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低迷的財政數據為(wei) 中國經濟的複蘇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尤其是低達0.7%的增值稅增速更反映出製造業(ye) 堪憂的現狀。土地財政大幅下滑之後,地方政府尚未找到新的替代財源,缺錢情況也愈演愈烈。
財政部10日公布,1~7月,[香港公司年審]全國財政收入74467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27億(yi) 元,增長11.6%。其中稅收收入64008億(yi) 元,同比增長9%,扣除匯算清繳上年銀行業(ye) 等企業(ye) 所得稅增加較多因素後增長7%左右。
7月當月的財政收入維持在萬(wan) 億(yi) 級水平,但比6月份有所減少,達到10672億(yi) 元,比去年同月增加808億(yi) 元,增長8.2%。
財政部稱,本月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延續較低增長態勢,主要受經濟增長放緩、價(jia) 格漲幅回落、企業(ye) 利潤下降、實施結構性減稅等因素影響。
7月份大多數主體(ti) 稅種與(yu) 6月份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增值稅增幅從(cong) 上個(ge) 月的12.7%驟降為(wei) 0.7%。財政部表示,這主要受工業(ye) 增加值增速放緩、價(jia) 格漲幅回落特別是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下降以及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等因素影響。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7月數據說明中國經濟形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處於(yu) 低穀,而增值稅增幅創新低說明製造業(ye) 形勢非常嚴(yan) 峻。
7月份營業(ye) 稅增幅也出現了環比下降,[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從(cong) 6月的21.1%降為(wei) 13.3%。其中房地產(chan) 營業(ye) 稅同比增幅從(cong) 23.6%降為(wei) 7.6%。
房地產(chan) 營業(ye) 稅數據似乎與(yu) 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的回暖局麵不太相稱。楊誌勇分析,一方麵由於(yu) 數據統計有時間差,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此輪市場交易量回升以剛性需求為(wei) 主,投資性需求不是市場的主要力量。
非稅收入在7月份依然保持了較高速度的增長,財政部數據顯示,非稅收入達1595億(yi) 元,同比增加411億(yi) 元,增長34.7%。
其中,中央非稅收入同比增加253億(yi) 元,增長58.8%,主要是受石油特別收益金繳庫辦法改變的影響。為(wei) 均衡入庫考慮,今年起石油特別收益金由原按季繳庫改為(wei) 按月繳庫,去年第三季度收入集中在8月份入庫,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將分別在7、8、9月入庫,所以7月份的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地方非稅收入同比增加158億(yi) 元,增長20.9%,主要是地方加強國有資源(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收入等征管,這部分非稅收入相應增加。
然而,非稅收入的增加仍無法彌補房地產(chan) 調控引發的土地出讓收益減少的缺口。財政部同時公布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情況顯示,1~7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17967億(yi) 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620億(yi) 元,下降20.5%。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16214億(yi) 元,同比減少4729億(yi) 元,下降22.6%。
地方政府性基金下降主要是土地出讓成交額大幅下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3490億(yi) 元,同比減少5009億(yi) 元,下降27.1%。
地方政府“錢緊”的局麵開始在全國範圍內(nei) 蔓延,包括直轄市在內(nei) 的很多經濟發達地區都麵臨(lin) 著難以完成預算安排收入的困境。
北京市政府本月初印發了《加強2012年全市財政收支預算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表示實現今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確保各項中心工作資金落實到位的壓力大、難度高、任務重。
北京市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審慎出台增支政策,原則上利用已安排的年度預算資金解決(jue) 好部門履職及事業(ye) 發展的資金需要;嚴(yan) 格控製行政經費。
另外也出台了一係列嚴(yan) 格征管的措施,確保應收盡收,並且密切關(guan) 注國內(nei) 外相關(guan) 資本市場涉及在京企業(ye) 的重大信息。[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確保各類法人上市融資、股權轉讓、並購重組等應納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楊誌勇表示,現在地方政府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一些地區又開始進行新一輪投資,政府不應該再依賴過去的老路,而是要謹慎出台增支政策,更要在預算範圍內(nei) 減少支出項目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