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新一屆政府將於(yu) 7月1日正式上任,候任特首梁振英近日正緊鑼密鼓地為(wei) 組班作準備。目前來說,現屆政府的三司十二局將在新一屆政府重組,成為(wei) 三司兩(liang) 副司十四局,以便讓特區政府的運作更順暢,減輕現政務司司長與(yu) 財政司司長的沉重工作量,正視以往受忽略的問題。特區政府此次新一輪機構改革,是為(wei) 穩中求變。 [杭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戴子熙
改組穩中求變
香港特區政府於(yu) 1997年7月1日成立後,政府部門架構大致承襲英治時期,其時共有13個(ge) 決(jue) 策局及兩(liang) 個(ge) 資源局。2002年7月1日,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實施高官問責製,決(jue) 策局首長棄用以公務員晉升的方式,改用政治任命,局長須承擔政治風險;而原局長則改稱常任秘書(shu) 長,維持公務員擢升的原則。決(jue) 策局因此被徹底重組,重新設立11個(ge) 決(jue) 策局,外界將之與(yu) 三位司長合稱“三司十一局”。到了2007年7月1日,曾蔭權就任第三屆香港特首時,又輕微改動,將原來“三司十一局”改組成“三司十二局”,部分政策局職能亦有調整。
在早前的第四屆香港特首選舉(ju) 期間,候選人梁振英發表“穩中求變”政綱,提出“三司兩(liang) 副司十四局”的政府架構重組方案。一般認為(wei) ,梁振英建議進行政府架構調整,主要是出於(yu) 三方麵的考慮:一是各個(ge) 機構存在職能重迭或者職責不明確的因素;二是香港政治、社會(hui) 及經濟出現重大變化,需要因時因地作出應對性調整;三是根據高官問責製實施經驗,政府需要組合相應的決(jue) 策局及其下屬部門。
[北京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3月25日,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5月4日,香港行政會(hui) 議召開特別會(hui) 議,通過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提出五司十四局的政府架構重組建議。人事編製上,撇除政治助理的職位不算,需要增設共57個(ge) 職位,估計涉及每年開支7219.4萬(wan) 至7290.9萬(wan) 港元。
涉及司局變化
根據候任特首辦提交予立法會(hui) 政製事務委員會(hui) 的文件顯示,此次重組涉及以下四個(ge) 方麵。
第一,新設兩(liang) 名副司長。新增的副政務司司長將專(zhuan) 責協助政務司司長統籌人力資源及文化政策,主力督導3個(ge) 政策局,即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和文化局。政務司司長直接督導的政策局則可減少至6個(ge) ,並專(zhuan) 注於(yu) 跨越不同範疇須作較長遠規劃的政策,例如扶貧和可持續發展,並會(hui) 繼續監督粵港合作和關(guan) 愛基金的運作以及領導進一步政製發展和加強地方行政工作。
另一新增的副財政司司長,則會(hui) 督導兩(liang) 個(ge) 政策局,即工商及產(chan) 業(ye) 局和科技及通訊局,並會(hui) 協助財政司司長落實與(yu) 內(nei) 地簽訂的經濟合作協議及十二五規劃。在新架構下,房屋政策將撥歸財政司管轄,財政司將直接督導3個(ge) 政策局,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房屋規劃及地政局、運輸及工務局,亦會(hui) 專(zhuan) 注進一步發展香港作為(wei) 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及離岸人民幣業(ye) 務中心的事務,同時審視公共財政及財政儲(chu) 備的管理,監督長遠房屋、規劃、土地及運輸政策的製定工作。
第二,建議新增一個(ge) 文化局,接掌西九龍文化區、創意產(chan) 業(ye) 、文物保育及電影。
第三,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分拆成“工商及產(chan) 業(ye) 局”和“科技及通訊局”,前者負責航運、民航及物流的職能;後者則負責推動香港的創新科技及通訊等工作。
第四,把現時的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改組為(wei) 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和運輸及工務局。候任辦在文件中強調,房屋事務及土地的提供由一個(ge) 政策局負責,可令公營及私營房屋的土地供應,在時間協調上更順暢;房屋規劃及地政局也負責長遠房屋策略、市區重建以及樓宇維修等政策職能。運輸及工務局則專(zhuan) 責改進公共交通服務質素、檢討票價(jia) 、加快推行十大主要基建工程等。
5月4日,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與(yu) 當地傳(chuan) 媒人士見麵時解釋,重組政府架構是他當前最主要的工作,而重組的目的,是為(wei) 了要履行參選承諾,落實其施政理念。他舉(ju) 例說,現行的發展局與(yu) 運輸及房屋局,未來將會(hui) 改組為(wei) 兩(liang) 個(ge) 新政策局,即房屋規劃及地政局與(yu) 運輸及工務局。這是因為(wei) 他在參選過程中,一再接觸到的民意都希望能增加房屋供應。香港現時不是沒有能力興(xing) 建更多的房屋、也不是沒有足夠的土地供應,所缺者乃是長遠的整體(ti) 規劃。因此他決(jue) 定成立新的房屋規劃及地政局,把所有有關(guan) 土地、房屋和發展的工作都集中到一個(ge) 政策局之下,如此就可因時製宜、加強規劃,滿足社會(hui) 的需要。
