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增外匯占款1246億(yi) 元,較2月份數據呈現恢複性增長,但這一數據並非處在曆史高位。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未來外匯占款難以出現大規模增長,其向銀行間市場提供資金的規模將越來越小,近期仍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敏感窗口期。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
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外匯占款餘(yu) 額為(wei) 256493.92億(yi) 元,較2月底增加1246億(yi) 元。而2月份當月外匯占款新增量僅(jin) 為(wei) 251億(yi) 元,但這並非意味著所謂的“熱錢”有複蘇之勢。一般而言,外匯占款由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其他外匯流入資金構成。
然而,與(yu) 曆史同期數據相比,3月份的外匯占款仍處於(yu) 較低水平。今年前三個(ge) 月的新增外匯占款僅(jin) 為(wei) 2906億(yi) 元,較去年同期11240億(yi) 元的高位下滑74%,顯示外匯占款增量明顯減少。
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認為(wei) ,在外匯占款較少、財政存款回籠、公開市場到期量減少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5月份資金麵略緊,目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
據初步統計,5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為(wei) 2500億(yi) 元,其可與(yu) 財政存款回籠部分對衝(chong) 。盛宏清同時測算,“央行正回購操作正好和少量的外匯占款對衝(chong) ,加上目前貨幣乘數邊際效應減弱,總體(ti) 看資金麵略微偏緊。”
[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尤其是受到月末季末試點、月初增交準備金、新股發行等因素衝(chong) 擊,銀行間市場資金拆借難度可能在某些時點加大。
中銀國際則測算,由於(yu) 財政存款的持續增長,5月份超儲(chu) 率將下降至1.9%附近,在超儲(chu) 水平低於(yu) 2%的情況下,央行隨時可能下調存準率。但在目前信貸出現快速增長和通脹出現反彈壓力的情況下,預計央行仍將通過更多的微調政策來盡量推後下調存準率的時間。
對外匯占款的未來趨勢,盛宏清預計,外匯占款短期難以出現大規模增長,外匯渠道向銀行間市場提供人民幣的規模將越來越小。原因有以下幾方麵:一是中國進入結構調整和國際收支平衡時代;二是中國國內(nei) 資產(chan) 價(jia) 格對國際短期資金吸引力越來越有限,“熱錢”大規模持續流入的時代不再,而且在NDF預期人民幣貶值下“熱錢”可能還會(hui) 流出;三是中國出口增速增長有限,不具備帶動大規模貿易順差的條件;四是外匯局鼓勵民間持有外匯。
此外,人民幣對美元波幅擴大至1%也有望減少外匯占款的增量。中銀國際指出,人民幣對美元的交易區間擴大後,市場自身的交易行為(wei) 會(hui) 更加活躍,可以平衡央行外匯吞吐的壓力,從(cong) 而減輕其通過公開市場和準備金補充超儲(chu) 資金的壓力。據統計,4月份前12個(ge) 交易日中,隻有一天收盤價(jia) 對中間價(jia) 出現升值,充分表明現在外匯流出的壓力持續存在,預計4月份外匯占款仍將處於(yu) 低位,不排除再度出現負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