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稅了,奢侈品就能降價(jia) 嗎?高關(guan) 稅是奢侈品外流的主因嗎?如何改變奢侈品售價(jia) 在中國居高不下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中國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達72億(yi) 美元,是國內(nei) 市場奢侈品消費的4倍多。有觀點認為(wei) ,導致這一現象是高稅率所致。那麽(me) ,奢侈品消費外流,是否是高稅率所致?我國對進口奢侈品征稅具體(ti) 情況是怎樣的?
[在溫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人們(men) 熱衷去境外購買(mai) 奢侈品,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價(jia) 格隻是其中一個(ge) 因素
張力是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涉外律師,日前,她和全家一起到香港旅遊,三天行程,一天帶5歲的兒(er) 子在迪士尼樂(le) 園玩,另外兩(liang) 天她全花在了購物上。在銅鑼灣,她給自己買(mai) 了打折的普拉達風衣、古琦鞋,還給弟弟買(mai) 了浪琴腕表,給弟媳買(mai) 了寇馳手袋……離境前,張力又在機場血拚了一個(ge) 多小時,才意猶未盡地登上了飛機。
“價(jia) 格便宜,款式新,選擇餘(yu) 地大。”談起在香港購物的原因,張力不假思索地說。由於(yu) 工作關(guan) 係,她經常到國外旅行,據她觀察,同一款式的商品,國內(nei) 市場上架至少要晚3個(ge) 月以上。
有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市場奢侈品的售價(jia) 普遍高於(yu) 國外市場,其中高級腕表國內(nei) 外價(jia) 差在100%—350%之間,珠寶產(chan) 品價(jia) 差在20%—80%之間,箱包皮具價(jia) 差在30%左右。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認為(wei) ,奢侈品國內(nei) 外市場價(jia) 格差的主要原因有三個(ge) :一是奢侈品進口關(guan) 稅、增值稅以及消費稅的征收;二是國內(nei) 流通環節增加的費用;三是進口方式的差別,如代理製的存在加大了手表在流通環節的層次與(yu) 費用,進一步推高市場價(jia) 格。
世界奢侈品協會(hui) (微博)中國首席代表歐陽坤認為(wei) ,從(cong) 市場規律來看,由於(yu) 運費及營銷費用等因素,奢侈品在國外市場比在國內(nei) 市場便宜是很正常的。在國外一些旅遊商店購買(mai) 奢侈品,中國消費者還可享受10%以上的離境退稅,從(cong) 消費成本上看,國外購買(mai) 更劃算。
絕大多數商品進口關(guan) 稅在10%以下,已處於(yu) 較低水平,降稅未必帶來降價(jia) [在沈陽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
有觀點認為(wei) ,如果通過減稅,把已經成為(wei) 百姓生活日用品的奢侈品價(jia) 格降下來,就能吸引一部分到境外購買(mai) 奢侈品的消費者“回流”,拉動國內(nei) 消費。然而,降稅真的能讓奢侈品降價(jia) 嗎?
