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6月18日國內主要財經媒體頭版要聞精選

以下為(wei) 6月18日國內(nei) 主要財經媒體(ti) 頭版要聞精選: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hui) 鼓勵基金發行固定收益類產(chan) 品

權威人士日前表示,監管部門鼓勵基金公司多推固定收益類產(chan) 品[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滿足大眾(zhong) 投資者的需求,希望未來固定收益類產(chan) 品能占到基金總資產(chan) 的一半。目前,基金公司最多可以同時上報3隻固定收益類產(chan) 品的募集申請。

希臘舉(ju) 行第二次議會(hui) 選舉(ju)

希臘17日舉(ju) 行六周內(nei) 第二次議會(hui) 選舉(ju) ,而這次選舉(ju) 被視為(wei) 對目前實行的緊縮政策和希臘是否繼續留在歐元區的一次全民公決(jue) 。本次選舉(ju) 參選政黨(dang) 21個(ge) ,選民980萬(wan) 。投票從(cong) 當地時間上午7時開始,19時截止。初步計票結果預計當晚宣布,而正式結果可能於(yu) 18日公布。

【上海證券報】

胡錦濤: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七次峰會(hui) 將於(yu) 18日至19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舉(ju) 行。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guan) 係。我們(men) 有信心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關(guan) 注政策累積效應,基金試探性加倉(cang) [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

在政策麵利好但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近期市場展開了激烈博弈,股指在一漲一跌中緩慢抬升底部。在部分基金投研團隊看來,市場整體(ti) 估值較低且流動性的逐步改善對市場形成支撐,在政策放鬆預期和金融製度改革紅利釋放的背景下,市場有望在三季度展開反彈,部分基金已經開始試探性加倉(cang) 進行“左側(ce) ”布局。

市場有重大關(guan) 注和質疑,上市公司需及時說明

上海證券交易所今日發布實施《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guan) 係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上交所強化了對上市公司投資者關(guan) 係管理工作的督促措施。上市公司與(yu) 投資者溝通工作的實施情況納入上交所對董事會(hui) 秘書(shu) 考核內(nei) 容。

【證券日報】

剛需正濃房源充足,房地產(chan) 市場供需兩(liang) 旺

隨著貸款利率優(you) 惠覆蓋範圍的增加,樓市迅速回暖,降息更是刺激了樓市的神經,使得6月這個(ge) 傳(chuan) 統“淡季”不“淡”。記者在和房地產(chan) 研究人士閑聊談及新盤重新出現供小於(yu) 求的情況時,對方稱其中肯定有很多確實想買(mai) 房的人,但也不排除開發商為(wei) 了加速出貨製造“繁榮”假象。確定的是,房地產(chan) 市場的持續回暖,觸動了剛需的心,而降息又一次撥動了剛需的神經。

96家公司股東(dong) 勁減1.68億(yi) 股,日均套現1.86億(yi) 元

從(cong) 6月1日至今的11個(ge) 交易日,A股上證指數始終在2300點上下徘徊。在此期間,共有96家上市公司遭股東(dong) 減持,減持股數達1.68億(yi) 股,套現金額達20.49億(yi) 元,日均套現1.86億(yi) 元。受訪專(zhuan) 家指出,進入2012年以來,中小板、創業(ye) 板的限售股解禁掀起了一陣減持潮。

伊利股價(jia) 一字跌停,135隻基金浮盈一日減近15億(yi)

[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在上周末,二級市場異動最明顯的莫過於(yu) 基金高度“控盤”的伊利股份,公司6月15日開盤即告跌停,截至收盤仍有總金額25.44億(yi) 元的籌碼封於(yu) 跌停價(jia) 上。伊利股份的這種斷崖式下跌,源自官方網站上6月14日發表一份有關(guan) 產(chan) 品質量的聲明。伊利股份的下跌,讓135隻重倉(cang) 基金很無奈,身已“中槍”,脫身不易。

【證券時報】

胡錦濤:各國要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七次峰會(hui) 前夕,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當前,世界經濟繼續保持複蘇態勢,經濟增長前景有所改善,但複蘇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突出,全球總需求依然不足,主要經濟體(ti) 增長乏力,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難度增加。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還要付出艱苦努力。

銀行業(ye) 資產(chan) 十年翻兩(liang) 番,助力經濟爆發式增長

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銀行業(ye) 資本實力、資產(chan) 質量和經營效益不斷提高,一些商業(ye) 銀行躋身全球大銀行之列。截至2011年末,我國銀行業(ye) 總資產(chan) 達到113萬(wan) 億(yi) 元,是2003年改革前的4倍多;銀行業(ye)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yu) 額和比率實現持續“雙降”,不良貸款比率從(cong) 2004年末的13.2%下降到2011年末的1%。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