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有關(guan) 部門已經改變了此前對煤化工項目的審慎態度,重大煤化工項目審批放鬆趨勢愈發明顯。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由內(nei) 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伊泰B)投資建設的200萬(wan) 噸間接煤製油項目,有望近期獲得有關(guan) 部門“路條”。此外,神華寧煤百萬(wan) 噸間接煤製油項目,新蒙能源、國電蒙能和中海油新能源三家各年產(chan) 40億(yi) 立方米的煤製天然氣項目,也已上報國家發改委。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穩增長背景下,內(nei) 蒙、[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新疆等地的重大煤化工項目審批有望進一步放鬆。
為(wei) 扭轉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有望獲批。粗略估算,目前已納入投資規劃的煤製油與(yu) 煤製氣項目投資規模就達9000億(yi) 元,如果再算上煤製甲醇等其他煤化工項目,未來規劃內(nei) 的煤化工項目投資已經突破萬(wan) 億(yi) 元。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如果這些項目全部落實,帶動的上下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相當於(yu) 另一個(ge) 微縮版的四萬(wan) 億(yi) 投資,其對穩增長的作用顯而易見。
梳理今年以來發改委審批的投資項目可以發現,與(yu) 2009年相比,此次發改委對項目投向保持審慎,一些基礎設施和產(chan) 能落後的部門投資規模明顯受限。自6月以來,發改委集中審批通過一大批風電、水電、水利、環境保護以及公共設施管理項目,節能環保正成為(wei) 近期投資重點領域。同時,新一輪投資凸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機會(hui) ,電子信息、物聯網、物流、環保、新興(xing) 生物醫藥等行業(ye) 有望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但地方政府的債(zhai) 務風險仍需警惕。
多因素影響企業(ye) 利潤
從(cong) 上世紀50年代開始,南非沙索公司就開始煤製油的嚐試。但在國內(nei) ,已經投產(chan) 的煤製油項目僅(jin) 有神華、伊泰和潞安三家,總產(chan) 能不到150萬(wan) 噸。國內(nei) 煤製油技術的可靠性和投資的經濟性仍有待進一步驗證。中金公司報告認為(wei) ,煤製油更適合作為(wei) 戰略性技術儲(chu) 備。
“煤製油投資動輒百億(yi) ,每年單是技改投資就達億(yi) 元以上,國家出於(yu) 對石油戰略安全的考慮,將煤製油作為(wei) 一種技術儲(chu) 備是必需的,但民營企業(ye) 對涉足煤製油領域仍持謹慎態度。”已經涉足煤製甲醇的[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新奧能源化工集團首席執行官趙義(yi) 峰表示。
而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長陳亞(ya) 飛看來,某些煤製油項目之所以經濟效益較差,主要與(yu) 煤價(jia) 較貴、工藝選擇不當有一定關(guan) 係。“同樣規模的煤製油項目,原料煤價(jia) 格有的每噸1000元,有的每噸500元,催化劑和投資成本都相差20%-30%。此外,尾氣利用、汙水處理的費用各不相同,導致不同項目的收益差距較大。”
煤製油項目的經濟性與(yu) 煤炭價(jia) 格和國際油價(jia) 密切相關(guan) ,一旦煤價(jia) 出現大幅上漲或國際油價(jia) 出現大幅下降,都將影響到煤製油項目的經濟性。伊泰煤製油公司董事長齊亞(ya) 平表示,如果煤製油成本維持在6300元/噸左右,布倫(lun) 特油價(jia) 在77美元以上,煤製油項目就有利可圖。“不過,現有的煤製油示範項目都是有盈利的,即使有些企業(ye) 說不掙錢,也是怕大家都跟著它上項目。”陳亞(ya) 飛說。
