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就一季度消費、外貿、使用外資、對外投資等領域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和回應。
國內(nei) 商品市場銷售緩中趨穩,外貿增長下滑趨勢得到遏製[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
一季度,我國國內(nei) 市場運行基本平穩,商品市場銷售緩中趨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一季度,全國實現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9319億(yi) 元,同比增長14.8%,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名義(yi) 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放緩1.5和0.7個(ge) 百分點。
“這既是前幾年持續快速增長基礎上的適度回調,也與(yu)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終止、部分省市家電下鄉(xiang) 政策到期、今年元旦春節時間臨(lin) 近等因素密切相關(guan) 。”沈丹陽說,3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2%,比1—2月加快0.5個(ge) 百分點,呈現緩中趨穩態勢。一季度,商務部對3000家重點零售監測的八大類20個(ge) 品種中,2種商品增速加快,2種銷售額下降,16種增速放緩。
規模以上企業(ye) 銷售增速放緩。受汽車、家電、金銀珠寶、家具等中高端消費品需求勢頭減弱影響,大型流通企業(ye) 銷售增速放緩明顯。一季度,限額以上企業(ye) (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6%,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6.9個(ge) 百分點,回落幅度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5.4個(ge) 百分點。
“一季度進出口情況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比市場預期還是要略好一些。”沈丹陽說,值得關(guan) 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的增長速度是在外貿結構調整繼續取得明顯進展、進出口更趨於(yu) 平衡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更加來之不易。也可以這樣說,去年8月份以來,外貿增長持續下滑的趨勢已經得到遏製,出現了低速平穩增長的態勢,這說明商務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采取的穩定出口措施發揮了有效作用。
[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下降2.8%,但中部六省增長20.7%
據商務部統計,一季度,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ye) 5379家,同比下降9.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4.8億(yi) 美元,同比下降2.8%。
之所以呈現下降態勢,沈丹陽認為(wei) 主要有三個(ge) 原因:第一,受世界經濟低迷影響,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放緩。比如,歐盟對華投資下降很大,降幅達31.3%,這跟歐債(zhai) 危機有關(guan) 。第二,受國內(nei) 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的影響。近兩(liang) 年,房地產(chan) 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大概占外資總規模的近1/4,這兩(liang) 年受調控影響,房地產(chan) 使用外資增速有所下降。去年一季度,房地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增長比較快,增長了38.6%,而今年一季度下降了6.3%。一增一降,對今年一季度使用外資規模產(chan) 生較大影響。第三,去年一季度的基數比較高。去年使用外資是前高後低,今年有可能反過來。
盡管如此,一季度全國使用外資仍然有許多值得關(guan) 注的亮點。例如,外資產(chan) 業(ye) 結構繼續優(you) 化,特別是國家鼓勵的先進製造業(ye) 使用外資有較大增長,比如通用設備領域增長了47.4%,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ye) 增長21.1%;中部地區承接外資產(chan) 業(ye) 轉移步伐明顯加快,中部六省一季度實際使用外資增長了20.7%,是增長最快的地區。
關(guan) 於(yu) 全年使用外資的形勢,沈丹陽認為(wei) ,總體(ti) 上還是比較嚴(yan) 峻。從(cong) 國際來看,歐洲債(zhai) 務危機還沒有妥善的解決(jue) 方案,歐洲企業(ye) 對外投資的能力下降了。美國政府倡導“製造業(ye) 振興(xing) ”、推出“選擇美國”等計劃,鼓勵資金回流,而發展中國家加大了引資的力度。與(yu) 此同時,美國的企業(ye) 趁歐洲歐債(zhai) 危機,加大了對歐洲的投資。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國家也成為(wei) 跨國公司戰略布局的新熱點。所有這些因素,都會(hui) 導致全球直接投資流向發生變化。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資源供應趨緊,融資困難等多重壓力仍然並存,外國企業(ye) 擴大在華投資的意願受到了一些影響。[杭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
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增94.5%,今後可能持續快增長
一季度,我國境內(nei) 投資者共對全球109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096家境外企業(ye) 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65.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4.5%。其中通過並購方式實現的直接投資62億(yi) 美元,占我國同期投資總額的37.5%。截至3月底,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385億(yi) 美元。
沈丹陽說,一季度全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大幅增長,將近翻了一番,直接的原因是一些大項目合作成果在一季度集中體(ti) 現,比如金川集團收購南非的美物瑞斯礦業(ye) 全部股權,三一重工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公司,都取得了成功,金額都比較大。此外,還有一些大的項目,已經並購成功或者已經簽署協議。
“從(cong) 國際國內(nei) 兩(liang) 方麵因素來分析,我們(men) 認為(wei) ,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有可能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當然,不太可能保持像一季度這樣將近翻一番的高速。”沈丹陽說。
從(cong) 國際因素來看,主要發達國家的企業(ye) 對外投資意願都不強,相比之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中國企業(ye) 前往投資有較強的願望。受歐洲市場缺乏流動性、融資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新一輪全球並購大潮正在形成,所以我國企業(ye) 海外並購前景看好。此外還有一個(ge) 原因,即現在我國受國外貿易摩擦、貿易保護的影響,有些企業(ye) 為(wei) 了避免相關(guan) 風險,加快了對外直接投資。
從(cong) 國內(nei) 因素來看,受原材料、勞動力價(jia) 格等生產(chan) 要素成本上升的影響,企業(ye) 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走出去”內(nei) 生動力逐步增強。從(cong) 政策上看,國家對我國企業(ye) 對外投資一直持鼓勵態度,“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企業(ye) 對外投資積極性提高。此外,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國內(nei) 企業(ye) 今年的資金狀態應該比去年好一些,這對我企業(ye) 對外投資是有利的。
“當然,我們(men) 也應看到,作為(wei) 在對外直接投資方麵發揮主導作用的中央企業(ye) ,今年對外直接投資增幅可能會(hui) 趨緩。”沈丹陽說,去年7月,國家發布了兩(liang) 個(ge) 具體(ti) 的有關(guan) 企業(ye) 對外投資的管理辦法,嚴(yan) 格規範央企對外直接投資行為(wei) ,今年央企對外投資可能會(hui) 更加謹慎。
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給外貿企業(ye) 帶來挑戰
沈丹陽表示,擴大外匯市場人民幣兌(dui) 美元交易的浮動幅度,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所作出的重要政策安排,但也應該看到,這個(ge) 調整會(hui) 對外貿企業(ye) 帶來一定挑戰。
沈丹陽說,人民銀行前幾天宣布將人民幣對美元交易的價(jia) 格浮動幅度由5%。擴大到1%。擴大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幅度有利於(yu) 打破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打擊異常外匯資金流動,為(wei) 外貿發展創造更為(wei) 穩定的經營環境。
“但也應該看到,這個(ge) 調整會(hui) 對外貿企業(ye) 帶來一定影響。”沈丹陽說,現在企業(ye) 主要是反映人民幣走勢可能更難判斷,這對習(xi) 慣於(yu) 在穩定的匯率或單邊市場環境下經營的進出口企業(ye) 來說,可能會(hui) 帶來一定的挑戰。廣交會(hui) 前兩(liang) 天已經開幕了,一些企業(ye) 就有擔心,下單的時候不太敢下長單,隻下一些短單,主要是擔心對匯率的波動把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