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關(guan) 注類貸款,是介於(yu) 正常類貸款和不良貸款中間的一類貸款,如其發生“劣變”,將成為(wei) 不良貸款,進而衝(chong) 擊銀行資產(chan) 質量。[注冊(ce) 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ce) ]像逾期貸款一樣,關(guan) 注類貸款的增加,也往往被視為(wei) 資產(chan) 質量異動的預警。
銀監會(hui)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業(ye) 銀行的貸款損失準備規模達1.32萬(wan) 億(yi) 元。這一數字遠大於(yu) 4564億(yi) 元的不良貸款餘(yu) 額,但若考慮到1.46萬(wan) 億(yi) 關(guan) 注類貸款的劣變可能,過萬(wan) 億(yi) 撥備的威能將被大大稀釋。
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應對銀行資產(chan) 質量的變化,監管層采取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麵要求銀行提高貸款五級分類的準確性,防止出現不良貸款考核壓力導致分類不實的情況;另一方麵督促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和損失類貸款核銷力度,積極應對貸款風險暴露。
關(guan) 注類貸款防“劣變”[美國公司類型]
本報獨家獲悉,二季度末,商業(ye) 銀行關(guan) 注類貸款餘(yu) 額高達1.46萬(wan) 億(yi) ,已環比連續三個(ge) 季度上升。
根據貸款五級分類原則,商業(ye) 銀行需依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行貸款質量的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wei) 五類:正常、關(guan) 注、次級、可疑、損失,後三種為(wei) 不良貸款。
而所謂關(guan) 注類貸款,是指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chang) 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chang) 還產(chan) 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chang) 還能力受到影響,也即是說可能劣變為(wei) 不良貸款。
其實這種銀行業(ye) 關(guan) 注類貸款的上升,在目前已經公布上半年業(ye) 績報告的銀行中也能窺見一斑。以浦發銀行為(wei) 例,截至二季度末,該行關(guan) 注類貸款餘(yu) 額達到133億(yi) 元,與(yu) 上年年末相比增長了27.76%。
此前的8月15日,銀監會(hui) 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二季度末,中國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4564億(yi) 元,較一季度增加了182億(yi) 元,且增加值較上一季度有所擴大。
事實上,這已經是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連續三個(ge) 季度上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良貸款餘(yu) 額的上升出現在所有類型的商業(ye) 銀行中,即包括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等各類商業(ye) 銀行,其不良貸款餘(yu) 額均在上升。
具體(ti) 來看,二季度,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餘(yu) 額增加26億(yi) 元,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不良貸款餘(yu) 額增加49億(yi) 元,城商行增加44億(yi) 元,農(nong) 商行增加52億(yi) 元,外資銀行增加10億(yi) 元。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外部環境趨緊、我國經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部分行業(ye) 、企業(ye) 必然出現調整。在這個(ge) 過程中,如果銀行的風險管控不到位,必然導致信用風險不斷上升和加速暴露。
地區、行業(ye) 風險雙暴露
