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證監會連出四項利好政策 對股市支持態度明顯

受四大利好影響,5月2日滬深兩(liang) 市開盤大漲,滬指開盤報2421.08點,漲1.03%。深成指開盤報10319.48點,漲1.37%。

郭樹清“迫切改善市場”[注冊(ce) 德國公司]

趕在大盤股上市之前,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郭樹清急推多項改革資本市場措施增加市場信心,並直接通過降低費用等手段活躍市場。

“五一”小長假期間,證監會(hui) 連續加班送利好。4月27日,證監會(hui) 降低期貨交易手續費,並宣布正在研究減少股票交易費用;28日,證監會(hui) 正式公布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取消網下機構3個(ge) 月的鎖定期,並推出五條新規遏製新股炒作;29日,滬深兩(liang) 大交易所同時發布主板以及中小板退市方案征求意見稿;30日,證監會(hui) 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guan) 收費標準,調整後,滬深證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成交金額的0.087%。雙向收取。

市場人士認為(wei) ,郭樹清2011年10月29日上任以來,已有半年時間,其推出了一係列以公開透明為(wei) 核心的改革,比如強製上市公司分紅、完善創業(ye) 板退市製度、開出史上最嚴(yan) 保代“罰單”、啟動新股發行體(ti) 製改革、證監會(hui) 內(nei) 部全員大輪崗等,郭樹清的改革組合拳對整個(ge) 市場製度的完善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對股市長期形成利好。但從(cong) 指數上看,A股市場一直在原地畫圈未見起色,上證指數始終徘徊在2400點附近,這很難滿足國企A股的短期巨額融資需求。[注冊(ce) 百慕大公司]

隨著勞動節政策利好的集中釋放,市場人士稱,中國股市本來就是一個(ge) 以政策為(wei) 導向,以資金為(wei) 推動型的市場。證監會(hui) 最近一係列政策出台,速度出乎市場預期,表明監管層的一種積極態度和迫切改善市場的願望。

但另有市場人士稱,退市製度和新股發行製度的改革,對A股長期形成利好,但難解短期市場之渴,交易所降低收費標準,效果有限,監管部門應考慮降低印花稅和紅利稅,但印花稅和紅利稅等的降低,需要財稅部門等的協調,投資者仍需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ge) 月前的清明小長假,證監會(hui) 曾公布多項政策:發布新股發行改革征求意見稿,宣布新增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500億(yi) 美元,增加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500億(yi) 元人民幣。隨後,滬深股指迅速擺脫3月的頹勢,迎來紅四月,上證指數4月累計收漲5.90%,深證成指4月累計收漲8.18%。

“五一”期間資本市場四大政策盤點

4月27日 期貨手續費下調30%

大交易所小公司搶客戶或改變

消息麵:證監會(hui) 4月27日宣布,國內(nei) 四家期貨交易所將降低所有期貨交易品種的手續費標準,各品種降費比例從(cong) 12.5%到50%不等,期貨交易所手續費水平整體(ti) 下降30%左右,調整後的手續費標準將從(cong) 6月1日起執行。

點評:雖然此前業(ye) 內(nei) 對交易所下調手續費已經有了傳(chuan) 言和預期,但是四家期貨交易所在4月最後一個(ge) 交易日結束交易後,統一地發布下調手續費公告還是讓市場人士有些意外,一些期貨公司的相關(guan) 人士甚至是在接到了客戶打來的谘詢電話時才知道這一消息的。

其實,期貨交易所收取的手續費太多,利潤占整個(ge) 行業(ye) 的收入比例過高的狀況早就存在,特別是在交易所對日內(nei) 交易手續費恢複雙邊收取的2011年,盡管交易成本上升導致成交額大減,期貨公司舉(ju) 步維艱,但交易所卻賺得盆滿缽滿。自2010年10月後,三大商品交易所為(wei) 抑製市場交易中過度投資的行為(wei) 紛紛采取取消或提高保證金比例、限製開倉(cang) 手數製度、日內(nei) 手續費優(you) 惠製度等措施,對市場交易規模進行抑製,最終期貨市場成交量急劇下降。

期貨業(ye) 內(nei) 對市場收入與(yu) 分配改革的呼聲早就此起彼伏,而在2012年以前有關(guan) 部門擺出的卻是一副充耳不聞的姿態,直到今年年初,證監會(hui) 新任領導在調研了解基層情況時一切才有了新的氣象。四大期貨交易所隨後啟動手續費返還期貨公司的行動。[注冊(ce) 汶萊公司]

此次下調手續費,將進一步提高市場流動性,做大做強期貨公司,改變大交易所小公司搶客戶的格局。

4月28日 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公布

對逐步改變盲目打新炒新具有積極意義(yi)

