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17日預計,2012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yu) 對GDP占比為(wei) 2.3%,為(wei) 2002年以來最低點。[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IMF在當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國內(nei) 投資的增長、出口環境惡化以及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推動了中國的盈餘(yu) 下降,且IMF也在調整評估經常賬戶盈餘(yu) 的計算方法。
“中國的經常賬戶盈餘(yu) 占比之後會(hui) 出現小幅上升,但在2017年時最多達到4%-4.5%,外部不平衡大大小於(yu) 此前預期,”報告稱。
“盡管中國中期經常賬戶會(hui) 低於(yu) 其危機前的水平,但如果認為(wei) 這是全球不平衡結束的信號或認為(wei) 中國已經實現了再平衡還為(wei) 時過早,”IMF經濟學家說。[香港公司年審]
此前《華爾街日報》報道稱,IMF內(nei) 部對於(yu) 大幅下調中國經常賬戶順差預測上存在爭(zheng) 議。
IMF在報告中稱,在促進中國順差占比下降的因素中,貿易額下降占到了1/5到2/5,投資增長占1/4至1/3,人民幣升值占到了1/5到1/3。
[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在貿易問題上,報告稱中國隨著出口產(chan) 品中機械和設備類增多,而這部分國際市場競爭(zheng) 激烈。中國在這些行業(ye) 中的高投資進一步加大了價(jia) 格下降幅度,因此中國出口額較預期出現下降。此外中國國內(nei) 成本上升是順差下降的原因之一,官方數據顯示名義(yi) 工資年上漲幅度達到15%。
“保持人民幣近期的升值勢頭並推進十二五計劃中製定的政策,將可以確保目前經常賬戶盈餘(yu) 的下降可持續,”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