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近日表示,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養(yang) 老金年齡的政策。鑒於(yu) 延遲退休關(guan) 係芸芸眾(zhong) 生之利害,部分民眾(zhong) 疑慮風氣濃重。[北京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人民網的調查顯示,93.9%的人反對,2.4%的人接受;而社保專(zhuan) 家鄭秉文則明確表示支持延遲退休政策。
延遲退休是否已是大勢所趨?坦白說,延遲退休建議有遮蔽真命題和舍本逐末之嫌。誠然,隨著中國步入人口老齡化,延遲退休年齡有控製支出、增加收入和緩解養(yang) 老金支出貧困等多重功效,據估算,如延遲退休可為(wei) 社保體(ti) 係每年節約200億(yi) 元資金。然而,這些所能想到的現實理據,並不意味著目前隻有延遲退休一條路可走,更談不上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首先,歐美平均65歲的退休年齡有著完善的經濟社會(hui) 體(ti) 係支撐,如歐美發達的失業(ye) 保險和最低保障體(ti) 係,勞動力市場秩序自洽,再就業(ye) 培訓體(ti) 係完善,就業(ye) 歧視問題得到有效而較為(wei) 全麵清除,以及公私邊界清晰的社保體(ti) 係等,緩解了高退休年齡的經濟社會(hui) 衝(chong) 擊;而中國當前就業(ye) 市場存在失範、就業(ye) 歧視和失業(ye) 保險低等問題,冒然與(yu) 國際“接軌”很容易扭曲就業(ye) 環境,甚至全麵壓低中國內(nei) 生全要素生產(chan) 率(TFP)提高。殊不知,目前全球科技和知識更新速度較高,在就業(ye) 市場缺乏彈性和老人學習(xi) 更新能力不足下,剛性延遲退休將削弱勞動市場流動性,妨礙科技和知識更新速度,不利於(yu) 經濟轉型升級和內(nei) 生TFP提高。而這比延遲退休下200多億(yi) 元的養(yang) 老金節支增收,更具不可控性。
[上海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目前中國法定的五項社保繳費之和已達工資的40%以上,在181個(ge) 國家中排名第一,為(wei) 北歐五國的3倍和G7國家的2.8倍,東(dong) 亞(ya) 鄰國和地區的4.6倍。如此之高的法定繳費率不僅(jin) 在國際上獨占鼇頭,而且早已對私人部門造成了一定重壓,牽製其活力,若再延遲退休年齡,讓企業(ye) 為(wei) 勞動生產(chan) 率低的老人續繳五項社保,對經濟績效的折損可想而知。
其二,當前各地日益麵臨(lin) 的養(yang) 老金支出貧困,根源於(yu) 1997年養(yang) 老金體(ti) 係構建前,國企對職工的長期曆史欠庫,且正是由於(yu) 曆史欠庫遲遲未能補足,導致目前單位和個(ge) 人的養(yang) 老金長期空轉,尤其是單位為(wei) 個(ge) 人繳納的20%養(yang) 老金成了為(wei) 曆史埋單的補漏基金。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養(yang) 老金個(ge) 人賬戶本應有資產(chan) 19596億(yi) 元,實際卻隻有2039億(yi) 元,缺口達1.76萬(wan) 億(yi) 元,而且單位為(wei) 員工繳的納入統籌賬戶的20%養(yang) 老金,在目前現收現付製下,各地基本或即將處於(yu) 告罄,如已提前步入老齡化的上海每年需財政撥付上百億(yi) 資金填補缺口。不僅(jin) 如此,當前養(yang) 老金空轉使本應投資增值的養(yang) 老金被迫現期支付,養(yang) 老金賬戶很難說會(hui) 保值增值。
最後,社保體(ti) 係,尤其是職工社保體(ti) 係,其產(chan) 權屬於(yu) 個(ge) 人私產(chan) ,參保人與(yu) 社保機構是委托代理關(guan) 係。鑒於(yu) 延遲退休等涉及到關(guan) 鍵合同要約的變更,無疑需繳費人認同以及一定的選擇自由。單方麵修改契約將麵臨(lin) 激勵不相容性和道德風險,甚至引發繳費人不信任和逆向選擇,可能會(hui) 加劇企業(ye) 和職工逃保,抬高社保征繳成本。
進而言之,延遲退休是經濟粗放發展模式在社保體(ti) 係的寫(xie) 真,不會(hui) 根本上緩解社保支出性貧困壓力。正如經濟增長的秘密源自TFP的提高,而非要素投入,延遲退休對TFP的提高具有顯著負麵效應,且並不會(hui) 提高經濟增加值,其更多是一種多取少予的再分配遊戲。因此,真正有效緩解養(yang) 老金支出缺口,本質上依仗TFP的提高,[廣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使單位要素資源產(chan) 出更大的經濟增加值,以滿足養(yang) 老金支出所需的資源需求。
當前與(yu) 其在延遲退休上大做文章,不如下決(jue) 心補足國企對社保的曆史欠庫,並有效推動市場化製度變革,為(wei) 私人部門提供低交易成本之環境,同時矯枉失範的社保體(ti) 係,政府基於(yu) 城鎮居民社保和農(nong) 保等構建公共型的社會(hui) 保障計劃,以滿足全民的基本生活訴求,然後考慮職工社保則參考類似於(yu) 美國的401K製度,實行商業(ye) 化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