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寶鋼集團成為(wei) 內(nei) 地企業(ye) 首個(ge) 吃螃蟹者,境內(nei) 非銀行機構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已司空見慣。為(wei) 規範此類業(ye) 務,日前,國家發改委發文規定,境內(nei) 非銀行機構赴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須報發改委核準,其境外分支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並由境內(nei) 機構提供擔保的,亦應向發改委備案。境內(nei) 非銀行機構在境外除香港之外的國家或地區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同樣參照上述規則。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匯豐(feng) 中國環球銀行部總監吳佳清向記者表示,規定將有助於(yu) 鼓勵更多內(nei) 地企業(ye) 赴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不僅(jin) 為(wei) 內(nei) 地企業(ye) 開辟了一個(ge) 新的融資渠道,同時也將為(wei) 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又一重要進展,利好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
內(nei) 地機構“好吃點心債(zhai) ”
在內(nei) 地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背景下,受資金短缺困擾的境內(nei) 非銀行機構“走出去化緣”的衝(chong) 動不斷發酵。寶鋼集團2011年10月獲批赴港發行65億(yi) 元人民幣債(zhai) 後,境內(nei) 企業(ye) 赴港“吃點心債(zhai) ”的熱情日益高漲。
今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批複同意,華能國際電力、中國大唐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廣東(dong) 核電集團等4家企業(ye) 赴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總額為(wei) 185億(yi) 元人民幣。
甚至連金融機構也加入赴港融資人民幣的大潮。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批複同意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東(dong) 亞(ya)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匯豐(feng)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10家銀行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總額為(wei) 250億(yi) 元人民幣。[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
實際上,“點心債(zhai) ”的籌備由來已久。2010年12月,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趕赴北京與(yu) 多部委會(hui) 麵後透露,發改委正在考慮容許內(nei) 地工商企業(ye) 到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金管局亦將致力於(yu) 擴大在港人民幣的投資渠道,並加快建設香港人民幣的回流機製。
完善人民幣回流機製勢在必行
一位評論人士指出,隨著內(nei) 地與(yu) 香港經貿往來與(yu) 日俱增以及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深入,盡快完善香港市場的人民幣回流機製已成為(wei) 繼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清算協議之後,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舉(ju) 措。“在這個(ge) 背景下,放開境內(nei) 企業(ye) 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可謂一舉(ju) 多得,大勢所趨。”
首先,目前香港人民幣利率遠遠低於(yu) 內(nei) 地,如能在香港發債(zhai) ,將明顯節省國內(nei) 企業(ye) 的財務成本。以1年期的人民幣債(zhai) 券為(wei) 例,在內(nei) 地的發行利率高達約3.5%,而在香港市場上,發行利率則隻有1.3%左右的水平。2011年3月,聯合利華在香港發行了期限3年、總額3億(yi) 元人民幣計價(jia) 債(zhai) 券利率隻有1.15%,創下“點心債(zhai) 券”市場的最低紀錄,但當時中國內(nei) 地的3年期國債(zhai) 票麵利率為(wei) 5.18%。
其次,兩(liang) 地貿易額持續高速增長,香港的人民幣市場初具規模,如何拓寬香港人民幣投資渠道成為(wei) 當務之急,包括小QFII、人民幣債(zhai) 券以及人民幣股票無疑是眼下可行的選擇。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錄得5543億(yi) 元,是2009年末餘(yu) 額的8.84倍。但人民幣境外持有者的投資渠道卻很少,隻有利率很低的銀行賬戶、零星的“點心債(zhai) 券”以及房地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
[香港公司年審]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去年8月在“國家‘十二五’規劃與(yu) 兩(liang) 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作主題演講時表示,內(nei) 地將按照“積極穩妥、風險可控”的原則,允許並穩步擴大內(nei) 地企業(ye) 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的規模。同時,修訂外商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支持香港投資者使用人民幣赴內(nei) 地直接投資。
饒有意味的是,在此次發布的通知中,國家發改委要求,赴港發行“點心債(zhai) ”募集資金投向應主要用於(yu) 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項目,並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產(chan) 業(ye) 政策等規定。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城鎮固定資產(chan) 投資完成47865億(yi) 元,同比增長20.9%,升幅回落近12個(ge) 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