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內(nei) 容涵蓋5大部分
今年是中央部委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第三個(ge) 年頭。
相較去年和前年,今年各部委預算報告格式較為(wei) 統一,並將預算表依不同類別細化到款、項。各部門公布的內(nei) 容涵蓋了部委概況,包括主要職能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部門預算表,包括公共預算收支總表、收入表、支出表、財政撥款預算支出表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五張表格;針對五張表格的預算安排情況說明以及名詞解釋等。[開曼公司上市]
國稅總局保障房支出最高
從(cong) 現有數據看,預算總額最高的是教育部,達到1856.7億(yi) 元,僅(jin) 保障房支出就達到42.6億(yi) 元。緊隨其後的是國稅總局,達到866.86億(yi) 元,但其保障房支出最高,達到45.7億(yi) 元。衛生部預算支出總額第三,為(wei) 801.95億(yi) 元,保障房支出為(wei) 26.25億(yi) 元。
預算支出總額最少的為(wei) 中國記協,支出總額為(wei) 3287萬(wan) 元,其中保障房支出506萬(wan) 元。宋慶齡基金會(hui) 預算支出稍高,總額為(wei) 4116.9萬(wan) 元,保障房支出168.3萬(wan) 元;中國法學會(hui) 支出總額5508.6萬(wan) 元,保障房支出最低,為(wei) 103萬(wan) 元。
一些核心信息模糊不清[開曼公司特色]
從(cong) 此次公布的信息來看,雖然總體(ti) 上比較統一,但核心信息依然模糊不清。
各部委對於(yu) 預算安排情況的解釋程度也不盡相同。如同樣針對“外交(類)國際組織(款)”預算增加的解釋說明,財政部解釋為(wei) “2012年增設世行普遍投資專(zhuan) 項經費”等,指明經費具體(ti) 去向,而衛生部僅(jin) 解釋為(wei) “根據與(yu) 世界衛生組織等有關(guan) 國際組織協定,相應增加捐贈支出”,未列明協定名稱,較為(wei) 籠統。
對話
預算公開促政府規範用錢用權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今年跟往年相比有哪些優(you) 點?預算公開是否越細化越好?預算公開的難題在哪裏?就此,記者對話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曾康華。
多數公眾(zhong) 對“三公經費”感興(xing) 趣
新京報:今年的預算公開,你覺得有哪些優(you) 點和不足?
曾康華:今年公布的時間早,且集中公布。格式比較規範,這說明中央部門預算管理作風在改進。但從(cong) 核心信息上看,今年和去年比基本沒有明顯進步,有些內(nei) 容公眾(zhong) 看起來依然模糊不清。
[開曼公司費用]新京報:公布到什麽(me) 程度,才是比較好的一個(ge) 結果?
曾康華:社會(hui) 各個(ge) 階層、各個(ge) 群體(ti) 對預算公開內(nei) 容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以我為(wei) 例,做一些學術研究,現有的基礎數據,已很能反映問題。但一些人可能對某個(ge) 領域的數據感興(xing) 趣,則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撐。對絕大多數公眾(zhong) 而言,可能對“三公經費”、會(hui) 議費等更感興(xing) 趣。
公開“每一筆開支”不現實
新京報:公眾(zhong) 一直呼籲,預算越細化越好,最好能說明每一筆開支的來龍去脈。
曾康華: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這種要求並不現實。比如,我想知道某領導每年在公務接待方麵花了多少錢。如果這個(ge) 領導帶著幾名員工出去請客吃飯花了三萬(wan) 元,這怎麽(me) 算?是每個(ge) 人平均?還是都算領導的花銷?
新京報:之前北京的預算公開,就比較詳細。
曾康華:是的,北京這方麵走在全國前列,但還有改進完善空間。比如有的部門動輒上千項的信息,沒有進行分類,公眾(zhong) 看起來頭暈眼花。
預算公開管理成本也須考慮
新京報:你覺得現在預算公開的難題在哪裏?
曾康華:從(cong) 主觀上說,每個(ge) 人都不會(hui) 願意把自己的收入支出給大家看,政府部門也一樣。從(cong) 客觀上講,信息公開也有成本,甚至有一些涉及國家安全不適宜公開。
新京報:你覺得現有公開能起到監督的效果嗎?
曾康華:公開本身就是公眾(zhong) 監督的結果。社會(hui) 民眾(zhong) 的監督願望強烈,促使政府公布財政信息。這幾年國家部委和北京,預算公開的步子還是走得比較快的,我們(men) 要看到這個(ge) 進步。
同時,從(cong) “三公經費”也能看出公眾(zhong) 監督的意義(yi) 。此前一直說這方麵費用非常不合理,但從(cong) 公開這幾年來看,“三公經費”的增幅很小,這說明監督作用起到了,促進了政府規範用錢和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