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季度經濟增速低於(yu) 市場預期後,4月經濟數據再次令人頗感意外。
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3%,比3月回落2.6個(ge) 百分點,經過季節調整後的環比增速為(wei) 0.35%,是2011年公布該數據以來的最低值。同時公布的消費數據和前一日公布的出口數據也均低於(yu) 市場預期。[注冊(ce) 馬紹爾公司費用]隻有通脹如預期那般,小幅回落至3.4%。
數據公布後,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通脹逐漸消退,為(wei) 政策放鬆提供了空間。疲軟的經濟數據可能會(hui) 動搖決(jue) 策者此前的信心,進一步政策放鬆可期。
但央行對通脹的擔憂明顯高於(yu) 增長。數據公布前一日,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支撐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仍然較多,有望推動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物價(jia) 漲幅總體(ti) 保持回落態勢,但並不穩定,對未來物價(jia) 上行風險也需關(guan) 注。“當前經濟增長與(yu) 物價(jia) 之間的匹配關(guan) 係正在發生變化,物價(jia) 對需求擴張的反應較之前更為(wei) 敏感。一旦需求擴張,潛在的漲價(jia) 動力就可能重新顯現。”
繼續築底
4月數據中最出人意料的是工業(ye) 增加值的表現。同比9.3%的增速是2009年5月以來首次落入個(ge) 位數增長區間,回落的趨勢也與(yu) 市場預期的反彈相悖。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對財新記者表示,工業(ye) 增加值增速下滑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由於(yu) 出口、消費低於(yu) 預期,輕工業(ye) 加速下滑,而由於(yu) 房地產(chan) 投資受到抑製,重工業(ye) 也在回落。4月輕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大降3.6個(ge) 百分點至10.3%,重工業(ye) 增速則回落2.3個(ge) 百分點至8.9%,持續低於(yu) 工業(ye) 總體(ti) 增速。[馬紹爾公司注冊(ce) 流程]
4月當月出口1632.5億(yi) 美元,同比增4.9%,低於(yu) 財新傳(chuan) 媒(微博)經濟學家調查均值4.2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4.1%,較3月回落1.1個(ge) 百分點,也低於(yu) 預期1.3個(ge) 百分點。
不過,更能體(ti) 現趨勢變化的季節調整後數據,4月出口環比增9.4%,連續兩(liang) 月維持較高正增長;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13%,顯示消費仍保持穩健。
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中,4月房地產(chan) 投資繼續下滑,同比增長18.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8個(ge) 百分點。不過政府投資正在加速。4月中央項目投資降幅有所收窄,投資資金來源中,預算內(nei) 資金增速再度攀升3.8個(ge) 百分點至28.7%,顯示政府希望通過投資進度加快來提振經濟。
此前數日公布的央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數據中,3月政府存款減少3726.31億(yi) 元,較往年明顯加大,顯示財政資金撥付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土地數據中,基礎設施用地同比增加1.6倍,亦顯示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認為(wei) ,投資有望企穩,二季度可能探明增長底部。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對財新記者表示,在需求放緩之外,工業(ye) 增速下滑也與(yu) 企業(ye) 去庫存壓力增加有關(guan) ,“如果企業(ye) 發現銷售不好,就會(hui) 降低庫存,同時減少生產(chan) ”。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說,未來幾個(ge) 月,由於(yu) 通脹預期趨淡,去庫存還會(hui) 繼續。[馬紹爾公司介紹]
此外,今年中央政府節能減排政策執行的力度有所加大。根據發改委公布的一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完成情況相對較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重工業(ye) 的增速。
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根據人社部數據,就業(ye) 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卻有所加劇。莫尼塔宏觀分析師喬(qiao) 永遠認為(wei) ,這解釋了過去一個(ge) 季度以來政策對於(yu) 放緩的容忍度提高的原因。由於(yu) 政策容忍度提高,經濟築底時點可能明顯偏後。
通脹難馴
4月CPI如市場預期般出現回落,但通脹壓力並未減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CPI同比上漲3.4%,較3月回落0.2個(ge) 百分點。這與(yu) 此前財新傳(chuan) 媒經濟學家調查的預測均值一致。
