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隨著“3·15”的臨(lin) 近,一些企業(ye) 為(wei) 消費者投訴焦頭爛額,沒有好好反思,認真處理,反而走起歪路,導致一些自稱專(zhuan) 業(ye) 的“刪帖公司”迎來生意高峰。
“刪帖公司” 聲稱,會(hui) 按照客戶的需求,將與(yu) 客戶有關(guan) 的負麵新聞、帖子、博客等,盡其所能刪除,幫企業(ye) “消災”。刪一條負麵帖,可能要價(jia) 上千元,或者數千元。
大網站新聞
刪一條起碼6000元
“你是否在互聯網上搜索到很多關(guan) 於(yu) 你個(ge) 人或者公司不利的負麵的信息?本公司專(zhuan) 業(ye) 刪除互聯網負麵信息,幫助你消除來自網上的不良影響。”[注冊(ce) 香港公司]——這些冠以“網絡公關(guan) 公司”、“網絡品牌維護公司”等名稱的“刪帖公司”,聲稱會(hui) 按照客戶的需求,將與(yu) 客戶有關(guan) 的負麵新聞、帖子、博客等一一刪除,幫企業(ye) “消災”。
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刪帖公司”,一些關(guan) 於(yu) “刪除負麵消息信息、新聞帖子”的廣告映入眼簾。根據其中的聯係方式,記者以浙江一家房地產(chan) 公司的公關(guan) 人員身份,以了解行情為(wei) 由,暗訪了一家網絡傳(chuan) 媒公司的金先生。
他明確告訴記者,刪帖如何收費,要看刪除的網站情況,不同的網站價(jia) 格不同,從(cong) 1000元到8000元不等。[注冊(ce) 香港公司]如網易、新浪上的新聞,刪一條收費在6000元到8000元不等。
“那杭州一家論壇上的內(nei) 容也可以刪除嗎?”記者問。
“可以把頁麵刪掉,網址點不進去,顯示該頁麵無法顯示,但是百度標題裏還有。”金先生回答。
“那百度標題能刪除嗎?我不想搜到關(guan) 於(yu) 企業(ye) 任何負麵的字眼。”記者再次追問。
“百度標題刪一條600元。”金先生說。
刪帖方式不止一種
隨後記者又聯係了另一家網絡運作公司。[注冊(ce) 香港公司]據公司鄭先生介紹,他們(men) 是專(zhuan) 業(ye) 做這行的,不會(hui) 亂(luan) 要價(jia) ,刪除浙江一知名論壇帖子的價(jia) 格為(wei) 1500元。和金先生說的一樣,原網站帖子刪掉後,可以再處理百度快照。和金先生要價(jia) 600元不同,鄭先生說他們(men) 刪除一條快照的價(jia) 格僅(jin) 為(wei) 300元。
當記者詢問鄭先生是如何刪除負麵帖和新聞的時候,他回答:技術、編輯兩(liang) 種方式都用。“把要處理的鏈接發來,才能整理價(jia) 格表。”
記者將網上一條投訴浙江一家房地產(chan) 公司的鏈接發給鄭先生,相關(guan) 新聞在百度搜索頁麵上約有6頁。
不到半小時,鄭先生就給記者報了刪除6個(ge) 網站帖子和新聞的價(jia) 格,每個(ge) 收費從(cong) 1500元到3200元不等。
當他得知記者也詢問了其他公司價(jia) 格時,他指出:“問網站的人越多越不好處理,這是行業(ye) 裏的潛規則,因為(wei) 問的人越多,價(jia) 格……編輯要得越高。”
據稱客戶中有上市公司
記者聯係了幾家“刪帖公司”,都被告知是刪除後再付款。如金先生介紹,在某交易網站上完成交易後,客戶先把錢打到某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客戶確定有關(guan) 帖子和新聞刪除後,在網上確認收貨。
“如果交易額太大,會(hui) 不會(hui) 被人注意?”記者問。“我可以分批活動,你分批給我錢。”金先生很幹脆地說。
對於(yu) 是不是所有網站上的內(nei) 容都能刪除這一疑問,金先生說:“隻要有錢,很多網站都可以刪除。包括天涯、貓撲、百度貼吧、微博等等。[注冊(ce) 香港公司]但是,誰也不會(hui) 百分百保證能刪除全部內(nei) 容。互聯網行業(ye) 很大,我隻能說70%—80%的網站(帖)可以刪除。我們(men) 有我們(men) 的資源關(guan) 係。”
為(wei) 打消記者的顧慮,金先生給記者發了一段視頻,裏麵涉及的進口越野車,車主買(mai) 來不久輪胎就出現不少裂紋,車主一定要維權。他說這家汽車品牌公司也“不在乎錢”,請他們(men) 刪除負麵新聞,現在還在具體(ti) 商談。
此外,金先生介紹,去年給國內(nei) 一家大型房地產(chan) 企業(ye) 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寧夏和山東(dong) 的兩(liang) 家大型集團,都是上市公司,也都是他公司的客戶,做形象維護。
浙江本土也有人幹這?
本以為(wei) 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為(wei) 消費者維權開了道門,不想,網絡刪帖公司的出現攪亂(luan) 了網絡江湖。
隨著“3·15”的來到,網上關(guan) 於(yu) “網絡刪帖”的指責受到了各方關(guan) 注,這些公司也開始警覺了起來。昨天傍晚,記者撥打另幾家刪帖公司留的電話,發現有的已成了空號,更多的隻寫(xie) 著“QQ聯係”。
當記者撥通了一家外省刪帖公司的電話後,電話那頭的陌生男子似乎早已知道“來者不善”,丟(diu) 下一句“浙江這邊幹這行的挺多”,就掛斷了電話。有一家公司更為(wei) 離譜,根據記者來電,不僅(jin) 很快查到了記者的姓名,而且告訴記者:“你們(men) 當地有很多是幹這個(ge) 的,離報社不遠就有一家。”
律師: 法律上有待完善
有人說,需求決(jue) 定生產(chan) ,刪帖公司的應運而生,是由有刪帖需求的企業(ye) 帶動的。還有人說,之所以出現此等醜(chou) 惡現象,之所以能讓刪帖公司不當得利,獲取非法收入,還是因為(wei) 電子網絡監管法規缺位,同時嚴(yan) 重暴露了我們(men) 對網絡依法監管的漏洞與(yu) 短板。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勞正中律師認為(wei) ,如果網上的帖子內(nei) 容沒有違反法律法規,沒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並且所發的內(nei) 容符合所發平台的管理規定,盡管目前在法律法規上,對於(yu) 任意刪除網上帖子沒有具體(ti) 的規定,[注冊(ce) 香港公司]但從(cong) 大方麵講,任意刪除網上帖子,實際上侵犯了公民個(ge) 人的言論自由權,公民個(ge) 人應當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是,現在的關(guan) 鍵是,我國現行的法規對刪帖這樣的行為(wei) 缺乏明確的規定,在法律上還是個(ge) 空白,很難取證,即使證明了對方確實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也沒有切實有效的維權手段。”勞正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