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恒源祥”在開幕式上亮相,然後穿著“安踏”進入賽場,然後脫掉“安踏”、露出“李寧”或者“阿迪達斯”或者“耐克”進行比賽,然後再穿著“安踏”上台領獎。
倫(lun) 敦奧運會(hui) 上,中國運動員在競賽,[注冊(ce) 巴拿馬公司]讚助商也在“奪金”。這隻是比賽時有機會(hui) “露臉”的,更多的讚助商在鏡頭外,競爭(zheng) 的激烈程度毫不遜色。
4年一屆的夏季奧運會(hui) 已經變成了一場愈演愈烈的商業(ye) 爭(zheng) 奪戰。賽場內(nei) 外、運動員身上,每一寸空間都被精明的讚助商挖掘到了極致。奧運金牌大戶中國隊,自然是商家眼中的“金牌合作對象”。
讚助商喜歡什麽(me) 隊
《中國經濟周刊(微博)》記者 張璐晶 實習(xi) 生 周敬啟|北京報道
想為(wei) 中國奧運軍(jun) 團出錢、出力,主要途徑有三:一是成為(wei) 中國奧委會(hui) 的合作夥(huo) 伴。二是讚助不同項目的代表隊。三是挖掘個(ge) 別隊員,與(yu) 其簽訂合作協議。
“貧富不均”的國家隊
本屆奧運會(hui) ,精明的中國企業(ye) 並沒有對昂貴的國際奧委會(hui) 讚助商給予太多的熱情。
中國內(nei) 地企業(ye) 中,隻有一家上榜——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水晶石”),且讚助等級位於(yu) 第四層次,即2012倫(lun) 敦奧運會(hui) 的供應商和服務商。不過即便做國際奧委會(hui) 讚助商裏的“小弟”,[注冊(ce) 香港公司]花費仍然巨大。有外國媒體(ti) 預測,水晶石的讚助費用高達1470萬(wan) 美元(約合8820萬(wan) 元人民幣)。
更多的企業(ye) 選擇了讚助中國奧運軍(jun) 團。據《中國經濟周刊》不完全統計,中國奧運代表團31類項目,共獲得了國內(nei) 外62家讚助商的支持。
據中國奧委會(hui) 官網顯示,中國奧委會(hui) 的合作夥(huo) 伴有8家,分別為(wei) 恒源祥、安踏、伊利、新浪、寶馬、希爾頓榮譽客會(hui) 、茅台酒及中糧集團;讚助商為(wei) 安利紐崔萊;供應商3家,分別為(wei) 浪莎、策樂(le) 和中國外運。
加上讚助代表隊或隊員的企業(ye) ,本屆奧運會(hui) ,讚助中國軍(jun) 團的國內(nei) 外企業(ye) 達61家,其中,有29家上市公司,一家準上市公司。此外還有一名獨特的讚助商——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政府。
對照之下可以發現,讚助商的偏愛十分明顯。比如最熱門的中國男子籃球隊,有19家讚助商,數量最多;最少的隻有4家讚助商,如射箭、蹦床、藝術體(ti) 操、摔跤、舉(ju) 重、現代五項、鐵人三項、賽艇、女子水球、花樣遊泳等代表隊。
62個(ge) 讚助商中,讚助代表隊數量最多的為(wei) 安踏、恒源祥、策樂(le) ,均讚助了全部31個(ge) 代表隊。
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育科學研究所體(ti) 育社會(hui) 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近些年,中國籃球的CBA職業(ye) 聯賽運作得當,商業(ye) 價(jia) 值越來越高,掙的錢50%都用到了國家隊的備戰中,同時讚助商的數目和經費也越來越多。
最不缺的是衣服
中國的體(ti) 育健兒(er) 們(men) 最不缺的就是衣服。
參加開幕式的禮儀(yi) 服,由恒源祥讚助。恒源祥集團品牌中心經理郭建晨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奧運期間將在全國多個(ge) 地區進行奧運禮服的巡展,以謀求讓這套被網友們(men) 稱為(wei) “番茄炒蛋”的禮服更深入人心。
比賽領獎服“冠軍(jun) 龍服”則由安踏讚助。[香港公司注冊(ce) ]另外,安踏還提供了中國代表團除正式禮儀(yi) 服和競賽服以外的所有服裝,包括運動外套、運動短T恤、運動褲、運動鞋等。
曾經的中國奧委會(hui) 合作夥(huo) 伴李寧公司也不甘示弱,為(wei) 國家體(ti) 操、射擊、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5支奧運代表隊提供比賽服裝——“赤鱗”係列。近日,李寧公司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李寧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zhuan) 訪時表示,“未來兩(liang) 三年,我們(men) 要大幅度地增加籃球品類在李寧品牌中的銷售份額和比重。除了籃球之外,還有羽毛球、跑步,這三個(ge) 運動項目將會(hui) 成為(wei) 我們(men) 主要的品類。”