後續投資上馬在即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cong) 伊泰B旗下的伊泰煤製油公司了解到,公司將在一期年產(chan) 18萬(wan) 至20萬(wan) 噸項目的基礎上,再上馬一個(ge) 年產(chan) 200萬(wan) 噸的間接煤製油項目,該項目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並有望近期獲得“路條”。
伊泰煤製油公司由伊泰B和伊泰集團分別持股80%和20%,公司一期年產(chan) 16萬(wan) 噸間接煤製油示範項目於(yu) 2009年3月出油,2011年5月實現18-20萬(wan) 噸/年產(chan) 能,產(chan) 品主要是合成柴油、石腦油、液體(ti) 石蠟和液化氣等。
伊泰B總經理葛耀勇介紹,一期示範項目生產(chan) 每噸油品需要3.48萬(wan) 噸標煤、13.45萬(wan) 噸水和796度電。今年上半年,該項目每噸煤製油的純生產(chan) 成本在3900-4200元/噸之間,完全生產(chan) 成本在6300-6380/噸之間,產(chan) 品售價(jia) 則在6800元/噸左右。
“一期項目定位是示範,距離商業(ye) 化尚有一段距離,因此後期要再上馬200萬(wan) 噸項目,二期總投資在300億(yi) 元左右。”葛耀勇說。
伊泰煤製油副總經理菅青娥表示,根據伊泰B的規劃,到2020年,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伊泰煤製油產(chan) 能預計將達到1000萬(wan) 噸,所需投資在1500億(yi) 元左右,屆時公司煤製油業(ye) 務將超越煤炭,成為(wei) 股份公司的最大收入來源。
項目有望獲得批準
盡管以煤製油等為(wei) 代表的煤化工行業(ye) 目前在盈利空間、能耗以及投資等方麵存在爭(zheng) 議,但這阻擋不了企業(ye) 爭(zheng) 相上馬的熱情。
種種跡象表明,曾經一度收緊的煤化工審批,有望在示範項目逐步成熟和近期穩增長的背景下進一步放鬆。日前,由發改委、能源局編製的《煤炭深加工示範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擬於(yu) 近期發布實施,這意味著納入示範項目規劃的煤製油項目將獲得發改委批準。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由於(yu) 神華鄂爾多斯108萬(wan) 噸、潞安21萬(wan) 噸和伊泰16萬(wan) 噸三個(ge) 煤製油示範項目已經投產(chan) ,並且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運行,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煤製油技術已經初步得到商業(ye) 化驗證。未來一段時期加快煤製油項目審批已順理成章。[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據悉,未來神華還將在前期108萬(wan) 噸直接液化項目基礎上,繼續在鄂爾多斯上馬兩(liang) 條生產(chan) 線,未來煤製油規模將達到500萬(wan) 噸/年。中國證券報記者粗略計算,目前神華、伊泰、潞安三家企業(ye) 合計投產(chan) 及規劃的煤製油產(chan) 能已在1900萬(wan) 噸左右,如果按照每萬(wan) 噸投資1億(yi) 元保守投資計算,這些規劃全部落實,國內(nei) 煤製油投資將近2000億(yi) 元左右。
不僅(jin) 僅(jin) 是煤製油,此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cong) 有關(guan) 渠道獲悉,投資近2500億(yi) 元、由中石化建設的新粵浙和新魯煤製天然氣管道項目有望近期獲得發改委的“路條”。按照每40億(yi) 立方米煤製氣投資250億(yi) 元左右計算,該管道帶動的新疆地區10家煤製氣企業(ye) 共計600億(yi) 立方米的煤製天然氣總投資額需3700億(yi) 元左右。如果算上內(nei) 蒙古境內(nei) 新蒙能源、國電蒙能和中海油新能源共計750億(yi) 元投資,粗略計算已納入規劃的煤製氣投資將近7000億(yi) 元。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僅(jin) 煤製油與(yu) 煤製氣投資的規劃項目投資就達9000億(yi) 元,如果再算上煤製甲醇、煤製烯烴、煤製乙二醇等其他煤化工項目,未來規劃內(nei) 的煤化工項目投資將突破萬(wan) 億(yi)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