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聯合製定的《社會(hui) 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發布。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將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yang) 老金年齡的政策。此前人社部曾表示,延遲申領養(yang) 老金是大勢所趨。與(yu) 此同時,中國雙軌製養(yang) 老金政策公平性卻受到廣泛質疑。質疑者認為(wei) 廢除雙軌製才是真正的大勢所趨,應當優(you) 先於(yu) 延遲退休。大眾(zhong) 為(wei) 什麽(me) 普遍認為(wei) 需要優(you) 先廢除養(yang) 老金雙軌製呢?
[代理離岸公司,海外離岸公司注冊(ce) -香港瑞豐(feng) ]
“不患寡而患不均”
目前,中國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人員退休養(yang) 老金和企業(ye) 人員退休養(yang) 老金采用不同製度,其中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人員仍然沿用公共財政大包大攬的製度,而且養(yang) 老保險替代率大大高於(yu) 同期的企業(ye) 職工。由於(yu) 兩(liang) 者待遇的巨大差別,被稱為(wei) 養(yang) 老“雙軌製”。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原中紀委副書(shu) 記劉錫榮曾說,中國公務員已達1000萬(wan) 人,平均每年增加100萬(wan) 人。另據統計,中國事業(ye) 單位有3000多萬(wan) 正式職工。按目前的政策,大約有4000萬(wan) 人在職期間,不用交納養(yang) 老保險金,而退休後拿到的養(yang) 老金卻由財政劃撥(納稅人出錢),而且是交過養(yang) 老保險金的企業(ye) 退休職工的數倍。
自2005年起,國家連續六年七次提高企業(ye) 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但是,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金“七連漲”仍然“跑不贏”公務員,而且差距也越來越大。“養(yang) 老金雙軌製”問題越來越突出。[離岸島嶼公司注冊(ce) ,英屬維爾京群島-香港瑞豐(feng) ]
設想一下,假如取消目前不公平的養(yang) 老雙軌製,將之變成一種全民平等參與(yu) 的養(yang) 老製度,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也按個(ge) 人8%、單位20%的比例繳費,那麽(me) 保守估計,約4000萬(wan) 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人員工資按每人每年2.5萬(wan) 元人民幣計算,每年將繳費2800多億(yi) 元。
根據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的測算結果,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yang) 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yi) 元,減支160億(yi) 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yi) 元。由此可見,靠延遲退休來解決(jue) 巨額空賬難題屬於(yu) 杯水車薪。而廢除雙軌製實現養(yang) 老並軌所節省的資金相當於(yu) 退休年齡延遲14年。
養(yang) 老製度並軌就不用延遲退休[英國公司注冊(ce) ,英國商標注冊(ce) -香港瑞豐(feng) ]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wei) 73.5歲,法定退休年齡男性為(wei) 60歲,女性為(wei) 50歲,所以如果實現單一製度養(yang) 老,根據上麵的保守估算,國人基本上不用延遲退休就能解決(jue) 目前的養(yang) 老虧(kui) 空難題。
受通貨膨脹、計劃生育、人口壽命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即使養(yang) 老製度並軌之後,養(yang) 老金仍然可能會(hui) 存在虧(kui) 空。但2011年中央財政收入達10萬(wan) 億(yi) 元,國企利潤2.25萬(wan) 億(yi) 元,財政收入年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央政府現在應有足夠財力來應對養(yang) 老金空賬危機。
延遲退休關(guan) 係到所有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影響巨大,除非萬(wan) 不得已,不然不應推行。如果養(yang) 老金並軌、國企提高紅利上繳公共財政以填補空賬之後仍然存在虧(kui) 空,那時再討論彈性延遲領取養(yang) 老金年齡的政策,民眾(zhong) 對此政策的接受度相比目前會(hui) 大為(wei) 增加,反對者質疑者也會(hui) 大為(wei) 減少,政策推行難度將會(hui) 大大降低。
