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曆史上,2012年4月18日值得單書(shu) 一頁。
這一天,匯豐(feng) 銀行在倫(lun) 敦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這是首隻在中國主權領土之外發行的人民幣計價(jia) 債(zhai) 券。同日,中國銀行、[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巴克萊銀行、德意誌銀行、匯豐(feng) 銀行和渣打銀行五家機構在倫(lun) 敦金融城啟動新計劃,欲將倫(lun) 敦打造成為(wei) 人民幣離岸業(ye) 務的“西方樞紐”。
“這隻三年期的債(zhai) 券指導收益率從(cong) 3.25%最終確立在3%,發行量從(cong) 原定的1億(yi) 元提高到2億(yi) 元。”匯豐(feng) 銀行本幣辛迪加全球主管瓊斯(Chris Jones )告訴財新記者,“這清楚表明了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離岸產(chan) 品的興(xing) 趣。”瓊斯說,占成交量60%的投資者來自歐洲,超過了亞(ya) 洲投資者。認購債(zhai) 券的不僅(jin) 有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銀行,也有來自英國、荷蘭(lan) 、德國和盧森堡的散戶投資者。
匯豐(feng) 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稱,“此次發行是倫(lun) 敦邁向人民幣國際交易中心的重要一步,也預示著這一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財新記者從(cong) 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下稱中行(英國))了解,此次發債(zhai) 是由上述五家銀行共同承銷。“其成功發行意義(yi) 重大,預示著倫(lun) 敦離岸人民幣債(zhai) 券市場的發展正式啟航。”中行(英國)回複財新記者,“五家機構共同發售匯豐(feng) 作為(wei) 發行人的點心債(zhai) ,最大的作用在於(yu) 給市場注入信心,示範作用遠大於(yu) 對於(yu) 市場的實際推動作用。”[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
“匯豐(feng) 在倫(lun) 敦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以及倫(lun) 敦宣布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業(ye) 務,對於(yu) 人民幣國際化是利好。”在香港從(cong) 事人民幣離岸業(ye) 務的摩根大通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胡文濤對財新記者說,“香港隻是亞(ya) 洲的中心,人民幣去不了歐洲,就實現不了真正意義(yi) 上的國際化。在歐洲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也可提振市場對於(yu) 人民幣的信心和認可度。”
瑞穗證券亞(ya) 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wei) :“香港沒法輻射到歐洲,此次倫(lun) 敦的發展,可以大大加強人民幣在歐洲的輻射。”
倫(lun) 敦機會(hui)
倫(lun) 敦早就摩拳擦掌。2011年9月,在倫(lun) 敦舉(ju) 行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上,兩(liang) 國就確定要對倫(lun) 敦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加以支持。今年1月的“香港-倫(lun) 敦論壇”上,兩(liang) 地成立了合作小組,進一步推動兩(liang) 地在離岸人民幣業(ye) 務發展方麵的合作,特別是在支付結算係統、促進人民幣市場流動性以及人民幣計價(jia) 金融產(chan) 品開發等多方麵的聯係。
倫(lun) 敦準備好了嗎?4月18日倫(lun) 敦金融城發布的報告《倫(lun) 敦:一個(ge) 人民幣業(ye) 務中心》給出了一個(ge) 頗為(wei) 樂(le) 觀的回答。