“宏觀經濟增長速度趨緩,[注冊(ce) 美國公司好處]信用風險顯現已經導致了不良貸款的增加。”上述知情人士稱,在這種情況下,關(guan) 注類貸款轉為(wei) 不良貸款的概率不容低估,應引起足夠警惕。
與(yu) 往年相比,2012年銀行業(ye) 麵臨(lin) 的風險正呈現出新的情況,即除了一直備受關(guan) 注的房地產(chan) 貸款、政府融資平台貸款外,一些地區和行業(ye) 出現了新的風險點。
該知情人士還稱,今年以來,出口企業(ye) 較為(wei) 集中的地區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信貸資產(chan) 質量下滑明顯,企業(ye) 擔保圈風險暴露增多,部分民間融資風險向銀行業(ye) 傳(chuan) 導。
從(cong) 地區的角度看,以溫州的銀行業(ye) 資產(chan) 質量惡化最為(wei) 典型。據媒體(ti) 報道,截至7月末,溫州金融機構貸款不良率平均為(wei) 2.85%。至此,根據溫州金融監管機構此前公開的數據統計,其不良率已經持續第11個(ge) 月上升。
以單家銀行為(wei) 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49.71億(yi) 元,不良率0.73%,較年初上升0.2個(ge) 百分點。該行行長理查德·傑克遜表示,不良貸款主要發生在溫州,此地小企業(ye) 經營性貸款占比較高。如果把該地區剔除,則不良率為(wei) 0.58%。
對於(yu) 這些地區銀行信用風險的暴露,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銀監會(hui) 主席尚福林曾在7月末的內(nei) 部會(hui) 議上稱,對於(yu) 部分經濟增速下行明顯、企業(ye) 經營困難加劇、不良貸款上升較快的地區,要開展區域性專(zhuan) 項風險排查,製定風險處置預案。
分行業(ye) 看,今年上半年,平台貸款、房地產(chan) 貸款的風險並沒有得以緩解,與(yu) 此同時,新的信用風險還在一些其他行業(ye) 中爆發。
“與(yu) 基礎設施建設相關(guan) 的行業(ye) ,如鋼鐵、建築、建材、工程機械製造及基礎零部件供應等行業(ye) 信用風險上升較快,鋼貿企業(ye) 貸款違約現象增多。”知情人士還透露,部分出口導向型行業(ye) ,特別是棉紡、造船、光伏等行業(ye) ,信用風險也比較突出。
增撥備、促核銷
“從(cong) 現在來看,銀行不但迎來了利潤的拐點,同樣迎來了資產(chan) 質量的拐點。”一位評級機構董事總經理表示,保持銀行資產(chan) 質量穩定將是銀行下一階段的核心工作。
“7月末,銀監會(hui) 主席尚福林已提出,銀行要加強信用風險前瞻性管理。”知情人士還表示,這種管理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方麵:確保銀行五級分類的真實;增強銀行應對不良貸款的能力。
該知情人士解釋稱,一方麵,[注冊(ce) 美國公司費用]信用風險的暴露將導致不良貸款餘(yu) 額上升;另一方麵,每家銀行均有不良貸款的考核。這種情況下,要嚴(yan) 防考核壓力導致貸款五級分類的不真實。
上述評級機構人士表示,銀行貸款風險暴露是非線性的。換句話說,不良貸款不會(hui) 以勻速的態勢增長,而很有可能在某一個(ge) 時間點突發性地增加。
“準確分類是金融機構微觀審慎經營的一種體(ti) 現。”一位國有大行人士稱,若貸款分類不真實,風險突發性暴增時,銀行將措手不及,正常運營將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
實際上,正因如此,為(wei) 了充分反映貸款資產(chan) 質量,銀監會(hui) 早在上半年就曾要求工、農(nong) 、中、建、交五家大型商業(ye) 銀行開展貸款五級分類自查工作。與(yu) 此同時,銀監會(hui) 還要求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和損失類貸款核銷力度。
“這與(yu) 五級分類一脈相承。在五級分類基礎上,預先計提充足的資本、撥備,也是銀行穩健經營的重要一環。”上述國有大行人士稱,計提撥備,意味著增加銀行應對潛在風險的能力;加大損失類貸款的核銷力度則能減輕銀行包袱,使其得以輕裝上陣。
銀監會(hui) 統計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ye) 銀行的貸款損失準備達1.32萬(wan) 億(yi) ,比一季度末高650億(yi) 元;撥備覆蓋率為(wei) 290.2%,比一季度末的287.4%,增加2.8個(ge) 百分點。
“不能絕對地認為(wei) 撥備覆蓋率越高的銀行越安全。”上述國有大行人士稱,銀行業(ye) 的經營環境、市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銀行進入了一個(ge) 適度增長、充分競爭(zheng) 、風險日趨複雜化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