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會(hui) 展業(ye) 發展蓬勃,每年都有數百個(ge) 大大小小的展覽,為(wei) 本土經濟帶來逾300億(yi) 港元的進賬,潛在的經濟價(jia) 值更是無法估計。香港展覽業(ye) 能聚焦世界目光,很大部分原因是背靠內(nei) 地,但其自身的優(you) 勢也是不可忽視。
香港展覽會(hui) 議業(ye) 協會(hui) 最新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注冊(ce) 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ce) ]2010年,共有118個(ge) 主要展覽在香港舉(ju) 辦,當中94個(ge) 是商貿展。這些商貿展獲超過648000名來自香港以外的地方的訪客參加,較2009年增加逾13%。而展覽業(ye) 在2010年為(wei) 香港本土經濟帶來358億(yi) 港元進賬,相等於(yu) 香港本土生產(chan) 總值的2.1%,同時創造了約6.9萬(wan) 個(ge) 全職職位,為(wei) 特區政府貢獻了11億(yi) 港元的稅收。
香港展覽會(hui) 議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張偉(wei) 雄認為(wei) ,展覽活動能有效地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目前在香港舉(ju) 辦的多個(ge) 展覽中,其中5個(ge) 是全球最大型的貿易展覽,另外7個(ge) 屬亞(ya) 洲最大規模。這類展會(hui) ,足以加強和推廣香港作為(wei) 一個(ge) 可靠、成功和有利營商的城市的形象,也有助維持香港在全球人士心目中理想商貿地點的當然首選。
已成為(wei) 世界會(hui) 展業(ye) 五大中心之一的香港,擁有全世界最繁忙的空運港和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作為(wei) 自由港,展品進出香港不需要上稅,不需要付押金,報關(guan) 手續簡捷,它方便了人員和貨物的進出,給商家帶來諸多便利。香港會(hui) 議展覽中心新翼規模龐大。它坐落在麵積為(wei) 6.5公頃的填海人工島上。有3個(ge) 大型展覽館,提供2.8萬(wan) 多平方米的展覽麵積。
全世界客商樂(le) 意到港參展的原因各有不同。最多的展商是看中香港背後的內(nei) 地市場。參加亞(ya) 太區建築設計業(ye) 界頂尖展會(hui) Build4Asia的黃先生對記者表示,希望透過香港的展覽,將澳洲最新的設計工藝帶進內(nei) 地;參加第19屆香港眼鏡展的台灣眼鏡廠商銓曜公司經理陳先生也說,來香港參展的目的在於(yu) 內(nei) 地市場,他驚歎內(nei) 地市場“數量很大,大到無法預測,是一個(ge) 可怕的市場”。
也有展商是先在香港“試水”,然後眺望國際市場。在香港國際醫療器材及用品展上,生產(chan) 家用浣腸機的廣東(dong) 東(dong) 莞的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蔣斌說,“香港人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我們(men) 正積極籌備進入香港市場,相信前景看好。”
而大部分買(mai) 家則是看中了香港這個(ge) 中西匯集之地,省去了東(dong) 奔西跑的辛勞。為(wei) 內(nei) 地大型醫院進行采購的采購商王先生表示,[美國公司類型]香港醫療展匯聚了世界各地近170家參展商,展出的醫療器械比較齊全,較多高科技產(chan) 品,而且匯集了不同國家的產(chan) 品,在價(jia) 格上有更多的議價(jia) 空間。
雖然世界各地的客商都熱衷於(yu) 來港參展,不過,香港會(hui) 展業(ye) 也麵對許多挑戰。研究會(hui) 展業(ye) 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內(nei) 地、澳門及台灣的會(hui) 展硬體(ti) 設施發展迅速,內(nei) 地場地租金有的隻需香港的1/4,場地麵積大;而澳門的消閑娛樂(le) 配套充足,場稅和運費成本比香港便宜三成。另外,酒店數量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製約香港會(hui) 展業(ye) 。
張偉(wei) 雄表示,雖然香港展覽及會(hui) 議業(ye) 在區內(nei) 仍屬領導地位,但同時香港必須對區內(nei) 的競爭(zheng) 保持警覺。要充分利用市場趨勢,[注冊(ce) 美國公司好處]香港的展覽業(ye) 必須采取主動、繼續投資,令設施和服務水準持續傲視同儕(chai) ,鞏固“亞(ya) 洲展覽之都”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