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部署深化流通體(ti) 製改革加快流通產(chan) 業(ye) 發展。會(hui) 議討論通過《關(guan) 於(yu) 深化流通體(ti) 製改革加快流通產(chan) 業(ye) 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主要任務、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強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New Zeal服務] 構建全國骨幹流通網絡,優(you) 化城市流通網絡布局,增加農(nong) 村商業(ye) 網點,暢通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工業(ye) 品下鄉(xiang) 雙向流通渠道。
(二)創新流通方式。推廣供應鏈管理,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一體(ti) 化流通鏈條。
(三)提高保障能力。支持建設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質的流通設施,完善重要商品儲(chu) 備製度。強化市場運行分析和預測預警,提高迅速集散應急商品能力。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動物聯網等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建設流通領域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支持流通企業(ye) 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五)培育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積極培育大型流通企業(ye) ,支持中小流通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化發展,鼓勵流通品牌創新發展。
(六)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關(guan) 鍵商品流通準入管理,健全流通追溯體(ti) 係,加強商品質量監督檢查。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chan) 權、製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等違法行為(wei) ,建設商業(ye) 誠信體(ti) 係。
(七)深化改革開放。消除地區封鎖和行業(ye) 壟斷,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流通領域。提高流通產(chan) 業(ye) 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支持流通企業(ye) “走出去”。
(八)切實降低流通環節費用。[購買(mai) 空殼公司常見問題服務]推進工商用電用水同價(jia) ,落實好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規範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領域收費行為(wei) ,堅決(jue) 取締違規和不合理收費。
(九)完善支持政策。科學編製商業(ye) 網點規劃,加大流通業(ye) 用地支持力度。在一定期限內(nei) 免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農(nong) 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chan) 稅。將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有條件的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落實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促進連鎖經營企業(ye) 跨地區發展。積極推進營業(ye) 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完善流通業(ye) 稅製。
(十)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ti) 係。全麵清理和取消妨礙公平競爭(zheng) 、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chan) 品和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的規定。完善流通標準化體(ti) 係。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科學規範的流通統計調查體(ti) 係和信息共享機製。
《意見》是打通經濟“血脈”
“此時出台《意見》,可以降低流通成本,進而促進消費,對於(yu) 下半年的穩增長有重要意義(yi)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流通產(chan) 業(ye) 研究室主任宋則高興(xing) 地說。
當前,受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影響,中國的出口和投資放緩,消費成為(wei) 穩增長的重要力量。而搞活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消費潛力的釋放。
目前中國流通領域基本建立起了覆蓋城鄉(xiang) 的流通網絡。但長期以來“重生產(chan) 、輕流通”的傳(chuan) 統觀念,造成我國流通領域的發展依然滯後於(yu) 國際水平。
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的資料顯示,2005年以來中國物流總成本占當年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居高不下,而西方發達國家同類指標是8%到10%,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差距明顯。
“社會(hui) 創造的很大部分財富消耗在流通環節上,這給中國經濟造成沉重負擔,阻礙經濟轉型,同時還會(hui) 推高物價(jia) 水平,阻礙消費的釋放。”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
專(zhuan) 家指出,造成流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流通領域組織化程度低,流通環節過多。針對這些問題,《意見》給出了解決(jue) 方案:加強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創新流通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深化改革開放,切實降低流通環節費用。
免征稅是“真金白銀”保障
[注冊(ce) 伯利茲(zi) 離岸公司服務]為(wei) 了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意見》專(zhuan) 門用一段闡述“完善支持政策”。明確提出在一定期限內(nei) 免征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農(nong) 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chan) 稅。
“由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一般隻有一兩(liang) 層建築,很難像大型商城那樣進行多層開發,土地利用率低,因此批發市場用地按商業(ye) 或工業(ye) 用地標準去執行,大大增加了市場經營成本,進而推高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全國城市農(nong) 貿中心聯合會(hui) 會(hui) 長馬增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