消息麵:4月28日,證監會(hui) 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主要集中在五個(ge) 方麵,一是建議進一步強化發行人和相關(guan) 中介機構對公司治理和內(nei) 控製度建設的責任。二是要求會(hui) 計師和事務所提高職業(ye) 能力,防範財務虛假披露行為(wei) 。三是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獲得上市的批文後,可以在有效期內(nei) 根據市場的行情自主選擇啟動發行的時機。四是行業(ye) 市盈率是詢價(jia) 和定價(jia) 的參照,而不應該成為(wei) 指導價(jia) 。五是對不同違法違規行為(wei) ,相對應的監管處罰措施應該進行細化和具體(ti) 化,使懲戒更具有操作性和威懾力。

點評:與(yu) 3月31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指導意見》對存量發行引入個(ge) 人投資者詢價(jia) 、參照行業(ye) 市盈率25%區間定價(jia) 等最重大的改革措施盡數保留,此外還明確了發行人可以自主選擇發起時間窗口的規定。其中,《指導意見》提到,如果發行人的發行市盈率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的25%,需要補充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監管部門對此解釋說,《指導意見》推出“25%規則”的改革措施,其目的不是管製價(jia) 格,而是強化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並讓投資者有更多的時間分析、消化相關(guan) 信息,理性做出投資決(jue) 策。這個(ge) 規則對逐步改變中國盲目打新炒新的市場特征有積極意義(yi) 。

有市場人士評論,新股發行改革將淡化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全過程、多角度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引入存量發行,擴大網下配售供給量,取消網下配售股3個(ge) 月的鎖定期,擴大上市流通量;強化間接“股價(jia) 監管”。但新股發行體(ti) 製改革並非靈丹妙藥,要治愈中國資本市場投機猖獗的痼疾,仍需要配套改革、綜合治理。

4月29日 退市製度征求意見發布

ST股績差股或將受到重創

消息麵:4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退市製度征求意見稿》,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同時,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也發布《關(guan) 於(yu) 改進和完善主板、中小企業(ye) 板上市公司退市製度的方案(征求意見稿)》。

深交所新退市方案中新增和變更了7項退市條件。包括淨資產(chan) 為(wei) 負;營業(ye) 收入低於(yu) 1000萬(wan) 元人民幣;年度審計報告為(wei) 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公司暫停上市後未在法定期限內(nei) 披露年度報告;股票累計成交量過低(不適用於(yu) 僅(jin) 發行B股);股票成交價(jia) 格連續低於(yu) 麵值(不適用於(yu) 僅(jin) 發行B股);連續受到交易所公開譴責(不適用於(yu) 主板上市公司)。

據上證所發布的方案,上證所上市公司新增了8條退市條件:分別是關(guan) 於(yu) 淨資產(chan) 和營業(ye) 收入的退市條件、關(guan) 於(yu) 非標準審計意見的退市條件、關(guan) 於(yu) 股票成交量和股票成交價(jia) 格的退市條件等。

點評:在新股發行體(ti) 製改革劍指“源頭”的同時,接踵而至的創業(ye) 板和主板退市製度,將矛頭對準了長期失靈的優(you) 勝劣汰機製。從(cong) 上市到退市,管理層正試圖通過把好“進出”關(guan) ,重塑A股理性運行的形象。據報道,現行退市標準自2001年初實施以來,A股退市公司總計僅(jin) 有40餘(yu) 家,占目前A股掛牌家數的1.8%,主板退市製度形同虛設。而根據最新的退市製度方案,連續兩(liang) 年淨資產(chan) 為(wei) 負、連續四年營業(ye) 收入低於(yu) 1000萬(wan) 元的公司將符合退市條件。且不說其他條件,單單按照這兩(liang) 項標準就有數十家公司麵臨(lin) 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ye) 板和主板退市製度都不再允許虧(kui) 損公司借用“非經常性損益”來玩弄“扭虧(kui) 為(wei) 盈”的把戲,這將對長期以來爆炒垃圾股的不良風氣形成極大的抑製和打擊。根據之前的市場表現,深交所曾於(yu) 4月20日發布創業(ye) 板退市製度,隨後的兩(liang) 個(ge) 交易日,創業(ye) 板指數分別大跌5.25%和1.29%,主板許多垃圾股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挫。主板退市製度公布後,整個(ge) 大盤短期會(hui) 否也出現如創業(ye) 板一樣的跌勢?

目前來看,權重股支撐大盤,指數跌幅將有限,但市場分化將較為(wei) 明顯,ST股、績差股或受重創。

4月30日 滬深交易所降低交易費

監管層對股市支持態度明顯

消息麵:4月3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關(guan) 收費標準,總體(ti) 降幅為(wei) 25%。調整後,滬深證券交易所的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成交金額的0.087%。雙向收取;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的A股交易過戶費將按照成交麵額的0.375%。雙向收取。

點評:一邊是股民賠得太多,一邊是滬深交易所的利潤高企,這是A股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的一個(ge) 原因。對於(yu) “五一”推出降低經手費的政策,證監會(hui) 強調,此次降低A股交易相關(guan) 收費,預計年度總額會(hui) 達到約30億(yi) 元,將明顯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減輕投資者負擔。

