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等食品安全隱患一次次挑戰消費者的底線,調查顯示,中國超1/4的食品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2012年6月11日,在“第四屆食品安全論壇—誠信自律與(yu) 食品安全”上,[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由中國經濟網和零點研究谘詢集團聯合調查的《2012年食品安全信心指數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得出上述結論。《報告》的采集對象,是2012年4月11日—5月25日期間,在北京、上海、成都、沈陽、西安五個(ge) 城市1627個(ge) 18周歲以上、在當地居住至少滿一年的市民。
調查指出,總體(ti) 來看,2012年市民對食品安全評價(jia) 信心指數得分為(wei) 66.2,相比2011年的46.9,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現狀評價(jia) 有所提升。但食品安全現狀仍不可忽視,其中25.2%的市民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僅(jin) 有3.1%的市民非常有信心,51.5%的市民比較有信心。
在各類食品中,蔬菜、水果、蛋及蛋製品的安全最有信心,而乳製品、零食、飲料&;酒和肉及肉製品的安全評價(jia) 較低,全部低於(yu) 65,這也是消費者認為(wei) 未來不容易改善的種類。從(cong) 城市看,西安、北京對食品安全的現狀和改善最有信心,上海最為(wei) 擔憂,其中肉及肉製品、乳製品是各大城市普遍擔憂的兩(liang) 類食品。
《報告》發現,在所有年齡段中,46—60歲的市民對食品安全狀況變差的評價(jia) 較多,近三成不太有信心,這說明46歲以上市民對食品安全狀況比較擔憂;收入越高的人群,對食品安全和改善的信心越不足,收入水平在6000元以上的食品,認為(wei) 過去一年食品安全沒有改善的人數遠大於(yu) 認為(wei) 有所改善的人數,[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他們(men) 擔心的主要是食用油、肉及肉製品,並對改善缺乏信心。
《報告》指出,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責任問題上,市民認為(wei) 企業(ye) 和政府部門責任最大。在當天舉(ju) 辦的論壇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也強調,食品安全仍存在一些問題,食品企業(ye) 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不能被動地去接受監管甚至逃避監管,而應該主動自律。而中國調味品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衛祥雲(yun) 則從(cong) 政府的監管角度提出,要加強立法和規則的製定,[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在發現問題時,政府部門做好監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