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全國用電附加費每年多收2800億 去向從未公布

去年全國用電量近47萬(wan) 億(yi) 度,每度電附加6厘的費用,就要多收2800多億(yi) 元

在全國居民階梯電價(jia) 密集聽證間隙,關(guan) 於(yu) 山東(dong) 魏橋集團電價(jia) 低於(yu) 一般電網電價(jia) 三分之一的新聞,引爆了公眾(zhong) 對於(yu) 電成本細節的關(guan) 注。

[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對於(yu) 大多數居民和廠家來說,電價(jia) 賬單最熟悉不過,但每度電的產(chan) 生和輸送過程,以及成本結構未必清晰。

一度電的旅程

在一度電的生產(chan) 旅途中,要經過很多站點,每個(ge) 站點形成一個(ge) 成本和價(jia) 格,而起點當然是發電廠的生產(chan) 車間。

眾(zhong) 所周知,中國有五大發電集團,但其實這五大發電集團的發電量隻占全國的50%左右。另外20%來自於(yu) 包括神華集團、三峽集團在內(nei) 的7家中央企業(ye) ,以及15家規模較大的地方發電企業(ye) ,剩下30%的發電量來自其他企業(ye) 。雖然“其他”兩(liang) 個(ge) 字很簡單,但實際代表了約18000家具有發電許可證企業(ye) 的龐大產(chan) 業(ye) 群。從(cong) 電力生產(chan) 車間所生產(chan) 的電力有了一個(ge) 電價(jia) 屬性,就是上網電價(jia) 。

通過一係列的變電設施,這一度電被送入了電網企業(ye) 的高壓電網,按照需要被留存給當地企業(ye) 使用,或者被輸送到遠方,或通過抽水蓄能被暫時儲(chu) 存起來。由於(yu) 中國電力資源西富東(dong) 貧,而用電負荷西低東(dong) 高,因此數以億(yi) 計的電量在你無法察覺的瞬間,已源源不斷地行走在“西電東(dong) 送”的大通道上。高壓電網就是好比電力的“高速公路”,這樣的送電服務在電網內(nei) 被稱為(wei) 輸電,而這項服務所形成的電價(jia) 是輸電電價(jia) 。

當電力到達東(dong) 部負荷中心,又需要利用變電設施從(cong) 電力“高速公路”安全駛下,被配送到千家萬(wan) 戶,走完全程。這項服務在電網內(nei) 被稱為(wei) 配電,所形成的電價(jia) 是配電電價(jia) 。上網電價(jia) 與(yu) 輸電電價(jia) 、配電電價(jia) 之和就是銷售電價(jia) ,裏麵既包含了一些稅費,也包括電力行駛途中的損耗。

盡管國家電監會(hui) 一直在努力,但中國還沒有厘清究竟有多少是輸電電價(jia) 、多少是配電電價(jia) ,隻能籠統地通過銷售電價(jia) 和上網電價(jia) 計算一個(ge) 購銷差價(jia) ,統稱為(wei) 輸配電價(jia) 。

一度電成本構成[注冊(ce) 法國公司]

按照電監會(hui) 《2010年度電價(jia) 執行及電費結算情況通報》,2010年發電企業(ye) 平均上網電價(jia) 為(wei) 384.56元/千千瓦時,電網企業(ye) 平均輸配電價(jia) 為(wei) 187.33元/千千瓦時,電網企業(ye) 平均銷售電價(jia) 為(wei) 571.22元/千千瓦時。這一度電能讓一台冰箱運轉24個(ge) 小時,讓電視機運轉10個(ge) 小時。

當然,不同用戶所使用的電力價(jia) 格並不相同。商業(ye) 電價(jia) 最高,為(wei) 812.24元/千千瓦時,而大工業(ye) 用電617.72元/千千瓦時,居民生活用電475.04元/千千瓦時,如果貧困縣需要排水灌溉,則隻需要194.40元/千千瓦時。

但用戶幾乎不可能用這樣的銷售電價(jia) 購電,因為(wei) 電力作為(wei) 一項公共服務業(ye) 需要居民進一步支付輔助的成本,這就是隨電價(jia) 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和附加。全國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主要有5項,即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農(nong) 網還貸資金、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

