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經濟學家和市場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認為(wei) ,降息意味著“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大,而擴大利率浮動區間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積極舉(ju) 措,意義(yi) 極為(wei) 重大。[香港公司審計]
短期調控+長期改革
昨日19:00,央行網站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ge) 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ge) 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ge) 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這是自2008年12月23日存貸款利率同時下調0.27個(ge) 百分點以來,中國央行在42個(ge) 月內(nei) 首次降息;在此期間曾先後5次加息,每次0.25個(ge) 百分點。
雖然此前曾有數家國內(nei) 投資機構和券商預測6月會(hui) 有一次降息,但在5月18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內(nei) 降息,還是令市場感到意外。有市場人士據此預測,預定於(yu) 6月9日公布的5月份宏觀經濟主要數據,可能將顯示經濟較為(wei) 深度的放緩趨勢。
昨日央行還同時宣布了[香港公司查詢]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自同日起,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wei) 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wei) 基準利率的0.8倍。
現行的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設定於(yu) 2004年10月:貸款利率上不封頂,可下浮的幅度為(wei) 基準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則隻能下浮,下不設底。[注冊(ce) 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ce) ]
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央行貨幣委員會(hui) 前委員李稻葵(微博)當日在其微博上評論稱,“放寬利率浮動空間的意義(yi) 甚至大於(yu) 降息”。
“降息的目的是刺激貸款需求,減輕企業(ye) 利息負擔,預防經濟增長率過快下滑,是短期調控手段,非常有必要。而放寬利率浮動空間,尤其是容許存款利率上浮10%,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這更加重要。重啟改革進程,意義(yi) 極為(wei) 重大!”李稻葵說。
降低中小企業(ye) 融資成本有針對性
市場普遍認為(wei) ,此時降息意味著“穩增長”的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尤其對降低中小企業(ye) 融資成本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如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認為(wei) ,最近一段時間,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不甚樂(le) 觀,采用價(jia) 格性工具是政策的進一步強化,主要目的是刺激經濟回暖。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經濟師周景彤則指出,目前我國經濟正超預期減速,物價(jia) 在未來一個(ge) 時期內(nei) 是可控的,他認為(wei)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貨幣政策的適度寬鬆。
此次降息也是自去年年底央行連續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後,首次啟動降息工具。
此前,央行曾於(yu) 去年12月5日,今年2月24日、5月18日連續三次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在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的背景下,持續釋放流動性,增強經濟運行活力。
但使用存準率等數量型工具,也帶來了日益突出的負麵效應。例如,信貸額度控製同基準利率相聯係,令信貸投放在不同經濟主體(ti) 之間的均衡性難以得到保證,中小企業(ye) 信貸獲取難度明顯大於(yu) 大型企業(ye) 。
“現在的流動性並不是特別的緊張,但企業(ye) 的生產(chan) 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資金成本,這就同貸款的利率相關(guan) 。因此降息有利於(yu) 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尤其是降低中小企業(ye) 的融資成本。”周景彤說。
此外,據本報記者了解,在5月下旬國務院的某次會(hui) 議上,有關(guan) 部門曾提出“不對稱降息”——即下調貸款利率但保持存款利率不變,但該方案未能獲得通過。
利率市場化“再破冰”
在降息提振經濟的預期之外,分析人士也普遍注意到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的重大意義(yi) 。
農(nong) 業(ye) 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袁江認為(wei) ,此次降息最大的亮點是存款利率上浮1.1倍,史無前例,這不僅(jin) 是應對近期存款外流的有力措施,也是對商業(ye) 銀行利率市場化的練兵。
“貸款利率(擴大至基準利率)0.8倍下限,也是央行比較(具有)創新性(的)措施,是應對貸款需求下降的明智舉(ju) 措,未來商業(ye) 銀行要通過貸款利率浮動讓中小企業(ye) 更多享受貸款優(you) 惠力度。”袁江說。
瑞穗證劵亞(ya) 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認為(wei) ,擴大貸款利率下浮區間也可以取得類似下調貸款利率的效果,允許貸款利率下浮20%,對於(yu) 部分借款者而言相當於(yu) 利率下浮50個(ge) 基點。
從(cong) 商業(ye) 銀行的角度來看,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擴大,令它們(men) 可以放手爭(zheng) 取大客戶。
某大行上海分行前管理層昨日對本報表示,基層銀行在業(ye) 務實踐中早就期待適當放開貸款利率下限。
據該人士透露,眼下銀行信貸疲弱,為(wei) 了“傍”上強勢的大企業(ye) 大客戶,銀行早已有壓低貸款價(jia) 格的意願。據他所知,銀行為(wei) 了低價(jia) 貸款出去,不得不采取一些“灰色”辦法,如繞道票據業(ye) 務或金融租賃。
“為(wei) 了給大企業(ye) 超低利率,銀行將貸款客戶轉手讓給下屬銀行係金融租賃公司,將資金從(cong) ‘貸款項下’變去‘租賃項下’,繞開貸款利率下限的監管限製。”他說,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後,或可減少此類操作。
但利率市場化的“練兵”,帶來的不僅(jin) 僅(jin) 是機遇,也有挑戰。
今年1月,央行網站再次刊出的行長周小川《關(guan) 於(yu) 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幹思考》一文,就列舉(ju) 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七個(ge) 條件,其中之一是“商業(ye) 銀行要敢於(yu) 承擔風險定價(jia) 的責任”:要對風險溢價(jia) 作出獨立判斷,並以此確定價(jia) 格。在此過程中,定價(jia) 高了,就可能導致客戶流失,損失市場份額。
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提升,貸款利率浮動下限降低,一般而言將增加商業(ye) 銀行在吸收儲(chu) 戶存款和吸引貸款客戶兩(liang) 方麵的競爭(zheng) ,從(cong) 而導致存貸息差收窄,改變目前國內(nei) 商業(ye) 銀行主要依賴存貸息差獲利的情形。
國金證券此前一份研究報告認為(wei) ,利率市場化將對存貸息差形成強烈的短期衝(chong) 擊。從(cong) 國際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後短期內(nei) 商業(ye) 銀行存貸差迅速縮小,最低點較前期平均水平下降30%左右。這一衝(chong) 擊將提升商業(ye) 銀行大幅提升非息收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