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補貼節能產(chan) 品,拉動消費4500億(yi) 元[海外商標申請/公司注冊(ce) /銀行開戶服務]
“購節能家電,享財政補貼”新政策, 自6月1日閃亮登場以來,如今已過“滿月”。這是繼“家電下鄉(xiang) ”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之後,國家推出的促進節能減排、擴大消費的又一新舉(ju) 措。
記者從(cong) 財政部了解到,中央財政將安排265億(yi) 元資金,對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五大類產(chan) 品實行補貼,每台節能家電的補貼額度在100元至400元之間,補貼期限暫定為(wei) 一年。除節能家電外,中央財政還將安排資金22億(yi) 元,擴大低汞節能燈推廣規模,加大農(nong) 村及邊遠地區推廣力度;安排資金60億(yi) 元,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200萬(wan) 輛。
財政補貼作為(wei) 刺激消費重要手段,具有“四兩(liang) 撥千斤”作用。以家電下鄉(xiang) 、家電以舊換新為(wei) 例,2011年全國“家電下鄉(xiang) ”產(chan) 品銷售超過1.03億(yi) 台,實現銷售額2641億(yi) 元: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共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48萬(wan) 台,拉動直接消費3420億(yi) 元。
[杭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既穩定增長、擴內(nei) 需,又促進調整結構和節能減排,是新一輪消費政策的最大亮點。據有關(guan) 部門測算,新政策的實施將拉動消費需求約4500億(yi) 元。
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財政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已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在25個(ge) 城市的公共服務領域和6個(ge) 城市私人領域,累計推廣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近2萬(wan) 輛。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示範應用推廣規模,將混合動力公交車產(chan) 品推廣範圍擴大到全國所有地區,並加大25個(ge) 城市物流、公務、租賃等領域以及6個(ge) 城市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節能家電補貼,不敵降價(jia) 促銷
進入7月,給人們(men) 帶來“清涼”的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迎來銷售旺季。在北京朝陽路上的一家蘇寧電器城,各種品牌的空調機擺放了不下幾十種,其中不少都貼有“優(you) 惠降價(jia) ”的促銷標誌。
“我本來是衝(chong) 著節能空調來的,可一看價(jia) 格又拿不定主意了。”家住朝陽路紅廟附近的張大媽說,現在國家對節能空調有補貼,用起來又省電,她和老伴一商量,就打算把家裏的舊空調換成節能的。可轉了一圈下來發現,節能空調的價(jia) 格比普通空調要高出很多,兩(liang) 位老人又猶豫起來。
張大媽算了一筆細賬,同樣是1.5匹的壁掛式空調,節能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在4000到6000元不等,而普通空調的價(jia) 格隻有3000元左右。“買(mai) 一台4000多元的節能空調,得到補貼也就是三四百元,可兩(liang) 者還差著1000多元呢!這多掏的1000多元,真不知道要多少年省下來的電錢才能補上。”
記者在京城的家電賣場看到,節能家電的售價(jia) 確實要比普通家電高出一大截。以空調為(wei) 例,普通的壁掛式空調售價(jia) 大多在兩(liang) 三千元,而一、二級能效的節能空調售價(jia) 則在五六千元;櫃式空調價(jia) 格就相差更多,節能的櫃式空調售價(jia) 大都在10000元至15000元,而普通的4000多元就能買(mai) 到。與(yu) 高昂的售價(jia) 相比,一台節能空調的補貼最多隻有400元,這樣的補貼力度對消費者來說顯然有些“不解渴”。
蘇寧電器的銷售人員表示,補貼政策實施一個(ge) 多月來,節能家電的銷售實際上也有不小的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五成左右。但由於(yu) 節能家電屬於(yu) 高檔家電,占整個(ge) 家電市場的份額較小,所以政策的覆蓋麵和補貼力度,都沒有“電家下鄉(xiang) ”和“以舊換新”那麽(me) 大。
不過,節能產(chan) 品補貼政策的實施,加快了不節能普通家電產(chan) 品的清貨速度。今年夏天普通空調的降價(jia) 促銷力度就相當大,一台降價(jia) 三五百元很平常,有的產(chan) 品甚至達到800元,消費者購買(mai) 相當踴躍,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整個(ge) 家電市場的消費。
把消費當成目的,創造良好消費環境
“買(mai) 汽車搖號都一年多了,還是沒搖上。如果新能源汽車不限購,充電維修等配套服務再便利一些,我真打算買(mai) 一台。”在北京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王先生表示。
相比節能家電補貼,[青島 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政策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有關(guan) 部門表示,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不但可以享受財政補貼和免征車船稅的實惠,而且還有望不受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措施的限製。如此大的“特權”和優(you) 惠,的確讓不少消費者動心。
然而,新能源汽車大範圍推廣仍麵臨(lin) 著不少問題。購車價(jia) 格高、配套設施不健全等,成為(wei) 製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軟肋”。
“擴大內(nei) 需,尤其是擴大消費是當前及今後的政策重心。我們(men) 必須重新認識消費,恢複消費的本來麵目,擴大消費才有可能。”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
劉尚希認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到了現階段,消費已經成為(wei) 關(guan) 鍵性的問題。社會(hui) 主義(yi) 生產(chan) 的目的,就是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就是說,生產(chan) 的最終目的是消費。可是現在,經濟理論界對消費有一個(ge) 誤解,認為(wei) 消費是工具、是手段。隻有當經濟增長需要它的時候,才會(hui) 重視它。當經濟增長不需要它的時候,消費就會(hui) 靠邊站,擴大消費就難以持久。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預測部主任範劍平表示,擴大消費不能急功近利,而應該誌在長遠。“十二五”規劃提出,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戰略重點。今後一個(ge) 時期,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很重要的內(nei) 容就是可持續地擴大居民消費。政府刺激消費不能靠發消費券,根本途徑要從(cong) 改革入手,在政府減稅,讓利於(yu) 民方麵做更多的工作,要調整收入分配關(guan) 係,適當地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商品售價(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