目前養(yang) 老金雙軌製,使得體(ti) 製內(nei) 人員能夠依靠體(ti) 製長期盤剝體(ti) 製外人員,企業(ye) 職工不僅(jin) 需要繳費為(wei) 自己的養(yang) 老買(mai) 單,也需要負擔體(ti) 製內(nei) 人員的相當一部分養(yang) 老金,長此以往,不僅(jin) 製度本身公平性備受考驗,民眾(zhong) 還會(hui) 隨著時間的推移、負擔的加重分化成體(ti) 製內(nei) 外壓迫與(yu) 受壓迫兩(liang) 大階層,所以廢除養(yang) 老金雙軌製既能決(jue) 目前的巨額虧(kui) 空問題,也能縮小體(ti) 製內(nei) 外階層的巨大收入差距,有利於(yu) 推進社會(hui) 的和諧與(yu) 發展,讓所有國民而不僅(jin) 僅(jin) 隻是體(ti) 製內(nei) 人員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社保“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將推進事業(ye) 單位養(yang) 老保險製度改革,研究製定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養(yang) 老保險辦法。目前事業(ye) 單位養(yang) 老保險改革試點已經啟動,改革的主要內(nei) 容就是事業(ye) 單位養(yang) 老保險製度與(yu) 城鎮職工養(yang) 老保險製度看齊。如果接下來公務員養(yang) 老製度也進行同樣內(nei) 容的改革,那麽(me) 具有中國特色的雙軌製養(yang) 老體(ti) 係就將退出曆史舞台,很可能就不用推行延遲職工退休政策,辛勤工作了一生的退休職工們(men) 將平等地領取自己在職時所交的退休金安度晚年。
雙軌養(yang) 老金是龐氏騙局?
有不少人認為(wei) 中國的雙軌養(yang) 老金政策是一個(ge) 龐氏騙局,即通過在職人員繳費來為(wei) 退休者發放養(yang) 老金,加之目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趨勢,未來養(yang) 老金的支出壓力會(hui) 十分巨大甚至可能會(hui) 出現職工退休之後領不到養(yang) 老金的情況。
中國養(yang) 老金製度運行時間不長,目前正處於(yu) 由現收現付製度轉向個(ge) 人基金積累製的過程中。
上世紀90年代以前,國有企業(ye) 占絕大多數,普遍以低工資無社保為(wei) 代價(jia) ,國家承諾由政府來為(wei) 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但是現在卻變成由社保基金來承擔。在目前的養(yang) 老製度下,現在退休的人領取的養(yang) 老金,來自於(yu) 現在企業(ye) 職工交納的社會(hui) 統籌賬戶,實行現收現付模式。
中國養(yang) 老金個(ge) 人賬戶大量被挪用到社會(hui) 統籌賬戶,個(ge) 人賬戶一直難以徹底做實。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個(ge) 人賬戶記賬額1.9萬(wan) 億(yi) 元,其中做實賬戶僅(jin) 2000多億(yi) 元,個(ge) 人賬戶存在1.7萬(wan) 億(yi) 元的巨大缺口。
現在工作的年輕人退休之後需要領取養(yang) 老金時,資金來源將是那時的職工所繳納的統籌金。如果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繳納統籌金的人的規模一直大於(yu) 領取養(yang) 老金的規模,這種模式能夠保持收支平衡,運行良好。但是從(cong) 長期看,卻很可能難以為(wei) 繼。
經濟周期波動現象是社會(hui) 發展的客觀規律之一,加上人口壽命的增加和中國特有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社會(hui) 老齡化趨勢難以逆轉,因此,這種現收現支的模式,養(yang) 老基金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隻是一個(ge) 時間問題。
據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2000年至2008年全國社保基金總收益率可能不足2%,遠遠低於(yu) 同期通脹率。普通民眾(zhong) 都知道,存銀行定期存款和買(mai) 國債(zhai) 的收益率都遠不止2%。
養(yang) 老金是民眾(zhong) 退休後的養(yang) 命錢,安享晚年的基本物質保障。理論上不僅(jin) 要求它絕對安全,更要求它能保值增值,否則老人無法養(yang) 老。社保基金的低收益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話,社保基金因通脹大幅貶值也是必然的。
結語:中國養(yang) 老製度最大的問題是實行非常不公平的雙軌製,因此加快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人員的養(yang) 老金製度並軌改革是解決(jue) 問題的關(guan) 鍵。與(yu) 此同時,財政應該償(chang) 還曆史欠賬,兌(dui) 現當初對職工的承諾,以國企紅利充實養(yang) 老金,使之更好地運轉,不淪為(wei) 龐氏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