運動品牌中的後起之秀361°則為(wei) 曲棍球、現代五項、自行車、壘球、手球、鐵人三項等6支國家隊提供比賽服裝。此外,361°還與(yu) 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簽署了讚助協議。不光是運動員,央視體(ti) 育頻道的奧運報道記者團也獲得了361°提供的裝備。
隨著孫楊在400米自由泳比賽力克韓國名將樸泰桓取得金牌,由孫楊擔當主角的361°廣告適時在各頻道播出。
除了本土讚助商外,國際知名運動品牌依然活躍。阿迪達斯讚助了中國男女足球隊、中國男女排球隊、中國男女跆拳道隊、中國男女擊劍隊、中國拳擊隊(包括男子、女子和青年隊)、中國男女柔道隊等13支運動隊。
另外中國國家籃球隊、舉(ju) 重隊、摔跤隊、田徑隊、網球隊、射箭隊和沙灘排球隊等7支中國軍(jun) 團,將穿著耐克公司讚助的運動裝備出場比賽。此外,耐克還與(yu) 劉翔、李娜等明星運動員簽署了讚助協議,專(zhuan) 門為(wei) 他們(men) 設計競賽裝備。隨著李娜在第一輪比賽的早早出局,對其寄予厚望的讚助商恐怕很難高興(xing) 起來。
不過,他們(men) 還不是最鬱悶的。每屆奧運會(hui) ,都有一些未獲得奧運最終參賽資格的隊伍,比如本屆奧運會(hui) 的中國男女足、男排、男網、男子曲棍球,他們(men) 的讚助商便無緣在奧運會(hui) 上露臉。
國內(nei) 吃肉,中糧負責
除了穿衣不愁,中國奧運軍(jun) 團的吃喝更是“有備無患”。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食品供應由中糧集團讚助,涉及中糧旗下13個(ge) 食品類別、36個(ge) 食品品牌的近1000種產(chan) 品。
據中糧集團官網顯示,4月13日,國家體(ti) 育總局向負責提供肉食的中糧家佳康下達第一批共計400餘(yu) 萬(wan) 元的訂單,包括豬肉、雞肉、牛肉等產(chan) 品。4月25日,國家體(ti) 育總局秦皇島基地緊急追加第二批訂單,含豬肉、雞肉、牛肉等產(chan) 品,共計30餘(yu) 萬(wan) 元。5月29日,國家體(ti) 育總局訓練局再次緊急追加訂單,共計130餘(yu) 萬(wan) 元。
中糧集團公共關(guan) 係部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該集團隻負責按國家體(ti) 育總局下的訂單定時、定量發貨,中國體(ti) 育代表團是否將食品帶往倫(lun) 敦、攜帶多少則不得而知。根據英國海關(guan) 的相關(guan) 規定,生鮮肉類不能入境。
除此之外,《中國經濟周刊》還在各代表隊的讚助商中發現了諸如紅牛、健力寶、蒙牛、伊利等快速消費產(chan) 品。
比賽開始前,中國奧運軍(jun) 團在英國多地進行備戰。中國體(ti) 操男女隊選擇在愛爾蘭(lan) 利斯薩爾托體(ti) 操中心進行備戰。中國體(ti) 操隊沒有自帶廚師,而是到駐地附近的中餐館吃飯。為(wei) 了讓中國體(ti) 操隊的隊員吃好,北愛爾蘭(lan) 體(ti) 操協會(hui) 每天給中國體(ti) 操隊每人補貼25英鎊餐費。備受矚目的“翔之隊”單獨行動,劉翔、孫海平沒有跟隨大部隊,而是進駐倫(lun) 敦市西南部特威克納姆草莓山上的聖瑪麗(li) 學院訓練。
奧運會(hui) 正式開始後,中國奧運軍(jun) 團移師倫(lun) 敦奧運村,吃住都由奧運村負責提供。倫(lun) 敦奧組委為(wei) 了一改英國食物貧乏的印象,在美食上下足了工夫,提供了全世界各種美食。
市政府也是“讚助商”
奧運中國軍(jun) 團中,最獨特的“讚助商”是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2010年1月8日,中國曲棍球協會(hui) 與(yu) 鄂爾多斯市政府簽約,正式開展合作,鄂爾多斯市政府將在倫(lun) 敦奧運會(hui) 周期內(nei) 為(wei) 中國女曲提供後備支持。除每年提供300萬(wan) 元資助女曲備戰奧運會(hui) 之外,鄂爾多斯市還在當地修建了兩(liang) 塊符合國際曲棍球比賽標準的場地,提供給國家女曲進行訓練或比賽。
時任鄂爾多斯市常務副市長王鳳山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希望借助中國女曲這個(ge) 品牌打造鄂爾多斯的城市名片,推動地方體(ti) 育事業(ye) 更快更好地發展。”
