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今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45個(ge) 縣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專(zhuan) 項審計調查結果。審計署行政事業(ye) 審計司司長劉正均指出,[注冊(ce) 巴拿馬公司]省級地方政府資金統籌力度不夠,總體(ti) 投入相對不足,部分地區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曆史欠賬較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較重;部分地區對農(nong) 村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和資金的監督管理還不完全到位。
據悉,2011年6月至9月,審計署對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上海、安徽、山東(dong) 、湖北、廣東(dong) 、四川10個(ge) 省市所轄的45個(ge) 縣(市、區,以下統稱45個(ge) 縣)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情況進行了專(zhuan) 項審計調查。這次審計調查重點關(guan) 注了2009年至2011年6月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資金籌集使用、縣鄉(xiang) 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衛生人員配備及培養(yang) 、基本藥物製度執行、項目建設管理和成效等情況。
[注冊(ce) 香港公司]劉正均表示,2009年至2011年6月,審計調查的10個(ge) 省市及45個(ge) 縣黨(dang) 委、政府結合本地實際製定實施了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有關(guan) 規劃,醫療衛生機構軟硬件設施明顯改善,縣鄉(xiang) 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農(nong) 村居民享有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到2011年實現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全麵覆蓋,從(cong) 整體(ti) 上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保障水平”的目標。
具體(ti) 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一是基礎設施投入大幅增加,農(nong) 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業(ye) 務用房和基本設備配置得到較大改善;二是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數量有所增加,覆蓋縣鄉(xiang) 村三級的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進一步加強;三是基本藥物製度穩步推進,相關(guan) 配套改革措施逐步完善,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nong) 村患者就醫負擔;四是農(nong) 村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顯著增長,農(nong) 村居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劉正均指出,從(cong) 審計調查結果看,10個(ge) 省市及45個(ge) 縣認真落實國務院實施方案和有關(guan) 規劃要求,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總體(ti) 情況較好,沒有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但審計調查也發現,部分地區和醫療衛生機構在人員隊伍、項目建設以及藥品管理等方麵還存在一定問題:一是衛生人員隊伍建設相對滯後,縣、鄉(xiang) 兩(liang) 級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比例偏低,村衛生室具有鄉(xiang) 村醫生執業(ye) 資質的人員數量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二是部分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和建設程序不完全符合規定,影響資金使用效益和項目建設效果;[香港公司注冊(ce) ]三是部分地區在藥品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劉正均稱,產(chan) 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ge) 方麵: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吸引和穩定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激勵機製相對缺乏,績效工資製度改革尚處在啟動與(yu) 完善階段,基層衛生人員收入水平總體(ti) 偏低,難以留住和吸引更多優(you) 秀醫務人員;二是基本藥物製度實施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藥補醫”的盈利創收渠道被切斷,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成本補償(chang) 機製建設還未完全到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製尚未徹底理順;三是省級地方政府資金統籌力度不夠,總體(ti) 投入相對不足,部分地區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曆史欠賬較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較重;四是部分地區對農(nong) 村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和資金的監督管理還不完全到位。
劉正均介紹,審計調查指出問題後,有17個(ge) 縣通過公開招聘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加強在職人員培訓、積極組織鄉(xiang) 村醫生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完善人才激勵機製等辦法加強隊伍建設;有15個(ge) 縣通過及時下撥資金或歸還原渠道、停止違規轉分包工程的施工、完善報批手續等整改措施,切實保障建設資金及時到位和合規使用,進一步加強項目監督和管理;相關(guan) 省市和縣的衛生、物價(jia) 等部門已對本地藥品和價(jia) 格進行拉網排查,通過處理違規行為(wei) 、沒收不合理加價(jia) 收入、加強監管和宣傳(chuan) 教育等措施強化基本藥物製度的落實。其餘(yu) 各縣也在積極研究整改措施和辦法。
[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劉正均表示,根據審計調查情況,我們(men) 建議:一是進一步健全鼓勵衛生人才到農(nong) 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的長效激勵機製;二是進一步推進實施國家基本藥物製度,完善相關(guan) 配套措施;三是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統籌的力度;四是進一步提高對農(nong) 村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和資金的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