑牡丹長期借款也高達20.01億(yi) 元。
此外,2012年中報顯示,黑牡丹應收賬款為(wei) 1.33億(yi) 元,同比增長20.37%。不過,據統計,黑牡丹的5位債(zhai) 務人共欠款8.62億(yi) 元。其中,欠款最多的是常州市新北區城市管理與(yu) 建設局(以下簡稱“新北城建”),欠款額達7.21億(yi) 元。
對於(yu) 這筆欠款,有投資者向媒體(ti) 爆料稱,黑牡丹應收新北城建的賬款存在問題,其主要問題就是在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期間,應收新北城建的賬款比新北城建的營業(ye) 收入要多出500多萬(wan) 元。
“這種情況並不正常,一般來說隻有應收比營業(ye) 收入少的情況。”有會(hui) 計師向記者說道。
據2012年中報顯示,黑牡丹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中,應收新北城建7.21億(yi) 元,應收賬款賬齡為(wei) 1年以內(nei) 。也就是說,[注冊(ce) 德國公司]這筆應收賬款是發生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這段期間。
通過計算,同樣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期間,新北城建營業(ye) 收入合計為(wei) 6.12億(yi) 元,若含稅則為(wei) 7.16億(yi) 元,這與(yu) 黑牡丹應收新北城建1年期賬款7.21億(yi) 元相比差了有500多萬(wan) 元。對此,有會(hui) 計師質疑,公司是不是算錯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