引發熱烈討論
梁振英的政府架構重組建議公布後,隨即在香港社會(hui) 引起熱烈討論,大部分聲音均傾(qing) 向支持,認為(wei) 是符合香港社會(hui) 現實需要的。有香港學者舉(ju) 例說,香港產(chan) 業(ye) 單一化已令香港發展受阻,著重金融地產(chan) 的社會(hui) 發展不能滿足香港的長期需要,發展多元化產(chan) 業(ye) 結構已是必須,現屆政府已有發展六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之議,在梁振英的重組問責團隊的建議裏,也有發展產(chan) 業(ye) 的應對方向。新建議設立的副財政司司長,就是專(zhuan) 門負責協調與(yu) 規劃人力、經濟等長遠發展。這是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較多的規劃色彩,在現時全球競爭(zheng) 劇烈的環境下,這個(ge) 較積極的做法也有其道理。有些人或許說這是幹預市場發展,但無可否認的是,適度的政府政策引導,會(hui) 令業(ye) 界在開展產(chan) 業(ye) 時事半功倍,總不能凡事都完全無為(wei) ,新管治架構建議也展示了這個(ge) 方向。
不過,在一片支持聲浪中,也有不少質疑的說法。香港有媒體(ti) 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特區政府每次改組理由大都顯得躊躇滿誌,政府相信或要令社會(hui) 相信:人多必定好辦事,多了一些自己信任、親(qin) 手委任的官員加入政府,便可以更好地響應社會(hui) 和市民的需要。可是,多年下來,似乎不見政府更能掌握民意,又或更好地應對未來挑戰。看來,人多未必好辦事,人多,有時也可以是壞事兼亂(luan) 事。文中質疑,“如今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又建議要進一步擴大政府的架構,此舉(ju) 是否可以令下屆政府更好地施政、而不會(hui) 重蹈覆轍?”
值得注意的是,梁振英的政府架構重組建議需要立法。換言之,未來要在立法會(hui) “過四關(guan) ”,包括通過職權轉移的決(jue) 議案,經人事編製小組委員會(hui) 批準,再向財務委員會(hui) 申請撥款,最後,期望可於(yu) 6月中提交立法會(hui) 大會(hui) 表決(jue) 。但立法會(hui) 各政黨(dang) 對有關(guan) 重組建議的意見各有不同。
民建聯等政黨(dang) 均表示,支持梁振英提出的政府架構重組,認為(wei) 新架構分工較清晰,增加跨部門合作的協調性。工聯會(hui) 立法會(hui) 議員黃國健指出,新的政府架構將部分政策局分拆,令分工較以前清晰,而增設兩(liang) 名副司長,則可起到協調作用,加強跨部門合作,相信梁振英在撰寫(xie) 競選政綱時,是在廣泛收集社會(hui) 意見後,才提出相關(guan) 建議,有一定民意基礎,工聯會(hui) 原則上會(hui) 支持。
相比之下,梁振英要立法會(hui) 在未來一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完成審議工作,惹起反對派的不滿。有反對聲音質疑,當全世界都苦惱為(wei) 政府精簡架構,梁反而新增職位。工黨(dang) 主席李卓人也批評,架構重組實為(wei) 迭床架屋,在沒有足夠谘詢情況下,暫時不會(hui) 支持改組方案。
香港政壇人士分析,候任特首梁振英擬上任前先推其政府架構改組,時至今日,事件已非行政機關(guan) 重組般單純。梁振英要展示其能力推改革,但反對派卻要施展下馬威,兩(liang) 者角力最終會(hui) 掀起新一輪政治紛爭(zheng) 。梁振英要闖關(guan) ,反對派要阻撓,可以預示,未來一個(ge) 多月政圈還會(hui) 好戲連連。
對此,香港《文匯報》5月5日發表社評指出,目前距離新屆政府就任剩下不足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假如未能在今屆立法會(hui) 任期內(nei) 完成審議及撥款工作,意味重組架構必須待新一屆立法會(hui) 就任後才能繼續。然而,新一屆立法會(hui) 在10月才正式就任,加上要選出各委員會(hui) 的正副主席,差不多要在11至12月方可重新進行法案審議工作,待當局重新展開有關(guan) 程序並遞交文件予立法會(hui) 審核,最快也要到明年4月才可完成立法。如果新屆政府在接近一年時間未能完成架構重組,勢將妨礙各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落實。倘若重組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受影響的將會(hui) 是全港市民,而本港社會(hui) 也將繼續蹉跎歲月。文中說,“建製派議員一直以來都是政府依法施政的最大支持力量,在攸關(guan) 市民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更應理直氣壯的支持重組工作,確保架構重組能夠如期完成。”
一般認為(wei) ,梁振英提出的方案得到社會(hui) 大部分人的支持,再加上建製派議員在立法會(hui) 占有約三分之二議席,方案應可順利通過,來得及在7月1日之前完成重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