客觀地說,對A股投資者來說,交易所降低經手費是件好事,但交易所降低經手費,隻是降低了券商交給交易所的費用,而並未直接減少投資者交給券商的傭(yong) 金,除非投資者要求券商降低傭(yong) 金,否則,交易所降低經手費不過是增加了券商收入,投資者負擔並未降低,也不會(hui) 因此活躍市場交易。另外,A股一年減少的30億(yi) 元交易經手費,對於(yu) 降低市場投資成本好處有限。

降低印花稅才是A股的實質性利好。2008年4月23日,在股市低迷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宣布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3%。調整為(wei) 1%。。次日,A股放量大漲,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雙雙出現9%以上的巨大漲幅。不過,盡管投資者未迎來印花稅下調,交易所降低經手費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hui) 像下調印花稅那樣明顯,但監管層對於(yu) 股市的支持態度仍十分明顯,這或許對A股市場形成正麵利好。

大盤股紮堆上市

本周五,中國證監會(hui) 將審核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郵政速遞”,EMS)的上市申請,中國郵政速遞擬上市融資99.7億(yi) 元。不出意外,中國郵政速遞應順利過會(hui) ,這意味著A股將再次迎來百億(yi) 規模的單項融資。

這或許並不是近期A股最大規模的IPO(首次公開募股)。根據證監會(hui) 4月24日披露的信息,淮北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淮北礦業(ye) ”)、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重慶燃氣”)、海南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海南礦業(ye) ”)都已披露招股意向書(shu) ,市場預計這些企業(ye) 的募資規模都不會(hui) 小,其中淮北礦業(ye) 的擬募資規模或逾百億(yi) 元,並超過中國郵政速遞。

大盤股融資潮再起,證監會(hui) 新任主席郭樹清急送A股利好。繼清明節加班之後,中國證監係統官員“五一”節繼續加班,從(cong) 4月27日開始連續四日發布政策新規,其降低股票交易費用、公布新股發行指導意見、交易所發布主板以及中小板退市方案征求意見稿等一係列政策安排,都被市場解讀為(wei) 大盤股上市前的製度性紅利。

政策利好下,中資國企股在港股市場上率先發飆,4月30日,中煤能源(1898.HK)、交通銀行(3328.HK)、中國移動(0941.HK)、中國神華(1088.HK)、建設銀行(0939.HK)等公司股價(jia) 集體(ti) 上漲,漲幅分別為(wei) 3.97%、3.63%、2.5%、2.23%、2.2%。

新股密集發行一直被認為(wei) 是A股低迷的一個(ge) 原因,證監會(hui) 主席郭樹清似乎並不打算抑製新股發行來“拯救”市場。

根據證監會(hui) 披露的IPO上市申請審核表,截至4月26日,證監會(hui) 發行部有360家IPO申報企業(ye) ,創業(ye) 板發行部有306家IPO申報企業(ye) 。這也意味著,證監會(hui) 目前有666家企業(ye) 在排隊等待IPO。讓投資者不安的是,隨著排隊IPO的企業(ye) 數量日益增多,大盤股發行潮也即將到來。

根據中國郵政速遞4月28日發布的招股書(shu) ,其擬發行不超過40億(yi) 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120億(yi) 股,擬於(yu) 上證所上市。招股書(shu) 顯示,EMS此次募投項目達30個(ge) ,募集資金99.7億(yi) 元,已成為(wei) 今年來A股募資金額最大的IPO。另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大盤股是淮北礦業(ye) ,其4月24日公布的招股書(shu) 顯示,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2億(yi) 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89.5107億(yi) 股,以該公司去年末19.94億(yi) 元淨利潤計算,其靜態市盈率為(wei) 0.22元/股。市場人士估計,按照礦業(ye) 企業(ye) 25倍左右的市盈率計算,淮北礦業(ye) 發行價(jia) 約5.5元/股,募資規模將達122.52億(yi) 元。

此外,細看證監會(hui) 公布的擬IPO名單,中國建材、中國鐵路物資公司等大盤股都在走上市流程。據報道,中國建材副總裁崔星太3月29日在中國國際水泥峰會(hui) 上表示,中國建材今年擬在A股上市,計劃發10億(yi) 股,籌資150億(yi) 元,目前已經在證監會(hui) 走程序。

另據經濟通報道,中國鐵路物資已向內(nei) 地證監會(hui) 提交上市申請,最快於(yu) 7、8月進行A+H整體(ti) 上市。中鐵物擬於(yu) A股集資約147億(yi) 元,主要用於(yu) 提升鐵路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競爭(zheng) 能力、拓展鋼鐵貿易及服務渠道等六大項目,其中25億(yi) 元用於(yu) 補充流動資金,其餘(yu) 資金則投放於(yu) 27個(ge) 項目。

僅(jin) 這幾隻大盤股的融資規模,已遠超今年前四個(ge) 月所有IPO企業(ye) 的融資總和。根據WIND統計,今年1至4月,A股已有65隻股票完成申購,合計融資473.3億(yi) 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