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敏感期,博弈加劇,官方媒體(ti) 開始頻頻就調控政策走向“吹風”。
新華社8月9日發表新華時評稱,麵對事關(guan) 重大、情況複雜的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中央有決(jue) 心,更有辦法;有既有的措施,更有政策儲(chu) 備”。
這已不是官方媒體(ti) 第一次提及“政策儲(chu) 備”。[注冊(ce) 巴拿馬公司]此前的7月,人民日報接連就“儲(chu) 備政策”喊話:“吼並非惟一手段,仍有政策儲(chu) 備”;“一旦房價(jia) 反彈超出預期,隨時出台新的調控政策”。
權威財經媒體(ti) 也紛紛介入這一話題。8月9日,財新網(微博)援引“一位接近中央決(jue) 策層人士”的話報道稱,目前中央正在醞釀新的政策。“會(hui) 有大的政策出來,但是否能推行還得看上麵的決(jue) 心。”
對上述種種,國土資源部一位官員昨日含糊地說,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短時間內(nei) 調控政策不會(hui) 鬆動。隨著保障房不斷供應市場,勢必會(hui) 對樓市產(chan) 生影響,“下一步如何研究房地產(chan) 市場可持續、長久穩定健康發展是關(guan) 鍵。市場調節要與(yu) 政府保障相結合。”
“問責”之槌可能落下
權威媒體(ti) 的聲音傳(chuan) 出之際,國務院派往各地的督查組近日陸續返京。
7月下旬,國務院派出8個(ge) 督查組分赴16省(市),對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zhuan) 項督查。
其中,在滬期間,[注冊(ce) 香港公司]國務院督查組對上海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政策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有聲音稱,此次專(zhuan) 項督查的另一目的,是為(wei) 下一步調控政策走向提供參考。
中國房地產(chan) 及住宅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顧雲(yun) 昌昨日分析,國務院督查組此番調研,“就是去檢查各地的政策執行情況,以及調控的效果如何。有沒有地方的微調超出了中央底線,如果有的話要問責糾正。”
7月30日,人民日報在題為(wei) 《穩增長不能靠樓市》的文章中,援引住建部有關(guan) 人士的警告稱,對於(yu) 落實調控政策不力、沒有完成調控既定目標的地方,有關(guan) 部門將進行約談甚至問責。
“高懸的‘問責’之槌有可能重重落下。近年來因為(wei) 落實調控政策不到位,確有個(ge) 別地方被約談,要求整改。但是與(yu) 約談相比,公眾(zhong) 要求公開問責的呼聲更高。”8月7日,新華社在題為(wei) 《樓市調控:力度從(cong) 未削減 還將繼續從(cong) 嚴(yan) 》的述評文章中這樣寫(xie) 道。
8月9日,新華社進一步發表題為(wei) 《樓市調控“棋到中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新華時評文章說,“當前重要的是,必須密切關(guan) 注房地產(chan) 市場的動向,及時果斷地采取有針對性的舉(ju) 措,形成精確指導,嚴(yan) 格細化調控責任和目標。”
官媒猜測政策備選項
問責隻是“彈藥”之一。
眼下,市場在紛紛猜測可能的“政策儲(chu) 備”,一些中央級媒體(ti) 也不例外。
中國證券報(微博)昨日以頭版頭條的規格,羅列了監管層可能動用的一係列儲(chu) 備政策:提高二手房交易稅、房產(chan) 稅試點擴容、預售製度微調等。該報道援引一位接近國土資源部人士的表述稱,二手房交易稅可能率先提高,因為(wei) 此舉(ju) “操作方便,且能抑製短期內(nei) 的房屋買(mai) 賣行為(wei) ”,對抑製投機投資需求效果明顯。
與(yu) 中國證券報的說法有所出入,新華社的《樓市調控:力度從(cong) 未削減 還將繼續從(cong) 嚴(yan) 》一文則援引專(zhuan) 家說法稱,未來有望進一步完善住房限購政策操作口徑;此外,個(ge) 別未“限購”城市房價(jia) 上漲速度有些過快,未來或將擴大“限購”城市範圍。
“很多人以為(wei) 商品房限購政策會(hui) 放鬆,根本不可能。房地產(chan) 不隻是搞房價(jia) 的問題,還牽涉到地方與(yu) 中央的關(guan) 係,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征地的矛盾、腐敗鏈等問題。現在這些問題不但沒有解決(jue) ,還在惡化,所以調控絕不會(hui) 放鬆。”就前段時間出現的部分二、三線城市變相放鬆限購政策,上述接近中央決(jue) 策層的人士對財新網說。
“地方能否穩定堅持調控政策,直接關(guan) 係到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和政治意識、民生意識及和諧穩定意識。”前述國土部官員說。
中長期製度建立時機
除了限購等權宜之計,製度建設也被官媒頻頻提及,其中房產(chan) 稅和保障房建設的出現頻率頗高。
中國房地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朱中一9日呼籲,應抓緊建立中長期製度。具體(ti) 包括:進一步完善土地供應製度和出讓製度;穩步推行房地產(chan) 稅改革,增加持有環節稅負,減輕流轉環節稅負;進一步健全差別化的信貸政策,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和頂層設計,[香港公司注冊(ce) ]完善雙軌製的住房供應政策和房地產(chan) 的法律法規體(ti) 係等。
財新網9日報道稱,上述接近中央決(jue) 策層的人士說,房地產(chan) 對中國經濟的拉動,隻能靠保障房,而非商品房。然而,目前中央對於(yu) 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房建設的情況並不滿意,有消息指出保障房實際完成情況隻有30%。
“現在各種猜測都有。”顧雲(yun) 昌說。包括顧雲(yun) 昌和一位住建部專(zhuan) 家在內(nei) ,昨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的幾位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政策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