食品價(jia) 格同比漲幅回落是4月CPI漲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食品價(jia) 格同比上漲7.0%,影響居民消費價(jia) 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2.20個(ge) 百分點,較3月分別回落0.5個(ge) 和0.19個(ge) 百分點。
央行對物價(jia) 走勢仍持謹慎態度。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隨著物價(jia) 形勢有所緩和,前期部分被抑製的商品價(jia) 格可能再次上漲。雖然短期內(nei) CPI同比漲幅有可能繼續保持趨緩態勢,但這也與(yu) 上年同期基數較高有關(guan) ,因此需更多關(guan) 注季節調整後的CPI環比漲幅。
在食品環比下降0.9%的帶動下,4月CPI環比下降0.1%,不過,考慮到3月CPI曾背離環比下降的季節趨勢,上漲0.2%,4月的環比下降並不意味著真正意義(yi) 上物價(jia) 拐點出現。
4月非食品價(jia) 格環比上漲0.3%,增速較3月加快0.1個(ge) 百分點,服務項目價(jia) 格由3月的環比持平躍升至上漲0.5%。CPI涵蓋的八大類商品中,食品之外的其他七大類商品價(jia) 格環比均出現上漲,其中娛樂(le) 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衣著、交通和通信三大類價(jia) 格,環比分別增長0.6%、0.5%和0.4%,均處於(yu) 高位。
即使環比出現下降的蔬菜價(jia) 格,也仍處於(yu) 高位運行區間。據商務部監測,4月最後一周,18種蔬菜批發價(jia) 連降五周後回升,比前一周上漲2.4%。5月第一周蔬菜價(jia) 格與(yu) 前一周持平,而葉類蔬菜價(jia) 格繼續走高,芹菜、大白菜和圓白菜價(jia) 格分別上漲12.8%、7.1%和6.7%。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4月鮮菜環比下降5.8%,但同比漲幅高達27.8%,高出3月7.3個(ge) 百分點,顯示價(jia) 格回落明顯慢於(yu) 去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4月3.4%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jia) 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wei) 1.8個(ge) 百分點,新漲價(jia) 因素約為(wei) 1.6個(ge) 百分點。包含去年年中價(jia) 格高漲的翹尾因素,在同比漲幅的貢獻僅(jin) 占53%,亦顯示當前物價(jia) 上漲動力未減。
此外,近期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均將舉(ju) 行居民用電階梯電價(jia) 聽證會(hui) 。部分地方對居民用水及天然氣等也在調整價(jia) 格方案。這些調整可能將使得年內(nei) 物價(jia) 漲幅下行的速度有所趨緩。
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在劉易斯拐點逐步到來、國內(nei) 勞動力供給趨緊的大背景下,勞動較為(wei) 密集的農(nong) 產(chan) 品、服務業(ye) 以及資源性產(chan) 品價(jia) 格仍存在趨勢性的上漲動力。一旦需求擴張,潛在的漲價(jia) 動力就可能重新顯現。
有限放鬆
疲弱的增長數據讓部分研究人士改變了對政策的預期。
汪濤對財新記者稱,4月的數據讓她有點改變看法。在房地產(chan) 下滑、出口萎靡的情況下,政府可能會(hui) 考慮加碼一些政策,“還得從(cong) ‘十二五’重點工程,保障房建設,與(yu) 民生有關(guan) 的基礎設施投資這方麵著手。”
彭文生則表示,貨幣政策調整的迫切性有所增加,一方麵,降低存準率,放鬆流動性,讓整個(ge) 銀行可貸資金多些;另一方麵,還有資金成本的問題,對貨幣當局來說,降低市場利率,降低貸款基準利率的必要性正在增加。
不過,從(cong) 央行近期的操作和表述來看,這種預期很可能落空。央行更傾(qing) 向於(yu) 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而非與(yu) 市場預期的下調存準率來微調流動性。
5月第一周,央行暫停公開市場回籠,並於(yu) 5月3日進行650億(yi) 元7天逆回購操作,這是央行自2003年以來首次在非春節時間展開逆回購操作。隨後5月8日央行進行200億(yi) 元28天正回購操作,5月10日再次進行240億(yi) 元逆回購操作。
石磊解釋,28天期和7天期回購主要功能不同,一個(ge) 針對數量,一個(ge) 針對利率,預計未來這兩(liang) 種工具將會(hui) 頻繁使用,央行在調控數量的同時,也開始兼顧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調控市場利率水平。
基於(yu) 對需求擴張導致通脹反彈的擔憂,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綜合考慮外匯流入、市場資金需求變動、短期特殊因素等情況,運用逆回購、正回購、央行票據、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靈活調節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運行。較之前的表述,增加了正回購、央行票據兩(liang) 種工具,且排在存準率之前。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降低存準率。石磊認為(wei) , 5月、6月仍可能繼續下調存準率。國泰君安分析師薑超稱,短期工具不能替代中長期工具,預計存準率還需下調兩(liang) 次以上,“觸發因素包括信貸、外匯占款及經濟增長低預期等”。汪濤認為(wei) ,公開市場操作和降準,效果沒有太大區別。由於(yu) 政府不太可能通過擴大赤字來刺激經濟,政府投資加速,需要貨幣政策配合支持,“貨幣政策放鬆應該是信貸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