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對外金融資產負債雙增長 跨境資本呈現雙向流動

[ 據測算,我國對外金融資產(chan) 比2011年末增加1738億(yi) 美元,環比增長3.7%;對外金融負債(zhai) 增長1575億(yi) 美元,環比增長5.4%。對外金融淨資產(chan) 僅(jin) 增加164億(yi) 美元,對外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基本平衡 ]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2年3月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注冊(ce) 英國公司]

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3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chan) 48920億(yi) 美元,對外金融負債(zhai) 31009億(yi) 美元。我國對外金融淨資產(chan) 17911億(yi) 美元,較去年年底17747億(yi) 美元略有上升。

此外,截至2012年3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chan) 、對外金融負債(zhai) 較2011年末都有所增長,這表明,我國跨境資本已經主要從(cong) 單邊流入向雙向流動轉變。

跨境資本雙向流動態勢明顯

據測算,我國對外金融資產(chan) 比2011年末增加1738億(yi) 美元,環比增長3.7%;對外金融負債(zhai) 增長1575億(yi) 美元,環比增長5.4%。對外金融淨資產(chan) 僅(jin) 增加164億(yi) 美元,對外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基本平衡。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從(cong) 新興(xing) 市場國家匯率和資本流動前一段過山車般的表現來看,我國麵臨(lin) 資本雙向流動的風險是在加大的。

“這就要求我們(men) 防範國際資本流動對宏觀經濟衝(chong) 擊,因此加強外匯管製尤為(wei) 必要。”梅新育說。

此前,外管局也多次在其發布的文件中指出,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意味著需要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的均衡管理,要加快轉變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理念和方式。

“做好應對跨境資金雙向流動風險的政策預案。堅持對跨境資金流動實施均衡管理,既要完善和充實防範跨境資金大量淨流入的政策預案,也要做好防範跨境資金集中流出的政策儲(chu) 備。”外管局此前稱。

對外直接投資占比提升

數據還顯示,截至3月末,在對外金融資產(chan) 中,[英國公司注冊(ce) ]對外直接投資3790億(yi) 美元,證券投資2703億(yi) 美元,其他投資8595億(yi) 美元,儲(chu) 備資產(chan) 33831億(yi) 美元。

據此測算,對外直接投資占對外金融資產(chan) 的比重為(wei) 7.74%,比上年末的7.71%提高了0.03個(ge) 百分點,而2010年末為(wei) 7.57%,2009年末為(wei) 6.53%,三年以來,累計提高1.18個(ge) 百分點。

與(yu) 此同時,儲(chu) 備資產(chan) 占對外金融資產(chan) 的比重累計下降2.2%,這顯示了我國在增加對外直接投資、減少儲(chu) 備資產(chan) 方麵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資產(chan) 投資結構始終處於(yu) 重債(zhai) 券、輕股權;重外匯儲(chu) 備、輕對外投資的態勢,受此影響,去年我國曾出現資產(chan) 收益率(對外投資收益/對外資產(chan) )僅(jin) 為(wei) 2.7%,遠低於(yu) 資產(chan) 持有成本(外資來華收益/對外負債(zhai) )5.2%的對外投資收益不敵FDI收益的局麵。

而今年來隨著資本項目放開進程的加速,這一局麵才開始改善。

今年2月,央行首次公布資本項目開放時間表,短期安排(一至三年),放鬆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資管製,鼓勵企業(ye) 走出去;中期安排(三至五年),放鬆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ye) 信貸管製;長期安排(五至十年),依次審慎開放不動產(chan) 、股票及債(zhai) 券交易。

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微博)此前對記者指出,在歐債(zhai) 危機持續的情況下,外匯儲(chu) 備投資於(yu) 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zhai) ,很可能會(hui) 進一步遭遇貶值縮水的困境。

因此,通過股權收購和對外直接投資經營的國際化步伐,也正是出於(yu) 提高中國對外資產(chan) 使用效率,實現外匯儲(chu) 備保值增值的需要。

對外淨資產(chan) 配置麵臨(lin) 再平衡[如何注冊(ce) 英國公司]

數據顯示,對外金融資產(chan) 較修訂後的上年末47182億(yi) 美元增長近3.7%,對外金融淨資產(chan) 增長0.9%。

盡管對外淨資產(chan) 的小幅上升,顯示出我國對外投資頭寸的合理增長,但是從(cong) 對外資產(chan) 、負債(zhai) 情況在政府和民間的配比來看,顯然存在著較大的不平衡。

據中金公司此前統計,中國對外淨資產(chan) 2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政府部門的外匯儲(chu) 備3.2萬(wan) 億(yi) 美元,中國非政府部門對外淨負債(zhai) 約1.2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GDP的近20%。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會(hui) 計問題,而不是現實問題,個(ge) 人如果持有外匯不去央行結匯就屬於(yu) 個(ge) 人資產(chan) ,因此國家的外匯儲(chu) 備和私人部門負債(zhai) 是一致的,因為(wei) 結匯才導致的外匯儲(chu) 備高。

但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這種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在政府、私人部門不平衡的配置,長期會(hui) 帶來較大的金融風險:當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加劇時,非政府部門資產(chan) 的重新配置導致中國資本流出擴大。

而去年年底以來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加劇,以及今年匯率雙邊波動格局的日漸形成,似乎正在印證這樣的觀點。

“長遠看,私人部門對外淨資產(chan) 的再平衡是一個(ge) 重要問題。有兩(liang) 種方式可以實現這種再平衡。其一,私人部門通過貿易順差方式積累對外淨資產(chan) ;其二,央行將外匯資產(chan) 賣給非政府部門。”中金公司報告指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