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老齡工作會(hui) 議3月1日舉(ju) 行。會(hui) 上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5億(yi) ,占總人口13.7%。
[注冊(ce) 汶萊公司]不久前發布的《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我國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仍然處於(yu) 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與(yu) 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
資源配置不合理
養(yang) 老服務和養(yang) 老機構床位嚴(yan) 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鏡頭:湖北武漢市江漢區的萬(wan) 鬆街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裏,傳(chuan) 來一陣陣輕快的音樂(le) 。十多位“楓葉紅樂(le) 隊”的隊員正在中心活動室裏排練,吹拉彈唱,好不熱鬧。萬(wan) 鬆街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於(yu) 2010年8月開辦,可以同時接納120餘(yu) 位老年人在此活動。
街道幹部王青春介紹,服務中心的建設費主要是由中央國債(zhai) 資金資助的,各級財政也拿了些錢。中心共有8個(ge) 工作人員,包括中心主任陳玉蘭(lan) 和保潔員、炊事員等。陳玉蘭(lan) 坦言:“這裏一年的運營成本,總共大概要18萬(wan) 元。收費非常低廉,基本是虧(kui) 本經營。”
武漢計劃到2015年全市中心城區將建設養(yang) 老機構300家,目前已建成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站)100餘(yu) 家。送餐服務、家政服務、心理谘詢服務、法律援助服務等綜合服務,在許多中心並未完全開展起來。
湖北省民政廳承認,目前該省已建成的社區養(yang) 老服務設施多數在規模、設計、功能等方麵難以達到國家行業(ye) 標準要求。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未富先老”、[注冊(ce) 安圭拉公司]社會(hui) 保障製度不完善、曆史欠賬較多、城鄉(xiang) 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家庭養(yang) 老功能弱化的形勢下發生的。
規劃認為(wei)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照料和護理問題日益突出,人民群眾(zhong) 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加快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已刻不容緩。
中國社會(hui) 保障30人論壇成員、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何文炯認為(wei) ,總體(ti) 上看,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在各地都有發展,但資源配置不合理,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城鄉(xiang) 之間、人群之間的養(yang) 老服務數量與(yu) 質量差異很大,機構養(yang) 老與(yu) 居家養(yang) 老之間、護理型養(yang) 老服務與(yu) 非護理型養(yang) 老服務的資源配置不盡合理。
政府投入不足
補足曆史欠賬,是目前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一道必答題
鏡頭:穿密林,過溝坎,記者從(cong) 海口市向南行車1小時,來到瓊山區舊州鎮敬老院。敬老院院長陳昌盛介紹,舊州鎮敬老院原來隻有幾間破房,供養(yang) 15名五保老人。由於(yu) 沒有廚師,老人買(mai) 菜做飯沒規律,有時一天隻吃一頓飯。民政部門投入540萬(wan) 元,改造擴建敬老院。2011年3月,建成三幢兩(liang) 層老人公寓,可居住134人。院內(nei) 配有廚房、餐廳、醫務室、文化室。目前,敬老院入住70名五保老人,平均年齡72歲,最大94歲。
海南省民政廳社會(hui) 救助處處長邱天華介紹,海南省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占全省人口戶籍總數的12.6%。由於(yu) 投入不足,曆史欠賬多,現有35000名農(nong) 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yang) 率僅(jin) 11%。
不僅(jin) 僅(jin) 是海南,補足曆史欠賬,是目前各地在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的一道必答題。
上海為(wei) 了加快養(yang) 老機構建設,破解“一床難求”難題,從(cong) 2005年起,把每年新增1萬(wan) 張養(yang) 老床位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十一五”期間,上海養(yang) 老機構建設投資總額36億(yi) 元,其中政府投入22.8億(yi) 元,社會(hui) 投入13.2億(yi) 元。全市養(yang) 老床位數從(cong) “十五”末的5萬(wan) 張,躍升至“十一五”末的10萬(wan) 張。
前不久召開的政協湖北省第十屆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上,湖北省政協委員、民盟武漢市委專(zhuan) 職副主委、武漢市漢南區副區長陳彩鳳建議,要逐步形成製度化的財力投入機製。各級政府應將養(yang) 老事業(ye) 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長速度的加快, 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性投入遞加機製,其增幅不應低於(yu) 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幅。要加大對新建、改建和擴建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投入,建立養(yang) 老服務補貼製度,推行政府購買(mai) 服務。
規劃提出,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基本公共服務職能,強化在社會(hui) 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中的支出責任,安排財政性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公益性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
民間投資規模有限
潛在市場規模超4500億(yi) 元,就業(ye) 崗位潛在需求超500萬(wan) 個(ge)
鏡頭:在長春市綠園區梧桐社區一汽四環花園,剛進小區就看到“愛心敬老院”,牌子不大,掛在樓門洞的上麵。走進室內(nei) ,坐在床上的老人們(men) 一邊聊著天,一邊看著電視機裏播放的節目。
這樣一個(ge) 小型的家居式老年公寓共入住了29位老人。49歲的王桂英是愛心敬老院院長。談到困難,王桂英希望政府在水電暖費用上給更多優(you) 惠。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麵,養(yang) 老服務業(ye) 是潛在的“朝陽產(chan) 業(ye) ”,另一方麵,它也仍然是個(ge) “微利行業(ye) ”,這就造成了目前公辦福利院“一床難求”與(yu) 養(yang) 老機構民間投資較冷的現實。
龐大的老年人群體(ti) 對照料和護理的需求,有利於(yu) 養(yang) 老服務消費市場的形成。據推算,2015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yi) 元,養(yang) 老服務就業(ye) 崗位潛在需求將超過500萬(wan) 個(ge) 。
按照規劃,各地將充分發揮市場機製的基礎性作用,通過用地保障、信貸支持、補助貼息和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ye) 、公益慈善組織及其他社會(hui) 力量加大投入,參與(yu) 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
記者注意到,各地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鼓勵發展民辦養(yang) 老機構。比如蘇州市規定,凡新建具有介助、介護性質的民辦養(yang) 老機構,每張床位給予10000元的一次性建設經費補貼。
今年1月9日,海南省政府常務會(hui) 審議通過《關(guan) 於(yu) 支持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非營利性服務機構若幹政策》。對社會(hui) 力量興(xing) 辦非營利性養(yang) 老服務機構,政府從(cong) 前期的規劃、土地,到建設的補助、稅收,再到運營中的收費、醫療,進行全程支持。
“海南風光秀麗(li) ,氣候適宜,非常適合養(yang) 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將吸引更多的社會(hui) 投資。”邱天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