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6月30日40個(ge) 重點城市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聯網的大限,已隻剩7天時間。截至昨日發稿,早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顯示,至少有18個(ge) 城市已宣布,[深圳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其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與(yu)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住建部)聯網。這18個(ge) 城市分別為(wei) :廣州、福州、廈門、南京、無錫、蘇州、寧波、杭州、溫州、濟南、石家莊、沈陽、大連、長春、南昌、南寧、蘭(lan) 州和西安。
此外,合肥、鄭州、青島、武漢、北海等地亦稱,當地已具備和住建部聯網的條件。太原則表態,力爭(zheng) 在今年6月實現和住建部聯網。
“數據很敏感”
全國40個(ge) 城市的個(ge) 人信息係統的建設,始於(yu) 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一度希望,去年底這40個(ge) 城市就能實現全國聯網,為(wei) 樓市調控提供基礎信息。
去年10月27日,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接受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三次會(hui) 議舉(ju) 行的聯組會(hui) 議詢問時介紹,“把這40個(ge) 重點城市的信息係統聯網,一個(ge) 是解決(jue) 對市場變化的分析問題,另一個(ge) 是執行差別化的貨幣政策也要有這樣的基礎信息來支撐。”
[青島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但事關(guan) 地方利益,聯網比住建部部長薑偉(wei) 新“預想的要艱難”。上海易居房地產(chan) 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說,對於(yu) 個(ge) 人住房信息聯網,地方不會(hui) 太積極,畢竟數據很敏感。
一位上市房企營銷總監舉(ju) 例道,比如一些大城市的老公房信息,都在該市的數據信息係統裏了,隻是政府是否願意公開而已。部分地方政府並不願聯網,就像官員財產(chan) 要不要公開一樣。
滬上某開發企業(ye) 高管提到,個(ge) 人房產(chan) 信息全國聯網可能牽扯出公職人員腐敗的問題。
淡化聯網大限?
住建部隨後也作出了一定“讓步”,將聯網時間推遲到了今年6月底。
根據調整後的目標,這40個(ge) 城市包括4個(ge) 直轄市,26個(ge) 省會(hui) 城市,以及10個(ge) 其他重點城市;各省區市及其他城市也要加快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建設,爭(zheng) 取2013年實現全麵聯網。
按薑偉(wei) 新的設想,“先搞40個(ge) 城市,這40個(ge) 城市先跟住建部聯網,然後再推廣到265個(ge) 地級市,自己都建立起來,然後跟住建部聯網,這個(ge) 過程恐怕得幾年的時間。”
即便是這一放寬了的目標,實現起來也不易。一國企開發商稱,住房信息聯網很難弄,全國差距很大。
克而瑞分析師楊晨青舉(ju) 例稱,太原2008年以後的新房才是產(chan) 權比較明確的,而2008年之前的很多房子都是無產(chan) 權、半產(chan) 權的,這樣的城市,實現本市個(ge) 人住房信息聯網都有難度。
部分城市在淡化6月底聯網大限的提法。哈爾濱當地一家都市媒體(ti) 5月曾援引該市房管局的說法稱,哈爾濱6個(ge) 主城區已實現了房產(chan) 信息聯網,“並將在年內(nei) 與(yu) 全國40個(ge) 大中城市的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聯網”。
早報記者統計發現,已宣布聯網的城市中,不少提及的是“主城區”聯網。
異地購房受限?
聯網的效用也有待評估。[南京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新華社昨日的報道提到,重慶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的功能包括:土地房屋交易、土地房屋測繪成果備案、地房籍圖件管理、個(ge) 人住房信息查詢等。
齊驥曾提到,全國個(ge) 人住房信息係統運行以後,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如隻有個(ge) 人信息,不含家庭背景,不足以全部滿足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和住房限購的臨(lin) 時性措施實施的需要。
技術層麵上,財新網(微博)5月援引一位接近住建部人士的話稱,聯網隻是提供了技術手段,對“如何管理、使用,何時使用”尚需要一套完整管理辦法,這套辦法還沒有製定好,聯網也不意味著現有政策即要調整。
眼下,在穩增長的宏觀政策基調下,市場對樓市調控預期已然發生變化。一國企開發商稱,現在樓市調控政策的基調是穩定,這意味著即便聯網,限購範圍眼下也不會(hui) 擴大,其對異地購房很難說會(hui) 有製約作用,“對樓市的影響不大”。
楊紅旭也認為(wei) ,個(ge) 人住房信息聯網短時間內(nei) 不會(hui) 有大作用,是一種基礎數據化建設,是調控精準化操作的前提條件。
滬上一開發商則提到,個(ge) 人住房信息聯網後,信息完整、公開透明,政策的製定和執行都會(hui) 很方便,現在很多信息是推算的。比如房產(chan) 稅,就必須以完整的住房信息數據為(wei) 基礎。聯網後,房產(chan) 稅、物業(ye) 稅、遺產(chan) 稅征收都有一定的數據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