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由45個(ge) 部門參加的會(hui) 議,部署落實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實施細則製定工作。會(hui) 議指出,上半年的最後幾個(ge) 月,各有關(guan) 部門嚴(yan) 格按照國務院明確的工作任務和分工責任,抓緊製訂出台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實施細則。
此前一周,在國務院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推進壟斷行業(ye) 改革是經濟體(ti) 製改革的重要任務。與(yu) 此相適應,是要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會(hui) 事業(ye) 等領域,這不僅(jin) 能緩解經濟發展的困難,而且能夠推進整個(ge) 事業(ye) 的發展“新36條”沒有落實,民間資本進入就遇到玻璃門、彈簧門。他強調,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實施細則製訂出來。
2005年,[注冊(ce) 德國公司]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鼓勵支持和引導個(ge) 體(ti) 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全麵係統地提出了推進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36條政策規定,通稱“新36條”,對促進民間投資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2010年5月13日,《國務院關(guan) 於(yu) 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出台,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ye) 和領域,包括交通電信能源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ye) 、國防科技工業(ye) 、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領域,興(xing) 辦金融機構,投資商貿流通產(chan) 業(ye) ,參與(yu) 發展文化、教育、體(ti) 育、醫療和社會(hui) 福利事業(ye) 。
記者了解到“新36條”即將滿兩(liang) 周年,但許多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實施細則仍未出台。如電信、金融、電力等行業(ye) 依然很難看到民間資本進入的身影。
據了解,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前階段對民間投資的困難和障礙進行了專(zhuan) 門調研,歸納出阻礙民間投資發展的四個(ge) 方麵的問題。一是行業(ye) 準入存在不少障礙。特別是在一些傳(chuan) 統壟斷行業(ye) 和領域,仍然存在著製約民間投資進入的“玻璃門”或“彈簧門”問題。二是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jue)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銀行信貸更多投向大項目和大企業(y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更顯突出。三是民間投資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民營企業(ye) 的投資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民間投資的管理水平有待整體(ti) 提升。四是民間投資的政策環境需要不斷改進,服務體(ti) 係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當經濟處於(yu) 下行周期,[注冊(ce) 百慕大公司]如果政府能夠大力放寬民營企業(ye) 進入金融、醫療、服務業(ye) 的準入標準,能夠真實有效地為(wei) 中小企業(ye) 減稅,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將是一個(ge) 極大利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國務院要求45個(ge) 部門的實施細則今年上半年出台,但製定工作的總體(ti) 進展情況不理想,一些重點行業(ye) 領域的落實工作亟待加強,社會(hui) 各界尤其是民營企業(ye) 對此高度關(guan) 注。各有關(guan) 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要求的完成時限,製定工作計劃、倒排時間表,確保按時完成任務。要進一步加強督查並做好輿論宣傳(chuan) 工作,有關(guan) 部門出台的實施細則要在第一時間向社會(hui) 公布。