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布了《中醫藥事業(ye) 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對我國中醫藥事業(ye) 當前麵臨(lin) 的形勢做出了具體(ti) 分析,明確了中醫藥事業(ye) 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同時提出了未來幾年我國中醫藥發展的十一項重點任務,並對相關(guan) 保障政策和措施做了具體(ti) 的闡釋。
力爭(zheng) 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級中醫醫院[注冊(ce) 百慕大公司]
為(wei) 了更好地利用中醫藥醫療資源,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醫醫院(所)預期達到3397所,2010年為(wei) 3232所。
“力爭(zheng) 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級中醫醫院,70%的縣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0%鄉(xiang) 鎮衛生院設立中醫科、中藥房,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6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規劃對2015年的中醫院建設提出了具體(ti) 目標。
同時,規劃還強調,到2015年,中醫醫院總診療人次爭(zheng) 取超過5.5億(yi) 人次,中醫醫院中醫類別執業(ye) 醫師占執業(ye) 醫師比重超過60%。
[注冊(ce) 汶萊公司]每個(ge) 縣級中醫醫院都有特色中醫專(zhuan) 科
為(wei) 了更好滿足城鄉(xiang) 基層群眾(zhong) 對中醫醫療的需求,規劃指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區域衛生規劃中合理規劃和配置中醫醫療資源。省(區、市)要建設好省級中醫醫院,形成區域中醫藥診療中心,每個(ge) 地(市)至少建設好一所地(市)中醫醫院。
規劃規定,在農(nong) 村醫療機構特色中醫專(zhuan) 科(專(zhuan) 病)建設方麵,到2015年,再建一批農(nong) 村醫療機構特色中醫專(zhuan) 科(專(zhuan) 病),力爭(zheng) 每個(ge) 縣級中醫醫院都有特色中醫專(zhuan) 科(專(zhuan) 病)。
規劃強調,“十二五”期間,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在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一批標準化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和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依托現有中醫藥資源,每個(ge) 省(區、市)建好至少1個(ge) 省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每個(ge) 縣(市、區)建好1個(ge) 縣級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
確定10餘(yu) 種現代重大疑難疾病進行中醫藥防治研究攻關(guan)
“到2015年,力爭(zheng) 有3個(ge) 現代重大疑難疾病防治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規劃明確強調,要以國家中醫臨(lin) 床研究基地為(wei) 基礎平台,遴選確定10餘(yu) 種現代重大疑難疾病進行中醫藥防治研究攻關(guan) ,以提高現代重大疑難疾病防治方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為(wei) 目標,開展臨(lin) 床驗證與(yu) 評價(jia) 研究,實現防治方案的優(you) 化和推廣應用。
規劃指出,要選擇中醫藥具有療效優(you) 勢的30種常見病,對其病證結合診斷標準、辨證規範、臨(lin) 床實用技術操作規範、中醫藥診療手段和方法等進行係統整理研究,形成規範並加以推廣。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以重點專(zhuan) 科(專(zhuan) 病)為(wei) 基礎,一批中醫優(you) 勢病種的臨(lin) 床診療協作中心將全麵建設起來,還將係統地梳理和臨(lin) 床驗證中醫優(you) 勢病種,優(you) 化形成中醫臨(lin) 床診療方案和臨(lin) 床路徑。
推進中醫藥科技繼承與(yu) 創新
麵對中醫傳(chuan) 承問題,規劃指出,要開展名老中醫藥專(zhuan) 家學術思想及臨(lin) 床診療經驗的傳(chuan) 承研究;挖掘、整理、總結和利用民間醫藥知識與(yu) 技術。
規劃強調,“十二五”期間,重點開展中醫原創思維、中藥方劑基礎、針灸經絡基礎研究。在中醫藥現代傳(chuan) 承方麵,對老中醫藥專(zhuan) 家的學術思想、臨(lin) 床經驗和辨證論治方法運用信息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開展總結研究,建立一批中醫古籍保護與(yu) 利用中心。
規劃還提出,要開展中醫診療技術的熟化研究,開發研製一批符合中醫醫理和臨(lin) 床規律的診療儀(yi) 器設備,加強麵向農(nong) 村基層的中醫藥適宜技術篩選,篩選、評價(jia) 一批民間醫藥驗方及診療技術。
培養(yang) 1.5萬(wan) 名中醫臨(lin) 床骨幹[注冊(ce) 安圭拉公司]
在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yang) 方麵,規劃規定,到2015年,為(wei) 縣級醫療機構培養(yang) 1.5萬(wan) 名中醫臨(lin) 床技術骨幹(含500名民族醫藥人員),對5萬(wan) 名符合條件的鄉(xiang) 村醫生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人員進行中醫藥(含民族醫藥)專(zhuan) 業(ye) 大專(zhuan) 學曆教育,對鄉(xiang) 村醫生進行中醫藥(含民族醫藥)基本知識與(yu) 技能培訓(含基層民族醫藥人員),為(wei) 城鄉(xiang) 基層培養(yang) 3萬(wan) 名中醫類別全科醫生。
繼續開展全國老中醫藥專(zhuan) 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落實完善與(yu) 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相銜接的政策,遴選700名老中醫藥專(zhuan) 家為(wei) 指導教師,配備1400名繼承人;開展全國優(you) 秀中醫臨(lin) 床人才培養(yang) 工作,遴選1000名優(you) 秀中青年中醫臨(lin) 床人才進行培養(yang) ;造就一批國家中醫中青年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
到2015年,建成1000個(ge) 名老中醫藥專(zhuan) 家傳(chuan) 承工作室和100個(ge) 中醫藥學術流派傳(chuan) 承基地(工作室)。
在規劃中,除了對上述重點領域的任務明確要求外,還對提升中藥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加快民族醫藥事業(ye) 和中西醫結合發展、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加強中醫藥法製和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積極開展中醫藥對外交流與(yu) 合作、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等重點工作也作出了具體(ti) 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