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年來GDP預期增長目標首次低於(yu) 8%。”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海內(nei) 外媒體(ti) 爭(zheng) 相報道這一重要新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2012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7.5%,而從(cong) 2005年開始,這一目標連續七年被確定為(wei) 8%。
國外媒體(ti) 說,中國此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是為(wei) 了“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
從(cong) “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中共中央召開黨(dang) 外人士座談會(hui) ,胡錦濤總書(shu) 記強調要促進經濟社會(hui) “又好又快發展”。當年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也一改多年來部署經濟時的慣用提法,將“好”字放在了“快”字之前。
“‘好’和‘快’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程天權說,“從(cong) ‘多快好省’到‘又快又好’再到堅持‘好’字優(you) 先,在‘好’的基礎上,才能實現長期持續快速增長。”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從(cong) “經濟增長”到“經濟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黨(dang) 的十七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過去常說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王稼瓊說,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yi) 。一詞之變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在發展理念上的重大轉變。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並不簡單地等同於(yu) 發展。“增長方式”無論如何轉變,追求的仍是速度和數量。而“發展方式”的轉變,則對發展的理念、目的、戰略和途徑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從(cong) “三位一體(ti) ”到“四位一體(ti) ”
黨(dang) 的十六屆四中全會(hui) 明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ti) ”拓展為(wei) 包括社會(hui) 建設在內(nei) 的“四位一體(ti) ”。黨(dang) 的十七大進而從(cong)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等五個(ge) 方麵提出了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hui) 奮鬥目標的新要求。
從(cong) “總量”到“人均”
黨(dang) 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紀第一個(ge) 十年要實現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力爭(zheng) 比2000年翻兩(liang) 番。黨(dang) 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實現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liang) 番。
“這說明國家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導向上出現重大變化,下決(jue) 心從(cong) 更多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轉向更加重視按照人均來衡量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是以人為(wei) 本的具體(ti) 體(ti) 現。”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2011年,北京以8.1%的GDP增速在全國各省區市排名中“敬陪末座”;2012年一季度,北京再次以7%的GDP增速在全國“墊底”。[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
然而,在中國科學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各地區GDP質量內(nei) 涵報告中,北京位居榜首。
不比GDP增速,比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汙染的“減速”,比發展質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磊表示,北京市已擺脫GDP崇拜,形成了新的“速度觀”。
變化不僅(jin) 出現在北京。在東(dong) 部,上海閘北老工業(ye) 區把“轉型期”變成“機遇期”,實現調結構、促增長“兩(liang) 個(ge) 輪子一起轉”;在中部,安徽省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正從(cong) “汽車大省”向“汽車強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