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數字出版內容商分成不少於六成

      2012中國數字出版年會(hui) 今天在京召開。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年會(hui) 上發布了《2011—2012中國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注冊(ce) 新加坡公司費用]
《報告》顯示,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保持了強勁增長態勢,2011年國內(nei) 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整體(ti) 收入規模為(wei) 1377.88億(yi) 元,比2010年增長了31%。數字出版占全行業(ye) 營業(ye) 收入的9.5%,較2010年提高1.0個(ge) 百分點。

  廣告、遊戲、手機出版成三駕馬車,數字出版基地布局基本完成

  《報告》指出,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各細分領域收入分別為(wei) :互聯網期刊9.34億(yi) 元,電子圖書(shu) 16.5億(yi) 元,數字報紙12億(yi) 元,博客出版24億(yi) 元,在線音樂(le) 3.8億(yi) 元,網絡動漫3.5億(yi) 元,手機出版367.34億(yi) 元,網絡遊戲428.5億(yi) 元,互聯網廣告512.9億(yi) 元。互聯網廣告、手機出版與(yu) 網絡遊戲依然占據收入榜前三位。

  過去一年,數字報紙、電子圖書(shu) 和互聯網期刊均保持了高速增長,平均增長幅度超過25%。三者的總收入為(wei) 28.34億(yi) 元,在數字出版總收入中所占比例為(wei) 2.06%,這說明單純將紙質出版物數字化而缺乏原創內(nei) 容,難以在市場中立足。互聯網廣告、網絡遊戲和手機出版三者的收入之和在數字出版總收入中占比近95%,說明這三個(ge) 領域是拉動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收入的主力軍(jun) ,也意味著娛樂(le) 化產(chan) 品在數字出版中占據相當比重。

  [注冊(ce) 新加坡公司條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在年會(hui) 上透露,目前,《國家新聞出版產(chan) 業(ye) 基地(園區)管理辦法》、《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和《數字出版內(nei) 容平台建設指導意見》均已初步起草完畢,經過意見征求及修改定稿後,有望向社會(hui) 公布。這三項政策的製定與(yu) 發布,不僅(jin) 會(hui) 完善我國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法律法規體(ti) 係,而且也將為(wei) 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基地、數字出版平台和網絡出版今後的發展指明方向。

  2011年,天津、湖北、廣東(dong) 、陝西、江蘇5家國家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基地獲得批準,基地總數達到9家。全國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基地已基本完成整體(ti) 基礎布局。基地在地理空間分布上也逐漸從(cong) 單園區擴展到多園區,從(cong) 單一城市擴展到多個(ge) 城市。

  傳(chuan) 統內(nei) 容適合數字轉化的較少,內(nei) 容生產(chan) 商處弱勢製約產(chan) 業(ye) 規模

  內(nei) 容產(chan) 品不足一直是近年來困擾數字出版發展的核心問題,傳(chuan) 統出版單位雖然擁有大量內(nei) 容資源,但能轉化為(wei) 數字產(chan) 品、適合數字終端呈現、帶來收益的內(nei) 容卻不多。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郝振省說,在去年召開的第四屆數博會(hui) 上,廣東(dong) 出版集團數字出版有限公司介紹,公司有2萬(wan) 種圖書(shu) 資源,能拿到手機平台上運作的不足1000種;陝西出版集團數字出版基地公司的情況則是,1萬(wan) 本書(shu) 中隻有30%能夠轉化。

  郝振省認為(wei) ,目前傳(chuan) 統內(nei) 容資源的數字化可使用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原因在於(yu) 傳(chuan) 統出版社對新媒體(ti) 的特性認識不足,對新媒體(ti) 的用戶需求把握不夠,提供的內(nei) 容在選擇與(yu) 加工製作上與(yu) 市場需求存在很大偏差。

  我國的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鏈包括作者、出版社、技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電信運營商等主要環節。長期以來,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鏈發展並不均衡,渠道供應商與(yu) 技術提供商過於(yu) 強勢,作者與(yu) 內(nei) 容生產(chan) 商一直處於(yu) 弱勢地位,缺少相應的話語權與(yu) 主導權。

  郝振省說,低價(jia) 掠奪內(nei) 容資源,缺乏合作精神,產(chan) 業(ye) 鏈分工不明確是製約數字出版技術商、運營商與(yu) 傳(chuan) 統出版社之間合作的一大障礙,也是妨礙中國數字出版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的阻力之一。因此,建立產(chan) 業(ye) 鏈間的利益協商機製,適度扶植產(chan) 業(ye) 鏈弱勢環節,提高分成比例,使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均衡發展,十分必要。

  對此,孫壽山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已經和中國電信、[如何注冊(ce) 新加坡公司]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對分成比例作出明確規定,出版方和內(nei) 容提供方將獲得不低於(yu) 60%的分成。今後,內(nei) 容提供方在和渠道商進行談判時,可以得到政策支持,獲得分成傾(qing) 斜。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