以魏橋集團所在地的山東(dong) 濱州為(wei) 例,從(cong) 2012年開始,一般工商業(ye) 用電,電壓等級1千伏~10千伏之間的,每度電價(jia) 格為(wei) 0.8024元,其中包括6項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分別為(wei) :農(nong) 網還貸0.02元、三峽工程建設0.007元、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0.01元、中央庫區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0083元、地方庫區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0005元、可再生能源基金0.008元。另外1項是農(nong) 維費0.0059元。這些附加費用大概占整個(ge) 電價(jia) 的7.2%。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可以理解為(wei) 以往的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在三峽工程2009年基本建成之後,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取消並開征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主要用於(yu) 南水北調和三峽工程的後續工作,以及一些地區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使用,征收期為(wei) 10年。

而農(nong) 網還貸資金是用於(yu) 全國投資規模約5000億(yi) 的農(nong) 網改造。在中國13億(yi) 人口中,僅(jin) 在國家電網所服務的區域,還有57.6萬(wan) 無電戶、240.9萬(wan) 無電人口。為(wei) 無電使用的人們(men) 送去光明,讓農(nong) 忙時節的農(nong) 民不會(hui) 因為(wei) 電力供給不穩難以春耕秋收,這就是農(nong) 網還貸資金的用途。

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的征收依據來自於(yu) 1964年的《財政部關(guan) 於(yu) 征收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的幾項規定》。在國家對上述文件未作修訂前,有關(guan) 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的規定仍繼續被執行。這部分資金主要用於(yu) 城市維護和建設。不過江蘇省財政廳在關(guan) 於(yu) 農(nong) 網還貸資金等18項政府性基金政策到期後有關(guan) 問題意見的複函中就指出,“城鎮公用事業(ye) 附加”的文件依據過老,40年前的文件至今一直未作調整,使公用事業(ye) 附加的征收缺乏現實依據。

可再生能源電價(jia) 附加則用於(yu) 補貼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由於(yu)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原來按照每度電4厘左右征收所形成的年均100億(yi) 元已是入不敷出,因此國家在2011年將該項附加提升到每度電8厘。[注冊(ce) 意大利公司]

這些基金和費用依據各省條件和用電需求,各地征收水平並不完全相同。在2011年連續調整電價(jia) 後,中部的河南省,電網直供銷售的每度電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為(wei) 0.011元,城市公用事業(ye) 附加費為(wei) 0.01元,可再生能源附加為(wei) 0.01元,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為(wei) 0.008元,地方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為(wei) 0.0005元。農(nong) 網還貸資金每度電一般約0.002元。

爭(zheng) 議價(jia) 格使用

一度電的價(jia) 格構成,一般情況下都是公開的,但這些占電價(jia) 構成近8%的基金及附加是如何使用和分配的,卻是一本糊塗賬。根據相關(guan) 測算,去年全國用電量近47萬(wan) 億(yi) 度,每度電附加6厘的費用,就要多收2800多億(yi) 元。

這些資金有些是電網代國家征收,有些是電網自己征收。征收之後的使用情況,並不公開透明。僅(jin) 僅(jin) 在1998年,發改委清理電價(jia) 行動中就曾查明560項違紀加價(jia) 的情況。據報道,當時的電價(jia) 政策執行過程中,許多地區不顧國家三令五申,擅自在電價(jia) 外加收各種不合理的基金和費用,已經查明的這560項違反國家規定的電價(jia) 加價(jia) 項目總金額超過210億(yi) 元。

一邊是資金使用和去向的不透明,一邊是電力行業(ye) 高福利。《廣東(dong) 省居民生活用電定價(jia) 成本監審報告》顯示,廣東(dong) 電網員工月平均工資為(wei) 7418元。而根據廣東(dong) 省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廣東(dong) 城鎮單位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為(wei) 3980元。

在回應“魏橋自備電廠電價(jia) 比國家電網低1/3”的報道時,有關(guan) 官員稱,是因為(wei) 他們(men) 沒有承擔社會(hui) 責任,包括以上基金和附加,還有脫硫、脫硝等環境汙染問題。但也有專(zhuan) 家表示,這些社會(hui) 責任,其實已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那麽(me) ,對於(yu) 魏橋現象,是否可以在全國推廣呢?國家能源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作為(wei) 自備電廠,魏橋電價(jia) 構成情況同電網企業(ye) 的授電價(jia) 格並不可比。

林伯強表示,不可比的第一方麵在於(yu) 自備電廠是為(wei) 自身使用所設置的,隻有十分有效的輸電配電成本,和電網企業(ye) 那樣滿足全社會(hui) 需要的情況不可比。不可比的第二個(ge) 方麵是魏橋的價(jia) 格體(ti) 係和供電情況處於(yu) 政府監管之外,而且其本身有違相關(guan) 法律之處。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