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央支持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紀實:為有源頭活水來

    回歸祖國15年來,香港保持繁榮穩定,原因何在?問渠哪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

  從(cong) 開通供港物資“三趟快車”,到確保供港物資、水電安全無虞;從(cong) 力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戰勝“國際金融大鱷”,到簽訂《內(nei) 地與(yu) 香港關(guan) 於(yu) 建立更緊密經貿關(guan) 係的安排》(CEPA);從(cong) 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到全方位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zheng) 力……中央15年如一日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支持與(yu) 關(guan) 懷,是香港得以保持繁榮穩定的源泉。

  全力保障香港生活生產(chan) 物資供應[上海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從(cong) 半世紀前開通的“三趟快車”,到如今發展到廣東(dong) 、湖南、湖北、河南等8個(ge) 主供口岸,內(nei) 地多年來風雨無阻、源源不斷地滿足香港市民的生活物資需求,為(wei) 他們(men) 安居樂(le) 業(ye) 提供了最基本條件,保證了香港同胞“連年有餘(yu) ”。 

  “三趟快車”當年在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直接指揮下開通,50年來不管是雨雪冰凍還是嚴(yan) 重澇災,不管是春運緊張或是路橋故障,“三趟快車”從(cong) 不中斷,如同一根動脈將香港和內(nei) 地緊緊聯在一起。香港回歸以來,“三趟快車”不僅(jin) 依舊不舍晝夜,而且還由當初的每天3趟變成“N趟”。

  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50年來,內(nei) 地共輸往香港1億(yi) 多頭豬和牛、10億(yi) 多隻家禽,大量蔬菜、糧食、蛋品、水產(chan) 品等,有力保障了香港市場日常供應,使香港居民直接受益。目前香港市場95%的活豬、100%的活牛、33%的活雞、100%的河鮮產(chan) 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麵粉都由內(nei) 地供應。

  海關(guan) 總署也高度重視對香港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通關(guan) 監管和服務,對有關(guan) 工作進行專(zhuan) 門部署。內(nei) 地各相關(guan) 海關(guan) 在確保實際監管到位的前提下,積極為(wei) 供港物資量身訂製通關(guan) 便利措施,確保供港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生活必需品安全、有序、快速通關(guan) 。

  “內(nei) 地作為(wei) 香港的大後方,我們(men) 一是保障供應數量充足,二是保證質量安全可靠,三是建立應急工作機製,通過上述措施確保香港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穩定供應。”商務部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來自內(nei) 地的大量農(nong) 副產(chan) 品不僅(jin) 充實了香港的市場供應,更通過嚴(yan) 把質量關(guan) ,樹立了一張“放心牌”。[廣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內(nei) 地檢驗檢疫部門共備案供港蔬菜種植基地529個(ge) ,57萬(wan) 餘(yu) 畝(mu) ;供港冰鮮畜禽肉備案飼養(yang) 場229家,供港食用禽蛋及蛋製品備案養(yang) 殖場147家;供港備案水產(chan) 養(yang) 殖場1622家。

  抓好源頭管理、過程管理,加強與(yu) 香港有關(guan) 部門的交流與(yu) 合作,共享信息技術……質檢總局多項措施並舉(ju) ,為(wei) 的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證對港足量供應農(nong) 副產(chan) 品。

  中央心係香港,時刻把香港市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所以在特殊商品管理方麵也給予香港大量優(you) 惠政策。在總體(ti) 上嚴(yan) 格限製成品油、天然氣等產(chan) 品加工貿易的背景下,仍允許成品油和天然氣以加工貿易方式供港,降低了香港的用油、用氣成本。

  2007年,內(nei) 地實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的管理措施,同年對糧食製粉出口實施更為(wei) 嚴(yan) 格的控製措施,但考慮到香港的特殊情況,中央決(jue) 定對香港“特事特辦”,繼續對港供應糧食及其製粉和天然砂。

  據海關(guan) 統計,2011年,內(nei) 地供港小麥粉出口12.1萬(wan) 噸,比1998年增長34.4%,供港大米出口3萬(wan) 噸,比1998年增長1.7倍。截至2011年對港供應960多萬(wan) 噸河沙。未來4年,內(nei) 地還將為(wei) 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提供3395萬(wan) 噸海沙填料。

  力挺香港經濟繁榮發展

  回歸15年來,香港經濟在1998年的亞(ya) 洲金融危機、2003年的非典和始於(yu)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都遭受了重大衝(chong) 擊。危難時刻,中央都及時伸出援手,幫助香港“屹立不倒”。

  [深圳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1998年,甫回祖國懷抱的香港被蔓延亞(ya) 洲的金融危機引爆了多年積存的經濟泡沫,金融體(ti) 係一時風雨飄搖。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特區政府毅然入市反擊國際金融炒家。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大戰,最終擊退國際炒家,香港金融市場化險為(wei) 夷。香港輿論事後評論,在這段最困難的日子裏,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沒有放開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成為(wei) 香港戰勝金融危機的有力後盾。

  2003年,就在香港經濟陷入低迷之時,CEPA簽署了。這一惠及香港經濟的特殊“安排”,涵蓋了貿易、金融、服務、旅遊等領域,加速了資本、貨物、人員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成為(wei) 促進香港經濟複蘇和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同年啟動的內(nei) 地遊客赴港個(ge) 人遊,更直接促使內(nei) 地赴港遊客人數大增,帶動了香港的人流興(xing) 旺、市道暢旺。

  2008年下半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於(yu) 經濟高度外向的香港造成了重大衝(chong) 擊。中央為(wei) 此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經濟合作、基礎設施等7個(ge) 方麵的共14項強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機,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wei) 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通過不斷補充和完善,CEPA及其8個(ge) 補充協議現在已經形成了對香港較為(wei) 係統的開放體(ti) 係。按世貿組織標準,內(nei) 地與(yu) 香港在貨物貿易領域已全麵實現自由化,在服務貿易領域內(nei) 地逐步擴大開放,對香港開放領域達到47個(ge) ,優(you) 惠措施累計301項,兩(liang) 地還在貿易投資促進、知識產(chan) 權保護、品牌合作等10個(ge) 領域開展了合作。CEPA對香港的開放程度已遠超內(nei) 地現行的對外經貿政策,亦高於(yu) 內(nei) 地簽署的其他自貿協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