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港股大跌兩(liang) 成,令香港“百萬(wan) 富翁”人數和資產(chan) 均受衝(chong) 擊。有調查指,去年香港百萬(wan) 富翁減少3.1萬(wan) 人,由前年55.8萬(wan) 下跌5.56%至52.7萬(wan) 人,擁有的人均淨資產(chan) 為(wei) 930萬(wan) 元,減少50萬(wan) 元。值得注意的是,百萬(wan) 富翁對樓市前景看法“大逆轉”,有71%人認為(wei) 樓價(jia) 會(hui) 下跌,隻有13%人有興(xing) 趣今年買(mai) 樓,認為(wei) 樓價(jia) 會(hui) 升的僅(jin) 6%人。 [美國公司類型]
花旗銀行昨公布一份調查報告披露,去年香港擁有過百萬(wan) 港元流動資產(chan) 的百萬(wan) 富翁人數為(wei) 52.7萬(wan) ,較2010年減少3.1萬(wan) 。富豪們(men) 平均擁有930萬(wan) 元的淨資產(chan) ,亦較2010年減少50萬(wan) 元。花旗環球個(ge) 人銀行服務副總經理及零售銀行業(ye) 務主管林鈺華(見圖)認為(wei) ,這主要由於(yu) 去年的投資市場較波動導致,相信今年的富豪人數和資產(chan) 數額亦將與(yu) 股市和樓市表現息息相關(guan) 。
此次調查是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進行,調查機構共計訪問了4,066名21歲至79歲的香港成年人。結果顯示百萬(wan) 富翁的人數有輕微下滑,是自有該項調查以來第二次出現回跌趨勢,而上一次則是在08年金融海嘯期間發生。
不過,林鈺華昨於(yu) 記者會(hui) 上強調,去年的富豪人數也是有史以來第二次超過50萬(wan) 人,僅(jin) 次於(yu) 2010年水平,“絕對數目仍相當高”,相當於(yu) 每10個(ge) 成年人中就有1個(ge) 百萬(wan) 富翁。她稱,這一數據與(yu) 去年的投資市場表現吻合,由於(yu) 股市差強人意,全年恒指的跌幅達到25%,因此富豪的人數和資產(chan) 額都受到直接影響。 [注冊(ce) 美國公司好處]
報告又披露,81%的富豪擁有至少一項物業(ye) ,在平均值為(wei) 930萬(wan) 元的淨資產(chan) 中,不動產(chan) 的平均占比達到72%,較2010年增加了7個(ge) 百分點。但對於(yu) 2012年的本港樓市前景,看升的富豪僅(jin) 有6%,較2010年的55%看升,暴跌49個(ge) 百分點。而看淡樓市的則高達71%,較2010年大增52個(ge) 百分點。有興(xing) 趣今年投資物業(ye) 的富人有13%。
林鈺華形容對樓市這一變化是此次調查最明顯的“大逆轉”,各種跡象均顯示,富豪們(men) 的買(mai) 樓意願較低,但她未有進一步分析具體(ti) 原因,亦未有響應近期樓市出現“小陽春”是否會(hui) 令富豪的取態有所轉變。
在年齡層分布上,50-59歲的百萬(wan) 富翁人數最多,占比為(wei) 31%,其次則為(wei) 40-49歲,占比為(wei) 29%。39歲及以下者亦有21%,60歲及以上者為(wei) 18%。所有富豪平均年齡為(wei) 49歲,其中約11萬(wan) 人少於(yu) 40歲。已婚者和未婚者的比例分別為(wei) 79%和15%。 [注冊(ce) 美國公司費用]
而在職業(ye) 分布上,退休人士占比為(wei) 21%,家庭主婦為(wei) 18%。林鈺華指該兩(liang) 類“無需工作”人士合共占比近4成,雖然比例最高,但不代表他們(men) 一直以來均“無需工作”,相信之所以能躋身百萬(wan) 富翁行列,亦是由於(yu) 此前工作期間的賺錢、投資積累,以及掌握家中財政大權所致。至於(yu) 管理及行政人員、專(zhuan) 業(ye) 人士和自有生意經營者,占比分別為(wei) 18%、13%和10%。這些在職百萬(wan) 富翁的每月平均收入約為(wei) 4萬(wan)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