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地方重大項目投資總額兩月內已接近4萬億

    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地方在財政收入、就業(ye) 等方麵的壓力都沉重起來。為(wei) 刺激經濟加快發展,多省市的地方政府暫時放下調結構的目標,再次祭出了基建投資的“殺手鐧”。

  從(cong) 6月到7月底,從(cong) 陝西到廣東(dong) ,一個(ge) 多月的時間裏,地方政府推出的重大項目投資總額居然接近了4萬(wan) 億(yi) 。

  這些投資的時間跨度有長有短,貴州的“3萬(wan) 億(yi) 計劃”更是長達10年,但《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資金仍然是實現這些計劃的主要瓶頸,而要突破該瓶頸,引導民資參與(yu) 是關(guan) 鍵。

  地方版4萬(wan) 億(yi)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今年6月,陝西率先出台了十條“穩增長”的意見,提出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作用,包括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爭(zheng) 取國家批複一批項目、積極謀劃儲(chu) 備一批項目、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速度等。

  這其中,包括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確保西成客專(zhuan) 、西合複線、蒙西-華中運煤通道等項目下半年實質性開工建設;爭(zheng) 取國家批複一批項目,力保韓國三星、美國強生、神華陶氏等一批重大項目早日獲批。

  此後7月初,廣東(dong) 省也提出19條穩增長的舉(ju) 措,其中包括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等一係列措施,要把全力扭轉投資持續下滑作為(wei) 擴內(nei) 需、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dong) 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48億(yi) 元,為(wei) 年度計劃的38.7%,資金到位1553億(yi) 元,僅(jin) 為(wei) 年度計劃的38.8%。

  其中,廣州市近日也提出,下半年要重點抓好年度投資714億(yi) 元的101個(ge) 重點項目建設和列入省現代產(chan) 業(ye) 500強的120個(ge) 項目建設;抓好國有企業(ye) 總投資為(wei) 1270多億(yi) 元的76個(ge) 續建和新開工項目建設。這一係列的投資計劃也超過2000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近期該市動工的白雲(yun) 機場擴建工程以及新近獲批的7條地鐵線總投資合計也超過了1400億(yi) 。

  7月16日,寧波市下發了《市政府關(guan) 於(yu) 推進工業(ye) 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幹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重大工業(ye) 項目建設, 對投資額20億(yi) 元以上的重大工業(ye) 項目和3億(yi) 元以上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予以單獨考核和表彰。

  7月23日,南京市出台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拉動消費的若幹意見》也提出,要積極發揮投資對拉動內(nei) 需的作用,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和消費載體(ti) 建設。

  [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相比之下,長沙和貴州的投資計劃更為(wei) 具體(ti) 。7月26日,長沙市對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項目195個(ge) ,總投資額達8292億(yi) 元。本月即將公布的《貴州省生態文化旅遊發展規劃》顯示,從(cong) 各地上報2382個(ge) 項目篩選出總額3萬(wan) 億(yi) 元左右的重點投資項目,初步提出規劃10個(ge) 國家級重大項目、50個(ge) 省級重大項目和200個(ge) 省級重點項目。

  關(guan) 鍵在於(yu) 引導民資

  不過,各地如此大的投資計劃,資金如何籌集顯然成為(wei) 外界關(guan) 注的焦點。尤其上一輪4萬(wan) 億(yi) 投資計劃帶來的地方高負債(zhai) 風險仍未排除,地方資金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新一輪大規模的投資規劃可能將為(wei) 地方帶來更加沉重的負債(zhai) 壓力。

  以貴州省為(wei) 例,去年該省實現一般預算收入僅(jin) 為(wei) 773.2億(yi) 元,如何支撐龐大的3萬(wan) 億(yi) 投資規劃顯然成為(wei) 外界關(guan) 注的焦點。

  貴州省委黨(dang) 校副校長湯正仁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貴州省公布的3萬(wan) 億(yi) 規劃,是一個(ge) 十年的概念,而且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規劃,“政府做這個(ge) 規劃主要是起引導作用,政府的財政引導可以在一些基礎設施、宣傳(chuan) 推介方麵著力,而不是說政府就有這麽(me) 多錢去投。”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撰文指出,新階段的穩增長與(yu) 以往相比有了不少變化,最突出的一點是市場力量在增強。各地的投資計劃並不都是政府投資,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能力來承擔巨額投資。而政府搞好規劃,改善引導方式,把民間的資金引到實體(ti) 經濟和有現金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無疑是關(guan) 鍵的一點。

  此前7月,廣東(dong) 省公布第一批麵向民間投資招標重大項目共44項,總投資2353億(yi) 元,涵蓋交通項目、城建項目、社會(hui) 事業(ye) 項目、產(chan) 業(ye) 園區基礎設施項目、休閑旅遊項目等。其中交通項目占據了大頭,總共11項,總投資額達1280億(yi) 元。

  “我們(men) 是守著金山還喊窮。”廣東(dong) 省政府參事、廣東(dong) 省經濟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陳鴻宇教授說,廣東(dong) 有大量的民間資本找不到投資出路,如何引導民營資本進入投資領域特別是以國企為(wei) 主的壟斷領域,需要政府積極扶持和引導。

  基建帶動地產(chan)

  對地方政府而言,短期內(nei) 對“穩增長”作用大、見效快的,仍然是增加政府基建投資。例如,長沙市的投資規劃中,產(chan) 業(ye) 項目投資僅(jin) 占總投資規模的16%,其他項目分別是功能區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項目。

  廣東(dong) 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認為(wei) ,地方政府熱衷於(yu) 基建投資有多種因素,其中,基建和房地產(chan) 結合最緊密,基建搞得好的地方,土地出讓價(jia) 格也進一步抬高,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基建把生地炒成熟地,可以增加地方收入。

  此外,在產(chan) 能已經相對過剩的情況下,[香港公司年審]投資基建不失為(wei) 一個(ge) 好的選擇。彭澎認為(wei) ,基礎設施建設是否過剩不能一概而論,要考慮經濟周期,而經濟周期非常難以預測,但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wei) 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為(wei) 將來的經濟上升周期作準備。

  “西部大開發首先就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陝西省政府參事、陝西社科院區域發展谘詢中心主任張寶通認為(wei) ,東(dong) 部地區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現在如果再大規模搞基礎設施就可能出現過剩,但對西部而言,首先要建好基礎設施,才能為(wei) 下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基礎設施必須先行,如果等有了市場、有了需要再去建就遲了。”

  張寶通認為(wei) ,西部是能源原材料基地,需要大運輸量的鐵路和高速公路,“對東(dong) 部和西部絕對不能‘一刀切’,而應該因地製宜區別對待。”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