內(nei) 蒙古在曲棍球項目上有著悠久的曆史傳(chuan) 統,國家隊的很多優(you) 秀選手都來自內(nei) 蒙古。內(nei) 蒙古體(ti) 育局局長石梅表示:“鄂爾多斯市政府讚助中國曲棍球是一個(ge) 合適的選擇。北京奧運會(hui) 上拿到了銀牌的中國女曲是一隻‘績優(you) 股’,潛力巨大,鄂爾多斯市政府也是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決(jue) 定為(wei) 中國女曲提供後備支持和保障。”
國家體(ti) 育總局手曲棒壘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曲棍球協會(hui) 主席雷軍(jun) 認為(wei) ,這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對於(yu) 將來曲棍球市場的培育和整合、有形資產(chan) 和無形資產(chan) 之間的貫通都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創造了各種模式合作的機製和空間,中國曲棍球未來的市場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
讚助商的投入隻是一部分
為(wei) 了備戰奧運要投入多少,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楚。出手大方的讚助商,因為(wei) 保密協議和種種考慮,也都為(wei) 具體(ti) 的投入資金“三緘其口”。
鮑明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筆賬確實很難算。首先,備戰奧運會(hui) 並不是一年的經費投入;其次,從(cong) 財政經費上來說,大體(ti) 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即國家體(ti) 育總局的、地方投入的以及各項目中心補的錢;另外還有一部分讚助商的經費。“這個(ge) 錢還真是算不清,即使是圈內(nei) 人。”鮑明曉說。
據鮑明曉介紹,每個(ge) 省份都希望能有自己的奧運冠軍(jun) ,在投入上也是毫不手軟。並不是經濟不發達的省份的選手就一定補貼得少,相反,因為(wei) 參賽選手少,它們(men) 反而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補助。
在國家體(ti) 育總局2012年部門預算中,文化體(ti) 育與(yu) 傳(chuan) 媒類2012年預算14.86億(yi) 元,比2011年執行數13.47億(yi) 元增加10.37%,主要原因即為(wei) “參加2012年倫(lun) 敦奧運會(hui) 相關(guan) 支出增加”。
這將近15億(yi) 元的花費,是否可以看成是中國代表團備戰奧運的部分花費?備戰奧運的總花費和預算約為(wei) 多少?《中國經濟周刊》向國家體(ti) 育總局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並未得到回複。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15億(yi) 元絕對不算大數,甚至隻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關(guan) 鍵之道體(ti) 育谘詢公司創始人張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要想測算中國軍(jun) 團的奧運花銷“確實很難”,除了成本難估算外,不同的隊伍有的在北京備戰、有的在外地備戰,還有陪練等多項費用,迄今為(wei) 止還沒有相關(guan) 機構統計、歸納過這方麵的數據。
張慶表示,關(guan) 注這樣的數字,不如關(guan) 注運動員身上的價(jia) 值。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hui) 上劉翔首次奪冠。當時,據鮑明曉估算,劉翔一年的投入,大概包括訓練費用、競賽費用、支持和保障費用,以及他的基本工資和生活津貼,另外還有一部分出國競賽的費用,加在一起,2003年在劉翔身上的花費投入在300萬(wan) 元以上。
不過鮑明曉也指出,這些錢都是賬麵上登記在冊(ce) 的明確費用,但在現實的訓練中,一名金牌運動員背後,很多投入是無法用數字來具體(ti) 計算的。
8年過去,當《中國經濟周刊》再次提出以劉翔為(wei) 例,估算備戰奧運的運動員投入時,鮑明曉卻不願意再做這樣的估算:像劉翔這樣的運動員已經超過了一般運動員的意義(yi) ,測算的意義(yi) 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