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翟青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環保規劃財務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去年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專(zhuan) 項累計安排超過了50億(yi) 元,投入和基本建設237個(ge) 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設置,42個(ge) 移動監測中心和一個(ge) 基礎工程研發中心。但他透露,《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實施至今已經曆經“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個(ge) “五年計劃”,截至去年底,還有11%的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北京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有3%的項目還在前期工作階段,“這個(ge) 專(zhuan) 項進展得很艱難”。
記者另從(cong) 權威人士處獲悉,初步設計階段意味著可行性研究獲得批複後沒有再往前推進;前期工作階段則意味著土地征用、投資測算、工藝路線選擇等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或者做得不夠紮實。另據悉,即便過了這兩(liang) 個(ge) 階段,還要經過概算審批、工程建設、竣工驗收等重重環節,才算完成規劃要求。
麵對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相關(guan) 規劃實施在個(ge) 別地區滯後多年的情況,環保部決(jue) 定采取約談有關(guan) 負責人、區域環評限批等措施。
為(wei) 應對工業(ye) 領域危險廢物和非典時期後醫療廢物的大量產(chan) 生,2004年頒布的上述規劃提出,力爭(zheng) 在2006年底前,消除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汙染隱患,基本實現全國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的安全貯存和處置。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ti) 廢物研究所所長王琪20日告訴記者,按原規劃,到2006年底,每個(ge) 省都要建立一個(ge) 危險廢物的集中處置中心,總投資超過百億(yi) ;但截至今日建成率不到一半,一些地方的專(zhuan) 項資金也沒有花完。
王琪解釋稱,當時,一些地方為(wei) 了從(cong) 中央財政爭(zheng) 搶項目建設資金,不顧固廢處理的技術儲(chu) 備短板,不顧高運營成本造成的地方財政負擔,甚至連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在哪、包括哪些種類都不知道“兩(liang) 眼一抹黑”地盲目上馬。王琪表示,相對於(yu) 水和大氣汙染治理,我國固廢處理尚未形成成熟的技術體(ti) 係。
[上海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中部某省一位環保廳副廳長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該省的集中處置中心運營已有一年,但暴露了一些問題:固廢收集後的處理技術仍不成熟,且每年地方財政為(wei) 運營投入大量成本,導致無害化率不理想,亟待國家有關(guan) 部門在技術、資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一位參與(yu) 上述規劃項目竣工驗收工作的專(zhuan) 家20日向記者透露:“我下去看過的幾個(ge) 廠子,都是連《運營許可證》都沒發,工廠裏居然沒人知道怎麽(me) 運行,有些廠也是在‘無證運行’。”
該人士還舉(ju) 例稱,上海某醫療廢物焚燒廠斥資約8000萬(wan) 元建設,並製定地方法規,要求市內(nei) 醫療廢物均需送至該廠處理,最後因為(wei) 技術問題燒不起來,更不要說有毒廢氣處理了,整個(ge) 廠最後隻能拆掉。
翟青表示,為(wei) 督促各地加快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環保部正在調查各地的進展情況。他強調,沒有按文件要求完成建設任務的地方,今年將在一些重大專(zhuan) 項的安排上給予削減,並在係統內(nei) 通報批評,直至采取約談、區域限批等相應的措施。
環保部網站顯示,2009年,環保部發布通知並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會(hui) 簽,要求加強《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項目竣工驗收工作。對於(yu) 存在工程、技術質量問題和試運行後汙染治理效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應立即采取措施,責令限期整改。屬重大技術質量事故的,依法追究相關(guan) 單位和有關(guan) 人員的責任。
一年後,環保部再次發布通知,[廣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要求開展上述規劃的實施情況監督檢查工作。該通知當時顯示,上述規劃實施已逾7年,進度較為(wei) 緩慢,個(ge) 別項目至今尚未開工。該通知要求,確保2010年以前下達中央投資的項目在當年8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當年6月底前下達中央投資的項目在當年10月上旬開工建設,當年6月底以後下達中央投資的項目在投資計劃下達3個(ge) 月內(nei) 開工建設。但王琪稱,即便環保部三令五申,至今仍有項目未開工建設。
翟青透露,下一步,環保部還將會(hui) 同國家發改委開展上述規劃的中期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修編上述規劃,完善危廢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布局,重點加強農(nong) 村地區的醫廢、危險處置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