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明報報道,在香港最低工資委員會(hui) 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之際,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2日公布的最新收入及工時報告顯示,向來被視為(wei) 最低工資水平指標的最低薪一成打工仔的時薪,已由2010年的28.1元(港幣,下同)升至去年中的33.4元。
有勞工界要求盡快調整最低工資,但廠商會(hui) 及工總稱去年底香港經濟轉弱,最低工資新水平是否應以去年中資料作參考,值得商榷。
統計處首次調查雇員是否享飯鍾錢及有薪假,結果顯示16.3%打工仔屬雙無,低薪行業(ye) 安老院、理發及食物生產(chan) 業(ye) 員工雙無比率更高一倍。
最低工資委員會(hui) 22日晨開會(hui) 研究統計處報告,據了解,委員仍在研讀資料,未來數月將向工會(hui) 、商會(hui) 及各行業(ye) 代表進行新一輪谘詢,預料今年11月才提交第二個(ge) 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建議。
據統計處去年5及6月,即最低工資法例生效後,向1萬(wan) 間公司共6萬(wan) 名雇員進行的收入及工時統計,[注冊(ce) 香港公司]被界定為(wei) 四大低薪行業(ye) 的“零售”、“飲食”、“物業(ye) 管理、保安及清潔”、“雜項活動”,雇員月薪工資中位數為(wei) 8700至9900元,按年升幅11.2%至24.8%,較整體(ti) 工資中位數即1.28萬(wan) 元僅(jin) 升8.5%明顯較多,顯示此等行業(ye) 最受惠於(yu) 最低工資。
從(cong) 最低工資法衍生的飯鍾錢和有薪假安排,在低薪行業(ye) 中顯著被忽略,統計所有行業(ye) 有16.3%屬“雙無”,但四大低薪行業(ye) 中,雙無比率卻達17.8%至32.3%。
統計處按2010年計算工資方法,去年中最低薪一成打工仔的時薪應為(wei) 33.4元,相對2010年的28.1元,以及2009年立法厘定最低工資時的28元,已提高了近兩(liang) 成。[注冊(ce) 香港公司]該處補充,如按計算最低工資的計算方法,加入有飯鍾錢及有薪假期的元素下,最低薪一成打工仔的時薪為(wei) 29.3元。
調查亦推算,隻有約6.4%,即18萬(wan) 打工仔的時薪僅(jin) 有28元,但時薪少於(yu) 33元的雇員則達18.5%,即約51.8萬(wan) 人。
該處助理處長盧潔梅強調,[注冊(ce) 香港公司]製定最低工資須參考一籃子指標,包括香港經濟和通脹預測等,收入數據隻是其中一項。至於(yu) 最低工資帶來的薪金架構“漣漪效應”等影響,勞工處已找顧問公司進行研究。
工黨(dang) 主席李卓人認為(wei) ,[注冊(ce) 香港公司]即使最低工資增至33元,全香港隻有一成打工仔受惠,他會(hui) 爭(zheng) 取今年7月起實施。工聯會(hui) 黃國健則稱,數據已支持勞工界一直爭(zheng) 取最低工資33元的目標。
中華廠商會(hui) 會(hui) 長施榮懷及工總副主席劉展灝均表示,最低工資實施隻有10個(ge) 月,報告隻參考法例生效首2個(ge) 月的數據,加上去年底失業(ye) 率回升,經濟轉弱,故數據不能作準,劉說不應以報告訂立下一個(ge) 最低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