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種子、假農(nong) 藥、假化肥,可能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減產(chan) 乃至絕收,給農(nong) 民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危害國家糧食安全。而假冒偽(wei) 劣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分散、隱蔽,農(nong) 民識假辨假能力弱,維權成本高,又造成假冒偽(wei) 劣農(nong) 資很難受到查處。[香港公司注冊(ce) ]
4月11日,記者跟隨質監部門農(nong) 資打假隊伍進行了現場調查。
廠房隱藏高牆中,涉嫌違法生產(chan) 農(nong) 藥
4月11日下午2點10分,記者隨質檢執法人員來到河北石家莊元氏縣,根據舉(ju) 報和質檢總局前期組織的暗訪,這裏的石家莊南星助劑有限公司涉嫌違法生產(chan) 農(nong) 藥甲維鹽。
從(cong) 外麵看,南星助劑公司的廠房與(yu) 一般的農(nong) 家院並無兩(liang) 樣,大門沒有任何廠名標識,雖正值工作時間,卻大門緊鎖。砌著水泥的灰色外牆比一般農(nong) 家院要高得多,足有六七米。
執法人員剛一敲門,院裏的幾隻狗立刻叫了起來。不一會(hui) 兒(er) ,大門上打開一個(ge) 巴掌大的窗口,一名男子警覺地問:“找誰?”執法人員出示執法證:“我們(men) 是質監局來檢查的,請開門。”這名男子客氣地應著:“好、好。我把狗先拴好啊。”就關(guan) 上窗口走開了。
十幾分鍾過去了,執法人員幾次敲門,都沒人應聲。當大門上的小窗口再次打開,另一名男子探出頭來:“老板不在。”在執法人員堅持下,他才打開門。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
“我們(men) 原來生產(chan) 化工中間品,已經停產(chan) 了!”剛才那名說“老板不在”的男子這時承認自己就是企業(ye) 負責人。
繞過影壁牆,就能看見兩(liang) 間五六米高的舊磚房,散發著嗆人的氣味,這就是南星助劑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執法人員在生產(chan) 車間二層生產(chan) 設備上發現一張操作記錄,標注的記錄日期是4月11日,清晰地記錄著12點20分工人進行了抽甲醇加催化劑操作。
記者問企業(ye) 負責人:“你們(men) 廠生產(chan) 的是甲維鹽?”“不是。”“那為(wei) 什麽(me) 倉(cang) 庫裏那麽(me) 多甲維鹽?”“都是原料。”“你們(men) 停產(chan) 了?”“對。”“那為(wei) 什麽(me) 還有操作記錄?”“那是檢修記錄。”“上麵可寫(xie) 著12點20分還在投料?”“那是生產(chan) 染料的。”“你不是說停產(chan) 了嗎?”“這個(ge) 我不清楚。”……而記者詢問現場其他工人時,4個(ge) 人都說自己是“看門的”,“什麽(me) 也不知道”。
“從(cong) 現場掌握的證據看,這家企業(ye) 至少涉嫌未在質監部門備案生產(chan) 標準,擅自生產(chan) 農(nong) 藥甲維鹽。”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我們(men) 還依法對其產(chan) 品進行了抽樣。按照相關(guan) 規定,生產(chan) 濃度超過79.1%的甲維鹽須具備生產(chan) 許可證。因此,若其產(chan) 品濃度超過79.1%,這家企業(ye) 就屬於(yu) 無證生產(chan) ,如果涉嫌犯罪,我們(men) 將依規定移交公安機關(guan) ,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元氏縣委宣傳(chuan) 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元氏縣已成立了公安、質監、安監、環保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南星助劑公司的問題進行嚴(yan) 肅查處,同時對全縣相關(guan) 企業(ye) 開展排查。
可致農(nong) 產(chan) 品減產(chan) 絕收,汙染土地水源,假冒偽(wei) 劣農(nong) 資危害巨大
就在同一天,國家質檢總局還組織山東(dong) 質監部門查處了一家違法生產(chan) 農(nong) 藥的黑窩點。一對夫婦既無營業(ye) 執照,又無生產(chan) 許可證,違法生產(chan) 有毒農(nong) 藥多效唑。
據相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如果農(nong) 藥有效成分不足,病蟲害防治效果差,可能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減產(chan) 甚至絕收,給原本就不富裕的農(nong) 民造成經濟損失。而且,沒有生產(chan) 許可證的企業(ye) ,其生產(chan) 工藝未經相關(guan) 部門把關(guan) ,如果有心或無意地添加了有害物質,則既可能危害使用農(nong) 藥農(nong) 民的健康,也可能造成果蔬表麵有毒物質殘留而危害百姓健康,還可能汙染土地和水源。[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