該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倫(lun) 敦的人民幣存款超過1090億(yi) 元,其中客戶存款350億(yi) 元,銀行同業(ye) 存款740億(yi) 元,“這表明具有流動性的人民幣資金池正在形成,這將在倫(lun) 敦建成人民幣交易中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與(yu) 香港相比,倫(lun) 敦的人民幣“池子”仍顯淺陋,同期香港的客戶存款可類比的數據是6610億(yi) 元。但報告作者之一薩巴赫告訴財新記者,存款規模對一個(ge) 市場來說不是決(jue) 定性的。存款可能對於(yu) 人民幣遠期和互換等產(chan) 品很重要,但比如人民幣債(zhai) 券的發行,就與(yu) 存款規模沒有什麽(me) 聯係。倫(lun) 敦在機構投資者、銀行間業(ye) 務、企業(ye) 銀行等方麵有優(you) 勢。“倫(lun) 敦是資金管理非常重要的市場所在地,是投資基金、養(yang) 老金、對衝(chong) 基金等聚集的平台。”薩巴赫說,這是倫(lun) 敦最有優(you) 勢的一個(ge) 方麵。
倫(lun) 敦特別有潛力的兩(liang) 項業(ye) 務是托管和機構經紀業(ye) 務。兩(liang) 項業(ye) 務的主要需求都來自大型機構投資者。隨著人民幣使用範圍擴大,大型機構對人民幣資金的托管、對人民幣交易服務的需求也會(hui) 增加。倫(lun) 敦的服務範圍將不會(hui) 局限在歐洲的基金,也延伸至美國東(dong) 海岸和芝加哥地區的許多對衝(chong) 基金。
外匯和風險管理產(chan) 品是倫(lun) 敦人民幣產(chan) 品的重頭。人民幣外匯現貨交易方麵,倫(lun) 敦去年平均日交易額為(wei) 6.8億(yi) 美元,占全球離岸人民幣外匯現貨交易的26%。非交割遠期的日交易量達55億(yi) 美元,非交割產(chan) 品交易遠高於(yu) 交割產(chan) 品是因為(wei) 人民幣仍不可自由兌(dui) 換。隨著人民幣匯率管製放鬆,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增長,可交割產(chan) 品將出現增長。這種趨勢已開始顯現。
[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
企業(ye) 銀行業(ye) 務方麵,倫(lun) 敦已經有了相當完備的設施和服務,包括供應鏈和貿易服務、開立人民幣信用證等。倫(lun) 敦的人民幣貿易融資2011年達到160億(yi) 元。不過,報告指出,企業(ye) 銀行的普及率、產(chan) 品的全麵性都還有提升空間。
零售銀行業(ye) 務是倫(lun) 敦的一大短板。倫(lun) 敦提供個(ge) 人人民幣賬戶的銀行仍較少,存款額也較小,但私人銀行人民幣賬戶存款總額超36億(yi) 元,為(wei) 富裕客戶理財可能成為(wei) 倫(lun) 敦零售銀行方麵的主打。
“英國金融與(yu) 專(zhuan) 業(ye) 服務的廣度與(yu) 深度將倫(lun) 敦置於(yu) 一個(ge) 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的優(you) 勢地位,再加上能夠與(yu) 東(dong) 方和西方在一天之內(nei) 進行交易的時區、世界使用最廣的語言等,都使得倫(lun) 敦成為(wei) 在西方發展人民幣市場的明顯候選。”倫(lun) 敦離岸人民幣市場計劃指導委員會(hui) 主席、倫(lun) 敦金融城政策與(yu) 資源委員會(hui) 主席傅思途(Stuart Fraser)對財新記者說,“倫(lun) 敦將扮演一個(ge) 對香港的補充角色,為(wei) 其機構投資者、歐洲中東(dong) 和非洲、美洲提供進入人民幣市場的路徑。”
“中資金融機構在倫(lun) 敦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建設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行(英國) 告訴財新記者,“一方麵,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離不開與(yu) 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離不開中國企業(ye) 等實體(ti) 經濟部門的參與(yu) ;另一方麵,中資銀行在服務中資企業(ye) 客戶方麵具有天然的優(you) 勢和便利。”
財新記者獲悉,目前中行在倫(lun) 敦的人民幣業(ye) 務包括:針對個(ge) 人客戶的賬戶、存款、匯兌(dui) 、支付,針對企業(ye) 客戶的賬戶與(yu) 存款、跨境人民幣結算等貿易服務、貿易融資、貸款、發債(zhai) 等,針對金融機構客戶的外匯交易、拆解、回購、利率匯率風險管理等產(chan) 品。
倫(lun) 敦vs香港
