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行業不良貸款驟升 AMC備戰批量剝離

    監管部門早在年初便對愈發嚴(yan) 峻的不良貸款做了預估,並出台政策。財政部、銀監會(hui) 在今年2月下發文件,為(wei) 盤活金融企業(ye) 不良資產(chan) ,促進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出台了《金融企業(ye) 不良資產(chan) 批量轉讓管理辦法》。[廈門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據記者從(cong) 某AMC(資產(chan) 管理公司)資深管理人士處了解到,雖然資產(chan) 管理公司已做好準備,但除了少數中小金融機構開展不良資產(chan) 批量轉讓外,大型金融機構無一家開展此項業(ye) 務。

  二季度不良貸款餘(yu) 額上升

  2011年,銀行業(ye)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yu) 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實現低位“雙降”。截至年末,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4279億(yi) 元。比年初減少57億(yi) 元;不良貸款率0.96%,比年初下降0.17個(ge) 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時至半年節點,情況已然比年初嚴(yan) 峻得多。8月15日,銀監會(hui) 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商業(ye) 銀行主要監管指標的數據,盡管不良貸款率為(wei) 0.9%,但不良貸款餘(yu) 額卻升至4564億(yi) 元,比年初增加了285億(yi) 元。就目前公布半年報的5家銀行來看,不良貸款總額增加了48.48億(yi) 元。

  7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2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受經營環境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行業(ye) 和企業(ye) 的景氣度下降,銀行業(ye) 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增大,部分機構逾期貸款占比明顯上升。

  對此,某資深AMC管理人士對[注冊(ce) 香港公司瑞豐(feng) 專(zhuan) 業(ye) 辦理]《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表示,“全國銀行業(ye) 不良資產(chan) 4500多億(yi) 元,這個(ge) 數據很值得質疑。地方融資平台就有10多萬(wan) 億(yi) 元,地方政府沒錢還,大部分都是轉期,如果不采取這種措施,地方融資平台大部分貸款都是不良,絕對不是不到1%的不良率。”

  今年四月份,IMF曾在 《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稱,“在增長疲軟而房價(jia) 下跌這一尾部風險情景下,中國銀行業(ye) 的不良貸款率可能會(hui) 攀升至高達8%”。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不讚同IMF的結論,他認為(wei) IMF認為(wei) 的“增長疲軟而房價(jia) 下跌”的前提目前尚不成立。“即便統計有問題,銀行業(ye) 的不良率翻一倍達到2%,目前的撥備比為(wei) 2.5%,仍可以覆蓋風險。即便在中國金融重災區,溫州市銀行業(ye) 上半年不良貸款率也隻是2.69%。”

  大行轉讓不良欲望不強

  廣發銀行曾於(yu) 5月初及7月初分別公開競價(jia) 出售不良資產(chan) ,但國有大型銀行並未有相關(guan) 行動。

  “銀行不良資產(chan) 正快速攀升,當銀行自身難以承受時,自然會(hui) 考慮AMC,目前中小銀行已有批量轉讓的案例,但大銀行尚未開始。”上述AMC管理人士稱。

  剝離轉讓銀行不良資產(chan) ,在國內(nei) 已非首次。據有關(guan) 數據統計,截至2005年5月,中國銀行業(ye) 累計剝離轉讓不良貸款2.4萬(wan) 億(yi) 元。

  雖然這波經濟低潮期,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低,但基數較大,不良貸款餘(yu) 額仍較大。現在不良率0.9%,不良餘(yu) 額為(wei) 4500多億(yi) 元,如果不良率真如IMF預測的8%,則不良貸款總額將不低於(yu) 3.5萬(wan) 億(yi) 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wei) ,銀行不良資產(chan) 轉讓已成章法,當年總量更大,目前銀監會(hui) 出台的政策是製度進一步完善。

  但宗良同時指出,目前各家銀行不良率相對較低,即使一些貸款形成不良,在總量規模不大的情況下,也不必批量轉讓,內(nei) 部處理將比轉讓給資產(chan) 管理公司效果更好。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大多數大型銀行機構並未采取批量轉讓不良資產(chan) 的措施。

  “銀行可以用盈利衝(chong) ,為(wei) 什麽(me) 要剝離給AMC?”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黃嵩認為(wei) 目前銀行撥備足以應付不良資產(chan) 。

  對於(yu) 用盈利對衝(chong) 不良資產(chan)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指出,銀行對於(yu) 法人企業(ye) 的壞賬,很容易確認,可以衝(chong) 銷;但銀行仍有相當比例的貸款主體(ti) 不是法人,則隻能出售資產(chan) 管理公司。

  [香港公司審計]“會(hui) 計層麵上的壞賬未必是實質上的壞賬。由於(yu) 近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很多企業(ye) 很難如期償(chang) 還貸款,在會(hui) 計層麵上,這些逾期貸款將可能成為(wei) 壞賬。一旦經濟形勢轉好,企業(ye) 正常運行,銀行極有可能回收這部分貸款。所以相當一部分銀行不願將不良資產(chan) 轉讓給資產(chan) 管理公司。”魯政委稱。

  潛在批量剝離尚存

  金融機構轉讓不良資產(chan) 一直存在,但自上兩(liang) 次大規模剝離以來,都是AMC與(yu) 各金融機構(以城商行、信用社為(wei) 主)自行商談的收購,大型國有銀行的後期出售比較少,總行始終未做過統一安排。

  上述AMC內(nei) 部人士指出,雖然銀監會(hui) 年初就下文,但銀行不啟動,AMC想啟動也啟動不了。“主要是國家政策層麵不希望這些不良貸款從(cong) 隱性變為(wei) 顯性。大銀行還在觀望,他們(men) 盤子大,要麽(me) 不做,要做就做大的。”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光靠內(nei) 部消化和對外剝離是解決(jue) 不了問題的,關(guan) 鍵還是實體(ti) 經濟發展和銀行的日常風險控製。在經濟回落時,銀行不良資產(chan) 一般會(hui) 增加,政府及金融機構雖然沒有很準確的預估,但對經濟周期大致走向,是可以預測到不良資產(chan) 會(hui) 提升的。近期,興(xing) 業(ye) 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等行的撥備覆蓋率均有所上升,這是對未來不良貸款上升的預期。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