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香港“生產力展館”展示科技助港商升級轉型成績

   “哢嚓”一下能檢測皮膚是否健康的相機;把剩飯剩菜快速變成有機肥料的壓縮器;使廚具安全耐高溫的薄薄塗層……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科技成果,均可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展館”中找到。 [注冊新加坡公司條件]

  該展館是生產(chan) 力局近日為(wei) 紀念成立45周年而開設,分為(wei) “創新與(yu) 升級”、“檢測與(yu) 認證”、“低碳生產(chan) ”和“優(you) 質生活”4個(ge) 展區,展示了香港工商業(ye) 近年借科技謀轉型的成就。

  “經過40多年的發展,香港工業(ye) 已由昔日的傳(chuan) 統家庭式作業(ye) ,提升至現在的高科技及高增值生產(chan) 模式,”生產(chan) 力局總裁麥鄧碧儀(yi) 接受專(zhuan) 訪時表示,“科技給香港工業(ye) 提供了轉變的契機,香港企業(ye) 基本都已告別勞動密集型的生產(chan) 模式,也逐漸重視環保議題。隨著與(yu) 內(nei) 地合作的加深,這種轉變正沿著珠三角向北擴展。”

  她指,以香港一家內(nei) 衣廠為(wei) 例,原本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胸杯切割工序,由於(yu) 采用了生產(chan) 力局研發推廣的“三維胸杯膠殼激光切割係統”,不但令切割更準確、質量穩定,還將切割工序的效率提升兩(liang) 倍,隻需一、兩(liang) 人同時操作即可。這對廠商應付“小批量、貨期短”的急單有很大幫助。

  [注冊(ce) 新加坡公司費用]
同樣,把裝飾性電鍍改進為(wei) 工程電鍍技術——此類新材料表麵處理技術的改進,不但提升部件強度、硬度和產(chan) 品價(jia) 值,同時也提高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節約成本。生產(chan) 力局楊利堅博士指出,一些港商利用電鍍技術的創新項目實現轉型,由經營手機殼、易潔廚具和戶外服裝等較低價(jia) 的消費產(chan) 品,發展至高附加值的汽車、電子線路板及醫療裝置等電鍍應用。

  他介紹稱,除了硬件技術,生產(chan) 力局也引入新的生產(chan) 管理係統,協助企業(ye) 優(you) 化運作流程,“香港一家音響產(chan) 品生產(chan) 商應用企業(ye) 資源規劃(ERP)係統,在減少數百名生產(chan) 人員後,生產(chan) 線效益卻提升了近30%。”

  麥鄧碧儀(yi) 說,香港回歸15年來、尤其是2003年後,越來越多的香港工商業(ye) 北上設廠,現在已有8萬(wan) 港企落戶廣東(dong) ,生產(chan) 力局的工作範圍也從(cong) 本地擴展至珠三角甚至更北的地方。

  “2008年6月我們(men) 推出‘升轉一站通’服務平台,幫助港商技術升級、業(ye) 務轉型及產(chan) 額轉移,以配合國家對工業(ye) 政策的調整。到2009年,珠三角當地政府主動與(yu) 我們(men) 合作,把‘升轉一站通’的平台輻射至東(dong) 莞、珠海和江門。”

  截至2011年,生產(chan) 力局已聯合珠三角地方政府協助120餘(yu) 家港資企業(ye) 實現升級轉型,並準備兩(liang) 年內(nei) 在東(dong) 莞完成600個(ge) 個(ge) 案的評估。[注冊(ce) 新加坡公司好處]在完成升轉的同時,為(wei) 配合內(nei) 地節能減排的要求和發展低碳循環經濟的政策,生產(chan) 力局和珠三角政府還聯合推出“清潔生產(chan) 夥(huo) 伴計劃”,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工業(ye) 汙水轉化和排放問題。從(cong) 2008年至今年4月,已經完成1852個(ge) 項目,超標近40%。

  麥鄧碧儀(yi) 還指出,港企不斷北移,發展也更具動力。“現在生產(chan) 力局經常會(hui) 接待來自天津、內(nei) 蒙古乃至新疆的交流團隊,相信兩(liang) 地的交流合作會(hui) 給港商提供更多有利的發展條件。”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