歐陽坤認為(wei) ,奢侈品不是大眾(zhong) 消費品,它之所以是奢侈品,主要是因為(wei) 價(jia) 格高昂。隻要國內(nei) 對國外奢侈品的追逐熱情不減,即使降稅,甚至取消征稅,國內(nei) 奢侈品價(jia) 格也未必能降下來。
前兩(liang) 年,我國在履行入世承諾時,降低了進口香水、手表等奢侈品的關(guan) 稅,但這些商品在國內(nei) 市場的銷售價(jia) 格並未因此而下調,一些奢侈品反而因為(wei) 商家的銷售策略而大幅上升。
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對包括嬰幼兒(er) 奶粉、護膚品等在內(nei) 的730多種商品進行了新一輪關(guan) 稅下調,平均稅率為(wei) 4.4%。其中,進口護膚品關(guan) 稅從(cong) 6.5%下調到了5%。然而,洋奶粉和護膚品並沒有因關(guan) 稅下調而價(jia) 格下降,反而在歲末年初輪番上演漲價(jia) 潮,包括SK-II在內(nei) 的多個(ge) 知名護膚品牌先後漲價(jia) ,提價(jia) 幅度最高超過10%。這意味著,國家的減稅直接轉化為(wei) 洋品牌商家的利潤,國內(nei) 消費者卻沒有得到實惠。
據海關(guan) 人士介紹,進口商品需要繳納海關(guan) 關(guan) 稅和由海關(guan) 代征的增值稅,部分商品還需要繳納消費稅。目前,絕大多數商品進口關(guan) 稅在10%以下,已經處於(yu) 較低水平;增值稅與(yu) 國產(chan) 商品相同,稅率為(wei) 17%,單獨下調進口商品的增值稅也不大可能。而消費稅的征收主要是針對價(jia) 格昂貴的豪華奢侈品以及部分不可再生的資源類商品,另外,香水、口紅、眼影等也需加征30%的消費稅。而消費者出境旅遊最常購買(mai) 的箱包皮具、護膚類化妝品等,大都未征收消費稅,但這些商品仍價(jia) 格高企。
去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加征了30%消費稅的進口香水,國內(nei) 外市場差價(jia) 在30%左右;沒有征收消費稅的進口箱包,國內(nei) 外差價(jia) 也是30%左右;而沒有征收消費稅的進口護膚品,國內(nei) 外差價(jia) 卻反而高達40%—120%。這進一步表明,奢侈品征稅與(yu) 價(jia) 格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guan) 性。
中國奢侈品消費躍居全球第一,“內(nei) 流”、“外流”並非此消彼長
今年1月,世界奢侈品協會(hui) 公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奢侈品市場年消費總額已達126億(yi) 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遊艇與(yu) 豪華車),占據全球份額的28%,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家。
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公認的頂級奢侈品品牌中,有八成左右已進入國內(nei) 市場。征收消費稅、奢侈品售價(jia) 高於(yu) 國外市場,並沒有讓我國奢侈品市場萎縮,銷售額一直在高速增長,每年的增速超過20%。由此可見,中國消費者在國內(nei) 的奢侈品消費與(yu) 到境外的奢侈品消費同步增長,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關(guan) 係。
歐陽坤認為(wei) ,奢侈品市場有自己的市場特點和消費規律,價(jia) 格不是影響奢侈品消費的關(guan) 鍵因素。從(cong) 營銷學上講,奢侈品品牌實行的是一種饑餓式營銷,“你越漲,他越買(mai) ”。
他認為(wei) ,總體(ti) 上看,奢侈品品牌每年都要漲價(jia) ,漲幅在10%左右。高價(jia) 格是奢侈品保持市場形象的主要手段。無論國家在進口稅方麵是否調整,高端品牌商都會(hui) 采取相應策略,利用價(jia) 格等因素將其產(chan) 品保持在高端市場,爭(zheng) 取高端消費者。
專(zhuan) 家表示,從(cong) 根本上改變洋品牌奢侈品在中國定價(jia) 過高的現實,改變目前消費者對國外品牌的偏好,一方麵要培育健康的消費心理、消費習(xi) 慣,另一方麵還要做強自有品牌,增強國內(nei) 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企業(ye) 要著眼提供高質量的產(chan) 品和服務,培育高端消費者對國內(nei) 品牌的認同度。
稅種小常識
直接稅與(yu) 間接稅:二者的分類,一般以稅收負擔能否轉嫁為(wei) 標準。
直接稅,指納稅義(yi) 務人同時是稅收的實際負擔人,納稅義(yi) 務人不能或不便於(yu) 把稅收負擔轉嫁給別人的稅種。目前,世界各國多以各種所得稅、房產(chan) 稅、遺產(chan) 稅、社會(hui) 保險稅等稅種為(wei) 直接稅。
間接稅,指對商品和勞務征稅,商品生產(chan) 者和經營者通常均將稅款附加或合並於(yu) 商品價(jia) 格或勞務收費標準之中,從(cong) 而使稅負發生轉移。目前,世界各國多以關(guan) 稅、消費稅、銷售稅、貨物稅、營業(ye) 稅、增值稅等稅種為(wei) 間接稅。
增值稅: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ge) 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ge) 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wei) 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
消費稅: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wei) 課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消費稅是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收的一個(ge) 稅種,開征消費稅主要是為(wei) 了調節產(chan) 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