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鋼廠已陷入全麵虧(kui) 損的境地,而具有成本優(you) 勢的中小鋼廠,很多也在盈虧(kui) 生死線上掙紮。此前“死扛”不減產(chan) 的鋼廠,[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逐漸拉開停產(chan) 檢修的序幕。
年初以來,鋼廠的日子一直不好過,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ye) 一度虧(kui) 損28億(yi) 元,隨後的3、4、5月份盡管扭虧(kui) ,但也僅(jin) 能微利運營。1~5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ye) 實現利潤25.33億(yi) 元,同比下降達94.26%,銷售利潤率僅(jin) 為(wei) 0.17%。
“根據我們(men) 的了解,6月鋼廠的盈利情況還不如5月,7月更是有可能虧(kui) 損。”中聯鋼的分析師胡豔平對本報記者指出。
中鋼協的最新旬報統計數據就顯示,[香港公司做賬報稅]7月中旬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ye) 粗鋼日產(chan) 量165.1萬(wan) 噸,旬環比下降0.38%,全國估算值為(wei) 199.3萬(wan) 噸,環比仍增加1.8%。不過,自7月下旬以來,包括武鋼、柳鋼在內(nei) 的不少大中型鋼廠的高爐,陸續開始停產(chan) 檢修或提前檢修,從(cong) 而拉開了鋼廠停產(chan) 檢修的序幕。
根據國內(nei) 現貨交易平台西本新幹線的最新統計,截至7月25日,全國共有13座高爐已確定停爐,影響產(chan) 量86.3萬(wan) 噸;21條棒材線檢修,影響產(chan) 量39.75萬(wan) 噸;6條熱軋生產(chan) 線檢修,影響產(chan) 量53萬(wan) ~54萬(wan) 噸;2條冷軋生產(chan) 線檢修,影響產(chan) 量5萬(wan) 噸;4條中板線檢修,影響產(chan) 量8萬(wan) ~8.5萬(wan) 噸;7條帶鋼生產(chan) 線檢修,[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
影響產(chan) 量4.5萬(wan) ~4.9萬(wan) 噸;2條型鋼生產(chan) 線檢修,影響產(chan) 量1.5萬(wan) 噸。
“此前為(wei) 了保住市場份額,鋼廠多采取減價(jia) 不減量的操作,因此7月上中旬鋼廠仍多處於(yu) 較為(wei) 常見的檢修減產(chan) ,較規模性減產(chan) 還有明顯差距。不過,隨著中下旬現貨鋼價(jia) 的大幅跳水,首鋼、鞍鋼等大型鋼廠被迫開始停產(chan) 檢修。”西本新幹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告訴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