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官方半年6次發聲 密集強調樓市調控不動搖

中國房地產(chan) 調控進行到現在已經兩(liang) 年多,樓市再次進入關(guan) 鍵“博弈期”。中新網房產(chan) 頻道梳理發現,2012年上半年,相關(guan) 部門已經3次重申調控力度,[注冊(ce) 盧森堡公司]並3次對市場上的不實消息和過度解讀進行了“辟謠”。與(yu) 此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對樓市政策進行了微調。

另一方麵,市場各方包括購房者已經逐漸在“博弈”中形成了“政策鬆動”的預判,當各種似是而非的消息充斥市場與(yu) 媒體(ti) ,這也無疑加重了購房者的恐慌心理。 “恐慌性購房”,也成了近段時間來被業(ye) 內(nei) 人士多次提及的一個(ge) 詞。

樓市堅冰漸消

全國主要城市的樓市銷售情況正不斷出現好轉。

5月以來,多個(ge) 媒體(ti) 報道了深圳、南京、杭州、上海再現“千人購房”、“漏夜排隊”現象,雖然此後曾有媒體(ti) 表示“排隊購房潮”並未真正出現,但從(cong) 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統計局數據來看,多個(ge) 城市前5個(ge) 月的銷售情況與(yu) 2011年同期相比已經出現明顯好轉。

昨日,多家研究機構紛紛拋出了樓市“半年報”。[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

綜合各家機構的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國54個(ge) 城市累計成交量或將突破百萬(wan) ,達到107萬(wan) 套。而這一數據與(yu) 2011年同期的95.4萬(wan) 套相比將上漲12%,環比2011年下半年的96.5萬(wan) 套也上漲了超過10%。這當中,大部分城市均有上漲。

對於(yu) 成交量的上漲,業(ye) 內(nei) 人士紛紛表示除了房企此前的“降價(jia) 求量”產(chan) 生作用外,包括降息信號被市場過度解讀、首套房信貸鬆動及全國近40個(ge) 城市的各地樓市政策調控微調,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購房者預判市場將走出低穀,害怕再次踏空,入市積極因此性提高。

地方微調頻頻刺探中央“底線”

2011年下半年以來,包括北京、上海、成都、蕪湖等近40個(ge) 城市相繼出台了不同角度的樓市微調政策,內(nei) 容涉及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調整普通住宅標準、購房補貼,甚至放鬆限購等。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chan) 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此前曾在采訪中向中新網房產(chan) 頻道分析表示,調控後銷售遇阻影響了房企的拿地熱情,而土地收入銳減則給地方政府造成了資金壓力,隨著多地提振樓市的微調政策皆獲中央默許,各地樓市也將進入政策微調的頻發期。

[注冊(ce) 法國公司]中新網房產(chan) 頻道梳理發現,僅(jin) 2012年上半年,就有包括上海、廈門、重慶等21個(ge) 城市先後進行了政策微調。而這其中,包括沈陽、廈門、濟南在內(nei) 的近半數的城市紛紛選擇了“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的微調方式。

而除了原有的購房入戶、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普通住宅標準等政策外,揚州對個(ge) 人購買(mai) 成品住房提供房款4‰-6‰的政府獎勵、福建戶籍新政放寬城鎮落戶條件、重慶大幅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以及傳(chuan) 聞中的首付比例下調等,均明顯超過了之前政策微調的幅度。

地方政策微調不斷,且力度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也使得購房者對政策鬆動的擔憂加劇。

不過,業(ye) 內(nei) 人士一再表示,購房者不必“恐慌性入市”。雖然中央對於(yu) 地方微調大多給予默許的態度,但從(cong) 成都、佛山、上海等城市放鬆限購的政策先後被叫停來看,凡是涉及“放開購房資格”以及“擴大購買(mai) 力範圍”的政策全部被叫停,涉及部分補貼和首套房信貸放寬的則被允許施行。“不違背限購原則”,已經成了業(ye) 內(nei) 公認的微調“底線”。

6月26日,河南省多家媒體(ti) 報道稱,該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省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支持剛性需求促進房地產(chan) 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對首套房的界定從(cong) 認房又認貸,變成認房不認貸,金融機構可給予首套房基準利率下浮30%幅度內(nei) 的優(you) 惠。這一消息在26日當天經河南省政府網站轉載後,被迅速解讀為(wei) 河南要開始“救市”。

然而就在各方正對此展開熱議的時候,河南省政府網站27日已經悄然刪除了此前轉載的當地媒體(ti) 報道,河南省銀監局有關(guan) 負責人也對外表示,河南房貸新政是誤傳(chuan) ,該政策並沒有最終出台。

有媒體(ti) 認為(wei) ,河南政府此次虛晃一槍意在“試探”中央態度,而回顧2011年來多個(ge) 地方政府的“微調”,“撞紅線”與(yu) “辟謠”無疑已經成了樓市博弈的兩(liang) 大標簽。

半年間官方6次喊話重申調控決(jue) 心

除了地方政策微調,市場上的不實消息和政策誤讀在讓人難辨真假的同時,也對購房者的心理起到了不小的影響。

6月19日,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再次重申要求“堅定不移落實房地產(chan) 調控各項政策措施”,而這已是住建部年內(nei) 第三次向市場“喊話”。

6月10日,投資者報發表了題為(wei) 《發改委人士稱地產(chan) 鬆綁或是救市第二張牌》的文章,12日,發改委即發表聲明稱近期無人接受過該報采訪,“有關(guan) 報道純屬捏造”。

6月8日,銀監會(hui) 發布《商業(ye) 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有媒體(ti) 認為(wei) ,部分銀行在個(ge) 人住房貸款風險權重計量方麵可下降為(wei) 20%至30%,這意味著銀行會(hui) 騰挪出更多的個(ge) 人住房抵押貸款額度,進而間接放鬆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6月14日,銀監會(hui) 在其網站上發布聲明稱,媒體(ti) 的推測“純屬誤解”,重申個(ge) 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為(wei) 50%,與(yu) 現行監管規定相一致,未作任何調整。

6月14日,央行新聞發言人也對“央行特急文件規定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七折”傳(chuan) 聞進行回應,稱個(ge) 別媒體(ti) 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圖,有市場炒作之嫌。發言人指出市場過度解讀央行下發特急文件的慣例,也再次明確對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下限不會(hui) 再進一步放寬,仍保持基準利率的0.7倍不變。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