“解決(jue) 好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們(men) 的頭等大事。”據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質監係統今年3月開展質檢利劍農(nong) 資打假行動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5.8萬(wan) 人次,進入鄉(xiang) 村1.2萬(wan) 個(ge) ,深入農(nong) 戶3.3萬(wan) 家,為(wei) 農(nong) 民免費抽取樣品1.3萬(wan) 個(ge) ,受理和處理農(nong) 民訴求8.4萬(wan) 起,挽回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損失1477萬(wan) 元。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第一輪嚴(yan) 厲打擊製售偽(wei) 劣化肥9省聯動,對68個(ge) 涉嫌質量違法的企業(ye) 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劣質化肥5248.54噸,包裝袋7萬(wan) 餘(yu) 個(ge) ,公安機關(guan) 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
目前,質檢利劍農(nong) 資打假行動仍在繼續。
造假企業(ye) 分散、隱蔽,農(nong) 資打假遭遇農(nong) 民維權難、監管取證難
據一線執法人員介紹,從(cong) 此次打假行動的情況看,假冒偽(wei) 劣農(nong) 資生產(chan) 企業(ye) 呈現分散、隱蔽的特點。農(nong) 資造假企業(ye) 往往分散在農(nong) 村,隱蔽於(yu) 農(nong) 民居住區內(nei) ,有的甚至是“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方”,日常監管很難發現。造假企業(ye) 大小不一,有的是夫妻店式的小作坊,生產(chan) 車間就在自家後院;有的則築高牆、養(yang) 惡犬、設監控,雇傭(yong) 不知情的當地農(nong) 民,輕易不和陌生人接觸,警惕性很高。
據了解,正因為(wei) 隱蔽,發現違法企業(ye) 主要依靠投訴舉(ju) 報。而農(nong) 藥的主要消費者農(nong) 民識假辨假能力較弱,有時使用了假農(nong) 藥卻不知道。即便懷疑農(nong) 藥質量有問題,沒有渠道、也負擔不起農(nong) 藥質量的檢測,也就難以投訴舉(ju) 報。[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執法人員還介紹,質監執法常麵臨(lin) 取證難。在記者參與(yu) 的這次執法活動中,如果企業(ye) 負責人堅持不開門,按照依法行政要求,質監行政執法沒有強製取證手段,執法人員無權強行破門,這就給企業(ye) 銷毀賬單等證據留下了時間。
另外,對有些違法企業(ye) 的處罰還不夠嚴(yan) 厲。按規定,違法生產(chan) 貨值金額超過15萬(wan) 元才具備移交公安機關(guan) 的條件,也就是才有追究生產(chan) 者刑事責任的可能。
據執法人員介紹,有些生產(chan) 者會(hui) 鑽法律空子,一旦產(chan) 品貨值金額滿14萬(wan) 元就立刻發貨並銷毀記錄。這樣即使被質監執法人員發現,最嚴(yan) 厲的處罰也隻是停產(chan) 、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生產(chan) 者完全有可能交了錢,換個(ge) 地方另起爐灶。而且,如果達不到移交公安機關(guan) 的條件,就很難追查到其下遊企業(ye) ,切不斷利益鏈,生產(chan) 者就容易“東(dong) 山再起”。
因此,有關(guan) 人員建議,在加強農(nong) 資識假辨假知識宣傳(chuan) ,提高農(nong) 民自我保護能力的同時,還應加大對違法企業(ye) 的行政處罰力度,或是降低移交公安機關(guan) 追究其刑事責任的門檻,提高企業(ye) 違法成本。
此外,執法打假應加強部門聯動。比如,查處農(nong) 資打假案件時,若有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協助,取證效率或許更高;在發現一家造假企業(ye) 後,公安、工商等部門若介入徹查上下遊企業(ye) ,切斷整個(ge) 利益鏈條,則可以更有效地避免違法企業(ye) “死灰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