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阿裏巴巴集團5月22日在重慶發布調查報告顯示,小微企業(ye) 在實際運營中,逃避稅費現象非常普遍。[注冊(ce) 加拿大公司]在調研所涉的1480家中西部小微企業(ye) 中,90%企業(ye) 存在逃稅的操作。
這份名為(wei) 《中國西部小微企業(ye) 經營與(yu) 融資現狀調研報告》對中西部1407家小微企業(ye) 進行網上調研,並實際走訪重慶、成都、西安三地73家小微企業(ye) 。
報告顯示,小微企業(ye) 普遍存在不做賬、或者做假賬方式逃稅,使銀行難以通過企業(ye) 財務報表了解小微企業(ye) 真實經營狀況。銀行不得不以擔保和抵押等形式防範風險,加劇了小微企業(ye) 從(cong) 銀行獲得融資的困難程度。
調研顯示,中西部小微企業(ye) 對於(yu) 國家出台的一係列減免稅費政策感知平淡。而對於(yu) 稅費負擔對其經營形成的壓力,感受更強烈。僅(jin) 有29.21%的受訪企業(ye) 感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持,占比不足三成。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胡曉明認為(wei) ,這顯示前期扶持小微企業(ye) 政策落實情況並不樂(le) 觀。
在通過各種手段逃避稅費後,所有調研樣本中仍有33.57%的小微企業(ye) 認為(wei) ,當前稅費負擔占到企業(ye) 實際經營成本10%以上;60.81%的小微企業(ye) 認為(wei) ,當前稅費負擔已經對企業(ye) 經營造成影響。
[注冊(ce) 巴拿馬公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薛兆豐(feng) 表示,稅賦過重是小微企業(ye) 麵臨(lin) 的實際困難。這將帶來一連串惡果,首先是企業(ye) 利潤減少,積極性削弱;對政府部門來說,要花費人力、物力去解決(jue) 企業(ye) 的逃稅、避稅現象。“形成非常不健康的企業(ye) 文化,使得偷稅、漏稅成為(wei) 常態。”
薛兆豐(feng) 認為(wei) ,為(wei) 了改變惡性循環的現狀,要讓政府覺得減了稅對政府也有好處。隻有這樣,減稅才能真正有所推動。稅率定的合適程度,要減到企業(ye) 誠實上報其所需繳納的稅費;政府加強稅務征管的成本減少,收的稅增加。“靠近這個(ge) 雙贏的可能性時,減稅才有可能真正能做成。”
調研顯示,增值稅、所得稅、城建稅、教育附加費幾項為(wei) 小微企業(ye) 主要承擔的稅費種類。 由於(yu) 行業(ye) 、區域不同,小微企業(ye) 還需承擔類似地方教育費、殘疾人就業(ye) 金、工會(hui) 經費等等稅費類目。
“如果全部繳納,則有可能蠶食掉小微企業(ye) 全部的利潤,甚至出現小微企業(ye) 在無利潤的情況下仍需倒貼稅費的局麵。這樣迫使不少小微企業(ye) 想盡辦法躲避稅費。”胡曉明表示。
報告顯示,小微企業(ye) 逃避稅費手段,最普遍的就是減少開具增值稅發票。大部分企業(ye) 傾(qing) 向於(yu) 現金交易。大型經營規範的企業(ye) 才會(hui) 要求其上遊企業(ye) 提供發票。除非客戶特殊需要,企業(ye) 也很少為(wei) 客戶開具增值稅發票,按照行業(ye) 規則需要發票的企業(ye) ,同樣需要多付出17%的增值稅開支。這樣的結果是,納稅的營業(ye) 額大概隻是小微企業(ye) 實際營業(ye) 額的一小部分,節省下來的費用則成為(wei) 他們(men) 實際盈利的很大一部分。
報告認為(wei) ,一些地方性收費,由於(yu) 其是行政手段攤派,小微企業(ye) 很難躲避或者不敢躲避。類似收費涉及小微企業(ye) 監管單位,不繳納則可能麵臨(lin) 監管上的刁難。
同時,一些區域稅收體(ti) 製的運作方式也增加了小微企業(ye) 生存的壓力。尤其是將稅收包幹或定量性指標,而不考慮目前實際經營狀況的做法。“以走訪某企業(ye) 為(wei) 例,其年銷售規模200萬(wan) 元左右,2011年與(yu) 2010年相比銷售額下降10%,[注冊(ce) 香港公司]但所繳納增值稅增加一倍,所繳納所得稅增加50%,並已被當地稅務部門告知,按銷售額核定的稅率較2011年還會(hui) 上升。”胡曉明舉(ju) 例稱。
由於(yu) 企業(ye) 的開支無法獲得足夠的進項票抵扣,導致被收取的增值稅超過實際的利潤。無論會(hui) 計作出的利潤是多少,稅務部門根據銷售額的一定比例一刀切來收稅,如果繳稅不足,會(hui) 被認定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