倫(lun) 敦跟香港不是競爭(zheng) 關(guan) 係,是互補關(guan) 係。所有受訪者對此都異口同聲。
渣打香港環球市場主管陳銘僑(qiao) 稱,歐洲不會(hui) 搶走香港生意;離岸人民幣業(ye) 務規模要做大,最重要是24小時均有流動性,倫(lun) 敦的發展有補充作用。香港收市後,如要進行人民幣買(mai) 賣可以在倫(lun) 敦進行,令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更強,香港亦會(hui) 在整體(ti) 市場擴大中獲益。
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feng) 孝忠稱,由於(yu) 香港與(yu) 中國內(nei) 地屬同一時區,不少市場交易是由內(nei) 地消息所帶動,如就內(nei) 地公布的金融數據,市場即時做出反應進行相關(guan) 交易。他相信未來人民幣交投最大的市場仍然是香港;香港會(hui) 維持惟一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地位,其他地區的人民幣業(ye) 務會(hui) 透過香港結算。
倫(lun) 敦目前依賴香港的結算基礎設施。今年6月起,香港將延長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係統的運作時間至每日15個(ge) 小時,從(cong) 8時30分到23時30分,旨在為(wei) 倫(lun) 敦及歐洲其他金融中心的金融機構提供更長時間的運作窗口,通過香港的平台進行離岸人民幣支付交易的結算。
對於(yu) 兩(liang) 地合作,傅思途稱,“香港市場運作非常強勁,香港金管局也表現出其能夠對市場參與(yu) 者的需要做出相應調整,使市場有效運行。我很有信心,通過使用香港的基礎設施,倫(lun) 敦的市場份額將擴大,正如香港自己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成功成長那樣。”
“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中優(you) 勢很明顯,與(yu) 內(nei) 地關(guan) 係密切,也是眾(zhong) 多新政策的試驗田。過去兩(liang) 年多出來這麽(me) 多產(chan) 品就是最好的例證。這些產(chan) 品經過香港試驗場,再向歐洲或其他地方鋪開就會(hui) 很快,也會(hui) 容易很多。”沈建光說。
未知數
然而,人民幣不可兌(dui) 換、中國的資本賬戶管製、人民幣匯率製度的不確定性,仍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陰影。
近來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的改變就為(wei)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降了溫,再加上開放投資渠道使得人民幣部分回流內(nei) 地,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增長速度放緩。升值預期的降低可能也讓人民幣計價(jia) 債(zhai) 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變小。
這不一定是壞事。
匯豐(feng) 銀行的瓊斯說,沒有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後,“投向這一產(chan) 品的‘熱錢’會(hui) 少得多”。以往許多離岸人民幣債(zhai) 券收益率偏低,因為(wei) 投資者想從(cong) 人民幣升值中獲益,故可以接受較低的收益率,收益率也就不是一個(ge) 衡量債(zhai) 券品質的好指標。人民幣雙向波動後,“人民幣債(zhai) 券更稱得上是一種真正的貨幣產(chan) 品。此次匯豐(feng) 發行的這隻債(zhai) 券就有資格進入許多主要的投資指數,許多跟蹤這些指數的機構投資者就會(hui) 考慮投資這類產(chan) 品。”
“雖然人民幣仍然不可兌(dui) 換,但所有人都知道它最終會(hui) 可兌(dui) 換。”薩巴赫此話反映了許多投資者的樂(le) 觀。“凡事都有市場。匯豐(feng) 的債(zhai) 券在3%的收益率上找到了客戶。有人因為(wei) 人民幣不可兌(dui) 換而不選擇它,但總有人樂(le) 意投資。”
他認為(wei) ,隻要步伐不太快,中國逐步放手人民幣匯率無需過於(yu) 謹慎,中國巨大的經濟和外匯儲(chu) 備規模,會(hui) 讓所有想攻擊人民幣的投機者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